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讴的“千日”和“舍得”看曲艺作品用词的限制和消失

2009-05-13 08:34杨敬宇
现代语文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语体

摘 要:本文考察了清末以来在其他粤方言文献中较少出现,但在粤讴作品中大量出现的两个复句关联词语“千日”和“舍得”,并分析了它们的语言属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两个词带有女性语体色彩,使用环境有限,这也是它们在日常用语中消失的原因。

关键词:千日 舍得 粤讴 语体

民间曲艺作品采用的语言形式往往是非常接近口语又在细微之处稍高于口语的。“非常接近口语”是指这些作品的语言严格遵循方言本位的创作起点,使用方言口语词和方言语法,而“细微之处稍高于口语”则是指作品在表达细微情感时,使用了一些口语不常用的有个性的文艺词汇,但这些词语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粤讴中出现的“千日”和“舍得”,正是这种特色词语的典型。广东民间曲艺形式“粤讴”用粤语口语创作,自然晓畅、通俗易懂,又有民间文艺的雅致追求,其语言风格在19世纪早期招子庸创作的首部粤讴作品集《粤讴》(1828年发行)中就已基本确立,并且在以后的模仿创作如珠海梦余生的《新粤讴解心》(民国13年刻本)中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千日”和“舍得”两个词,在同时期的清末民初粤语文献中很少看到,学话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粤语圣经文本中也没有,只是在同为曲艺作品的木鱼书中见到过一两例,数量也比较少。本文将首先分析它们的用法,然后再探讨其特色所在。

一、“千日”

粤讴中的“千日”出现在复句分句的句首,有时只出现在前分句句首,有时同时出现在前后分句句首形成照应。在《粤讴》中只出现了“千一个”,而且是成对出现的。如:

(1)千一个唔係住埋,千一个唔得到底。(留客)

到了《新粤讴解心》中,“千”系列关联词语的使用多了起来,包括“千日”和“千个”。这三个词在词的构成形式上非常相近,用法也一致,可以将它们看作系列词语,是同一个用法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形式。其中“千日”使用次数最多,所以本文取“千日”为代表形式。

“千日”可以出现在不同关系复句的前分句中,包括假设复句和因果复句。在因果复句中,“千日”分句中有表示原因的“係”或“为”,后句有“故此”。而在假设关系中,前句都是否定句,包括对未然和已然情况的假设。例如(以下例句皆出自《新粤讴解心》):

(2)千日都係我自己把佢地招嚟,故此受咁嘅难。(身只一个)

(3)千日都为钱债打叠唔通,故此你成晚咁肾。(娇呀你唔好去自)

(4)千日唔到落叶归根,千日都无乜结果。(花本有恨)

(5)千日你唔係话想食天鹅,佢亦唔咁卖肖。(劝你留番啖气)

如果是“千日”对举,分别出现在前后分句的句首,那么这个复句一般是假设关系。如:

(6)千日唔带得妹上街,千日都仍旧係累。(大葵扇)

有个别例子,“千日”不是出现在句首,而是在前句主语之后,如“你千日望人地护花,都唔係上算。(牡丹花)”“千日”一方面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关系的复句中,据此可以判断“千日”虽然只出现在复句中,但它不是连词,而是副词。

“千日”的基本用法是强调后面所带出的分句的内容。“千”是汉语中常用的大数目词语之一,有修饰作用,极言其多。这种表示多数甚至夸张的用法进入句子,能在表达上构成一个强调的情境,如“千金难买老来瘦”“千虑一失”等。粤讴中的“千日”系列词语,其“强调”意味正是利用“千”这个大数目词造成的夸张效果而获得的。

不过,“千日”分句后强调的内容,多为不好的事情。这些不好的事情,通过“千日”进行强调,造成夸张的效果,在与后面的分句组合时得到了进一步的突出。例如在因果复句中,“千日”强调的内容会直接导致后句描述的坏现状的出现。而在假设复句中,“千日”分句对已然情况进行否定假设,或对未然的可能好事进行否定假设,其结果都是坏的。

二、“舍得”

“舍得”在粤讴中较为常见,只出现在复句前分句的句首,且整个复句是假设关系。“舍得”的位置固定,只出现在前分句,也只出现在主语前,因此可以确定它是一个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

(7)舍得我係桂苑名花,使乜俾啲浪子折枝。(思想起)

(8)舍得佢学你咁样子单心,我就长日冇恨。(桄榔树)

同时期粤语中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很多,在粤讴中就可以看到“若”“若系”和“如果”等。相比之下,“舍得”假设复句数量较少,使用时也有很大的局限。

语义上,“舍得”复句是一种“说反话”的假设复句,它的从句都是说话人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做出的相反假设。也就是说,说话人知道“舍得”后面的内容是她最希望能够发生、却心知永远不会发生、不能实现的事情。例如:

(9)舍得带佢一纸书来,我亦唔舍得把你怨恨。(孤飞雁)(下文交待“累得我醒后无书”,大雁并没有把书信带来,而且“我”也知道,不可能会有书信来的。)

