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学质量不放松

2009-05-22 09:22
江西教育B 2009年5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学管理全县

水 乙

概况:余江县总人口35万,各级各类学校175所,学生61596人,教职工3100余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8%。余江县教育体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教育规范管理年”先进单位。

理念:教育发展并非单方向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担负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感言:没有教学质量的素质教育是不存在的。

余江县是一个人口35万的农业小县,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但县域内教学环境好,学校风气正,教育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位居鹰潭市前列。余江县在抓教学质量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该县现任教育体育局局长于贵福同志。

记者:于局长,就全省各县的财政状况看,有强有弱。在余江县经济发展欠发达的背景下,教育却能保持着优先、优质发展的势头,你认为得益于有哪些主要因素?

于贵福:我们余江县是欠发达的县,财政状况也一直不好,用于教育的财力更是捉襟见肘,但教育在全县社会事业中一直是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我想这里有两个因素是主要的。一是从教育的外围看,余江县的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历任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教育都很重视,所确定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从未动摇,尽力支持教育的发展。在广大老百姓的心里,“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影响未来”的观念相对强烈,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度高。余江是个经济欠发达县,社会就业岗位不多,促成人们对教育的高期望值。二是从教育内部看,我们有坚持以抓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全县各中小学教风正、学风淳,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好场所。

记者: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于局长,你对此也一定有不少体会。余江县在抓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于贵福:人是学校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注重两支队伍的建设,即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着力培育教育发展的“软实力”。在两支队伍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抓好校长队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管理视野、办学思想、业务水平、工作魄力制约着整个学校的质量层次。多年来,我们把好校长任用关,坚持把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选拔、任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同时,坚持做好各个层次的校长业务培训工作,在整体上提高各级校长的办学水平。实践证明,这些被任用的校长在工作岗位上富有闯劲,善于开拓,给我县教学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记者:校长队伍的建设可以带动学校建设的全局,影响全县教育面貌。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我想也一定是富有成效的。

于贵福:我们把师德师风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特别注重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的培育,并同教学技能培训相结合。我认为教师是一个专业,光强调师风师德,而忽视或者放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失之偏颇的。只有德艺双馨的教师,才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有一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我很赞同你的说法,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核心能力。于局长,在抓师资培训上,你们采取了哪些具体做法?

于贵福:我们主要依托教研部门,有效地发挥其管理职能,开展多种有效的教学管理与研究活动,形成了“五个一”的教研特色。

第一,每年举办一期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班以城镇学校为培训基地,采取现场练兵的办法,通过“备课—听课—评课—上课—反思”的方式,对教师集中培训二至三周。培训班由教研室牵头,组织全县最优秀的骨干教师为受训教师上观摩课,并与他们一道开展课例评析教学反思活动;教研员则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和参与者,置身于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对话教研文化。教研员对课例中存在的各类疑难杂症进行诊断和疏导,使评课“活而不乱、学有所得”。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是我县教研活动的拳头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办班经验,至今培训700余名骨干教师,广大教师将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称为教育战线的“黄埔军校”。

第二,每年组织一轮乡(镇)级教研会。由教研室统一安排时间,分别放到各学校召开。教研会力求做到四个体现:体现广泛性,全员参与,整体提高;体现研究性,围绕课改,专题研究;体现指导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训练性,注重过程,重在培训。概括地讲,它是一种在以校长为责任人,由学校学科研究中心(含课题小组)牵头组织,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动、辐射下,吸引全体教师参加的大型校本培训活动。

第三,每年组织一次优质课竞赛。如果说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是校本研究的一项基础工程,重在为各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的话,那么,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则可以看做对学校校本教研质量的一种验证,因为参赛选手都是通过学校选拔推荐而产生的。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取了滚动式赛事。奇数年份,由未获得县优秀授课教师称号者参赛,让他们“露尖角”、“试锋芒”,从而推出一批教坛新秀;偶数年份,由已获得上述称号者参赛,让他们亮“绝活”,展风采,从而推向新起点。

第四,每年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校本教研的终极目标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升华,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年度教学质量分析会正是站在“教学”与“教研”的结合点上,寻找二者的内在联系,分析全县的教学质量状况,剖析自身优势、劣势,有针对性地研讨改革教学的新方案,推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措施。

第五,每年组织一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现场会。现场会由教研室牵头组织,由在教学管理或教学研究方面有特色的学校承办,是学校管理层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与教育论坛活动。这一活动旨在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发现并推广校本管理、校本研究的经验,提升全县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水平。

记者:于局长,听你讲“五个一”特色教研,真个是如数家珍。这样的教研活动是最具实效的,也应该是形成系列的吧。

于贵福:是的。“五个一”中的每一项活动,既自成一体,又相互回应,构成了生动、立体的教研网络,始终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先导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还在制度上加强“五个一”教研活动的管理,出台管理办法,拓宽管理层的视野,形成管理文化。

作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关注学校的发展方向,出台具体措施,依托教研部门,指导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我们出台的《余江县中小学教育目标管理细则》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性条例,它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细则》突出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评价进行了细致量化,保证了学校管理有序、有质、有效地运行。

总之,我们十分注重教学管理的过程监控,这也保证了学校能持之以恒地抓住教学质量不放松,继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近几年,我们正在着力于校园文化的构建,使学校不仅有好的教学质量,而且有浓厚的文化品位,有书香味,这正是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追求的更高目标。

□本栏责任编辑罗贤良

E-mail:jxjylxl@126.com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学管理全县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