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

2009-05-13 08:34李修尚
现代语文 2009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意义类型

摘 要:语义指向研究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成型于80年代。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给我们揭示了句子成分之间,尤其是句法平面上间接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证明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象。因此,对现代汉语语义指向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学习现代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义指向 类型 研究意义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例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对句法结构的语义分析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对句法形式的各种现象给以科学合理的解释。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是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本文主要以现代汉语为例从语义指向的概念、语义指向的类型以及语义指向的研究意义等方面来论述语义指向分析法。

一、对有关概念的阐释及定性

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成分所联系的方向叫“指”,成分语义联系所指向的目标叫“项”。如“我砍累了”中的“累”所联系的方向是“指”,所指的“项”是主语“我”。

“指”可以分为单指和双指。单指是指所联系的语义是一个,双指是指所联系的语义成分是两个。如:我们打赢了球。其中的“赢”只单指前面的“我们”。又如:这些电影我们都看过。其中这个“都”既指向前面的“这些书”,也指向前面的“我们”。

“项”分为单项和多项。单项是指语义成分只指向一个成分。多项是指语义成分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

(一)从“指”和“项”的角度来观察语义指向

1.单项单指

(1)学生们互相学习。(“互相”单指前面的“学生们”)

(2)他一共卖了三本书。(“一共”指向后面“三本书”)

2.多项单指

(3)北京,上海我们全去了。(“全”既指向前面的“上海北京”,又指向前面的“我们”)

(4)他大约寒假去了上海。(“大约”既指向后面的“寒假”,又指向后面的“上海”)

3.多项双指

(5)他们多半是中文系一年级的大学生。(“多半”既指向前面的“他们”,又指向后面的“中文系”和“大学生”两向)

(二)从句子成分的角度观察语义指向

1.补语的语义指向

(6)你砍快了,慢一点!(你砍+砍快了)

2.状语的语义指向

(7)花也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排成一个圆圆的圈)

3.定语的语义指向

对于定语的语义指向,专门论述的不多,因为定语的语义一般都直接指向所修饰的中心语。尽管“语义指向一般是中心语,但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指向中心语”(李敏,1996)。例如:

(8)我要好好地逛一逛美丽的西湖。(美丽+西湖)

(三)从语境影响的角度来观察语义指向

根据目前汉语语法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研究情况考察,可以以分析中是否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使语义指向发生变化为依据,把语义指向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型。

1.静态语义指向

我们在考察一个句子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时,孤立地从这个句子出发,不考虑句外的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就可以直接分析出它的指向,而且这种语义指向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把这种语义指向称为静态语义指向。这种静态语义指向包括没有具体句外语境的所有句子,适合考察的句子成分是补语、状语、定语、谓语动词等。以补语为例:

(9)我们打完了球。

(10)我们打赢了球。

(11)我们打破了球。

例(9)补语“完”的语义指向谓语动词“打”,例(10)补语“赢”的语义指向主语“我”,例(11)补语“破”的语义指向宾语“球”。

这些语义指向跟句外的语境没有关系,都是从句子本身直接分析出来的,并且只有一种分析,不会变化。这种静态语义指向不涉及语用因素,因此也可以称为单纯语义指向。

2.动态语义指向

如果我们考察分析某个句子成分的语义指向时,需要考虑语境(主要是上下文)因素,那么语境不同,其语义指向也随之不同,我们把这种语义指向称为动态语义指向,副词的语义指向通常涉及动态语义指向。例如:

(12)我只买了一本杂志。

这个句子中副词“只”的语义指向会受语境的影响而所指不同。例如:

(13)我没干什么,只买了一本杂志。

(14)我没买什么,只买了一本杂志。

(15)我没买多少,只买了一本杂志。

例(13)由于前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是“干什么”,后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买了一本杂志”,成了全句的焦点,因此“只”在语义上指向述宾结构“买了一本杂志”。例(14)由于前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是“买什么”,后一分句的名词性成分“一本杂志”成了全句的焦点,因此“只”在语义上指向定中结构“一本杂志”。例(15)由于前一分句的谓词性成分是“买多少”,后一分句的数量词语“一本”成了全句的焦点,因此,“只”在语义上指向数量结构“一本”。

以上这些语义指向跟语境密切相关,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这种动态语义指向涉及语境、焦点等语用因素,因此也可以称为语用语义指向。

三、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语义指向分析给我们揭示了句子成分之间,尤其是句法平面上间接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证明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和解释语法现象。尤其是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现代汉语、学习现代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其意义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帮助分化句子的歧义结构

汉语句子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分化这些歧义结构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有层次切分法、成分定性法、变换分析法等。但是有些句子的歧义结构无法用这三种方法加以分化。例如:你别锯坏了。这个句子有歧义,既可以表示为:(a)“你别把木头锯坏了”,也可以表示:(b)“你别把锯锯坏了”。对于这种歧义,我们无法用上述三种方法加以分化,无论从层次构造、句法关系上,还是从句式变换上看,在表示这两种意思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其格式都是“NP+别+V+A+了”。分析这种歧义结构,可以用语义指向分析法。根据语义指向分析法,我们认为产生这一歧义的主要原因是补语A(坏)的语义指向不同。表示(a)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受事“木头”。表示(b)的意义时,补语A(坏)语义上指向V(锯)的工具“锯”。这样就分化了“你别锯坏了”这一歧义结构。

(二)帮助解释某些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

语义指向分析法可以用来帮助解释某种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举例来说,“V+A+了”述补结构(如“洗干净了、晾干了,锯长了、买大了,挖深了、剪短了”)可以表示两种语法意义:(a)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如“洗干净了、晾干了”、(b)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如“锯长了、买大了”。有的“V+A+了”述补结构,如“挖深了、剪短了”,可以兼表(a)、(b)两种意义(陆剑明,1990)。

(三)为语法研究的精细化提供了前提

句法结构完全相同的句式,某一成分的词类也相同,但不能进行相同的移位变换,由于这种移位变换的选择性限制,导致句法研究的精细化,从而为确立词的下位分类,或归纳出新的句型模式提供了前提。

四、结语

目前来看,语义指向研究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一些典型结构和典型词类上,有待拓宽;对一些理论性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更不用说建立一个完整的语义指向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研究范围,使其更具有实践价值;二是在大量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进行更多的理论思考,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适合汉语特点的语义指向理论体系;三是加强语义指向的应用研究,使其和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义结构规律的研究水平,语义指向研究拓展了语法研究的领域,将为推动语法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4]文炼.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60,(2).

[2]李临定.带“得”字的状语句[J].中国语文,1963,(5).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朱德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1).

[6]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移位现象[J].中国语文,1980,(1).

[7]文炼.与语言符号有关的问题—兼论语法分析中的三个平面[J].中国语文,1991,(2).

[8]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2).

[9]周国光.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和方法[J].语言科学,2006,(4).

[10]李敏.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析[J].语文知识,1996,(7).

[11]周小兵.表示限定的“只”和“就”[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12]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0,(1).

(李修尚 四川内江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641112)

猜你喜欢
研究意义类型
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其研究意义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