(10)舍得你学我眼泪咁易回头,使乜我咁惨伤。(分别泪)(“我”知道对方是不会那么容易就回来的,因此在后面接着说:“今日别期未了,就把归期望想。”)

同样是假设复句,如用“若”或者“如果”引领,就表达不出“舍得”这种“无法实现”的清晰特点。“舍得”的假设对象也宽泛得多,一般是对未发生的事情或者对某些普遍的事实进行假设。试对比:

(11)舍得我好命,如今重使乜住寮。(寄远)

(12)若係话刊定板八个字生成,唔到你算。(唔怕命蹇)

同样是说“命”的事情,用“舍得”的句子表述的是事实上命真的不好,而用“若係”的句子,则是说命定的东西不要信到十足,如果尽了人事还有转运的机会。

配合从句语义上这种“说反话”的限制,“舍得”复句在主句上也有一定的形式特点,即主句都是有否定意味的句子;否定的表达,或者用否定词,如例(8)、(9),或者用反问句,如例(7)、(10)。这种针对主句的形式限制,在其他关联词引介的假设复句中是不存在的。

三、语用限制

粤讴里的“千日”和“舍得”句表达的内容极为有限,主要是妓女揣度自己的命运,或者表达对爱人、恩客的思念之情。虽然说粤讴以妓女题材为主,但是从《粤讴》到一百年后的《新粤讴解心》,其内容已经大大扩展,只是“千日”和“舍得”的格式还没有跳出最早在《粤讴》里成形的框架。尤其是对举的“千日……,千日……”复句,其内容都是在诉说妓女希望能够脱离烟花之地找到一个可靠人家的愿望,反过来,如果要表达这个意思,也只用这个句式。可见对这两个词的选择和使用是有其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目的的。

从内容上看,“千日”和“舍得”复句是专门用来表达抱怨口气的。在“千日”和“舍得”复句中都会出现否定的内容,这应该不是巧合。否定意义的句子,本身就具有悲观的态度。“千日”只出现在这样的句子里,说明说话人想利用“千日”强调和突出的功能,进一步烘托句子已有的悲情氛围。“舍得”有意识地被用在“不可能”的反话假设复句里,上下文有时还提供鲜明的对比,如先用“舍得”句提出假设,然后说明与假设截然相反的残酷事实,或者先说出真相,然后再用“舍得”句表达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以使悲观的氛围得到再度的强化。

否定和悲观互相呼应。悲观的态度和现实在语言中被说话人自我扩大后,会得到“自艾自怨”的阅读效果,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抱怨口气。

这种抱怨口吻只出现在独白部分,而且是对自我抱怨的表达。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倾诉心声,是“粤讴”或者说“解心”的独特艺术背景,纵观清末民初一系列粤语文本,不管是《圣经》还是学话课本,都无法提供这样的抒情环境,而其他一些曲艺作品,或者是以对话为主,或者是像木鱼书那样以第三者叙述为主,也缺少“粤讴”的抒情环境。这也是这两个词在粤讴中常见,而在其他粤语作品中较为少见的原因。“千日”和“舍得”自言自语的埋怨,与粤讴中妓女第一叙述者的身份是契合的,她们利用这个句式,不仅埋怨自己的身世、恩客,也埋怨自己的一些处事方式。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千日”和“舍得”是女性专用的,它们在抱怨之外,还加上了一点撒娇的意味。粤讴这一形式从19世纪初期的招子庸开始,之后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创作。内容虽然从最初的妓女等女性的心声扩大到各种社会问题,但是对底层女性生活和心情的描写仍然是主流。而且粤讴的作者大都为男性,但其内容大多模拟女性的口吻,为了更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于是刻意使用女性常用词语,尤其是妓女常用的词语,也是很有可能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千日”和“舍得”两个词是有性别倾向的语体词,它们出现的语境是有限制的,其存在的前提是:①女性的口吻;②抱怨的内容;③独白的场合。

这种限制和前提是“千日”和“舍得”这两个词得以出现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它们消失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只能在百年前的粤讴作品中读到这两个词,别的地方基本看不到,且现在也没人使用了。同样的意思,在今粤语口语中,人们倾向于选择没有夸张强调和悲情的词语,例如跟“千日”对应的“一日”,跟“舍得”对应的“早知”。作为两个有语体限制的词语,它们只是特定的人在特定场合表达特定内容时的选择,随着这类词使用条件的消失,它们也就失去了使用的土壤。在方言曲艺作品文本中,应该还存有这种类似昙花一现的特色词语等待我们去发掘。

(本文为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粤讴与俗话作品的整理与语法研究》研究成果。)

(杨敬宇 广州 中山大学中文系 510275)

猜你喜欢
语体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找准语言“生长点” 培养学生“语体感”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体意识的思考
从语体角度看于丹的个性化语言一以《百家讲坛》为例
文体学简论
政务微信语体特征探析
无语体师
官方微博与门户网站新闻语体的计量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