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教育导行

2009-05-25 09:01周春雁杜智华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实效品德教育

周春雁 杜智华

摘要:品德导行就是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用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过程。导行是小学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导行过程中要以理论为依据、以活动为支撑、以自主性为导向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品德教育;导行;实效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遵守法律法规、道德规则,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是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道德行为。导行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讲”与“思”的继续,是教师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目标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保持持久化,是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因而,导行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以理论为依据导行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行为实践,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学生已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指导学生进行,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期是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知识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导行

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一定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且具有阶段性。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学校教学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他认为,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可见学生品德发展是具有发展区的,那么德育教学工作也具有阶段性,故教师平时在生活和教学中就要留心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导行。备课时就要把学生已形成的思想品质基础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升。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理;到高年级就要培养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做老师的帮手,为家长分担家务,学会自立;再大点就要培养学生主动做一些事情,争取做一些事情,学会竞争、学会生存,做到自主。

2.遵循儿童个体身心发展有序导行

教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要遵循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特点与年龄特点进行实施。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就是说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发展阶段的水平来进行。要灵活运用教材,在儿童相应的年龄阶段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遵从教学目标导行

教学目标是由知、信、行三个维度构成的多维结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导行模式”也由这三个维度构成。故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与之相适应包括由知到信的内化环节和由信到行的外化环节,最终落脚于行为目标。所谓“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内容,明白道理,形成观念,解决学生不知与知的矛盾,不仅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所谓“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不仅认知理论而且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对理论的真理性确信不移,从而让学生知道“必须做什么”“自觉做什么”“坚持做什么”。所谓“行”,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外化知识,用形成的观点、信念激发情感,指导行为,付诸行动。通过指导实际行动,认识行为的意义,提高调节行为的能力,进一步深化认知,坚定信念。

二、以活动为支撑导行

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是不够的。现在是信息时代,思想品德课要想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延伸,与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在校内要横向延伸,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成整体。例如与各门学科教学相结合,将品德教育有机渗透,班主任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的范围;在校外纵向延伸,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巩固德育的成果。

1.在各科教学中导行

品德培养并不是只在品德课堂上形成的,而应与其他的课程相结合。一般来说最具有影响,最能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体现于语文课程。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经过几代专家群筛选编成的,每篇精美的课文就能引导出一个主题,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语文老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将这些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机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境界。如在《一分钟》这篇课文中,讲述了主人公因恋床一分钟,导致了很多的连琐反应,最后导致迟到二十几分钟。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教师可针对这种现象,利用这一课对同学们进行了这方面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不要迟到,以防以小失大,从而进一步教育学生更不能因贪小便宜而酿恶果。

2.在班主任工作中导行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得最多,最了解学生生活的实际。一些发生在学生和班级中的事件,是教学中最好的“活教材”,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进入课堂。比如,班级中有的学生不会和同学很好相处;有的同学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个别同学忘了带笔等,这些都是班级中常发生的状况,是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体验过的,具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明确了学生日常行为方向,它把思想品德的内容做出了归纳,更具体地指导于实践,结合《规范》加以导行,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行之有效的规范,而这些规范的实行,就有赖于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力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得多,接触得细,对学生了解得深,这有利于促进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而且一些教学情况的落实和反馈比专职的教师更及时、更全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的品德教学及生活课程比品德专职教师更具有优势,其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个体心理的形成先于思想品质,它是形成真善美观念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而且品德课的品德教育与心理辅导的目标不一样,德育是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活动。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塑造良好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W.B.科勒斯涅克曾说过:“任何人都没有完美的心理健康,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个人的、社会的或感情情绪的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由于学业成绩较差,会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甚至同学的歧视,导致心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和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与班级、学校、家庭做大量的沟通工作,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对学习与生活的信心。

3.在各种活动中导行

对学生品德导行需要与各种活动配合进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结合晨会、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把课内播种与课外培育相结合。品德课的教学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也是导行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我的家乡》后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了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自主性为导向导行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它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而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自主性。因此在对学生品德教育导行中,要对学生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做深层的研究,要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发展自主性带动整体素质的发展。

1.因材施教引导儿童自主

学生自主性素质包括自主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两部分,主要由自信、自主、自强、自立、自尊五种心理品质组成,对整体的发展起统领作用。它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所以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导行中要抓住自主性的内涵与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一些同学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或优势,因对自己认识不够,不敢展现自己的才能。例如在一个班级中有一位男生,他的歌唱得特棒,但是平时他连开班会时都不敢上台表演,通过老师的诱导、鼓励和同学们的掌声支持,他第一次在班上组织的一个联欢会上亮出他的歌喉,并以他的实力赢得了那次晚会的一等奖。从那以后学校的每场活动都会听到他美丽的歌声,而且他还屡次参加了校外不同层次的歌咏竞赛,捧了一大堆奖回来。这位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同学们的鼓励中找到了自信,从而激发了他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就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可见自主性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催化的,只要找准儿童的症点、突出点,就会带动其他几个方面的发展与完善。

2.知行合一引导儿童自我

在品德教学引导中,要在观念层次、能力层次、运行机制层次和物质条件层次四个层次上落实。这四个层次环环相扣,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在品德导行中还要发展四种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即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与自我评价,以达到知行合一,提升儿童的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自我发现潜力,更要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领悟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自我钻研。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性学习;创造角色体验的机会,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让学生乐于自主地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如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家乡的各方面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讨论,学生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了解到了有关家乡各方面的知识,也让别的学生了解到不同地方的地理位置、经济、特产、风俗习惯。经过这个引导过程,学生也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每一次的实践、动手活动,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实践自然而然地拓展到课外,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也激起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这就是我们引导孩子的目的。

3.人际关系中引导儿童自治

在品德导行过程中,要塑造儿童的自主性达到自治的效果,还必须优化四个关系,即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社会交往关系。儿童不是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个体,故儿童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处理这些关系,教师应引导儿童去处理这些必须面对的关系。如在《校园“红绿灯”》中,因大家不遵守规则,不能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导致大家玩不成游戏。教师可就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开展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遵守各种场合规则,处理好社会关系,利人利己,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美德。

导行是提高儿童品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并且要经过反复实践,养成习惯,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并且,导行过程要遵循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观点,正确处理、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教师导行的过程中还要掌握尺度,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杜殿坤,等译.[前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14.

[2] 孙俊三.教育原理.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374.

[3] 叶澜.教育概念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 照慕熹主编.中小学德育管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实效品德教育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微博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