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微探

2009-05-25 09:01王春梅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经营管理旅行社

王春梅

摘要: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很多理论尚不成熟,技能要求较明确,十分适合进行模块化教学。本文在分析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立足学生差异和自主学习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模块化教学;自主学习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直接为旅游企业培养第一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突出技能培养。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适合企业要求的似乎越来越少。在接近“零实践”和“零实验”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未来“员工”是无法从事“零缺陷”生产的,要求这些员工进行产品创新就难上加难了。为培养出“合格的产品”,学校的课程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改革。

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所谓主题,就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归纳出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起码应该掌握的问题。”(许春晓,旅游理论课教材的模块设计问题——以旅游概论为例)模块教学并不一定追求学科的完整性,而是行动导向性的。模块教学活动中,模块的教学目标是一种任务目标,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不仅要参加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去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且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有:

1.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

模块化教学强调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与老师共同进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要主动把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告诉老师,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模块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同时做好指导工作。

2.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模块化教学是学生参与决定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知探求的艰辛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

3.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模块设计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模块。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也可以是几个单元的组合,甚至可以是一本书的整合。小模块组合成了大模块,大模块可以组成更大的模块,一环套一环。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由学期末的反馈变成模块的反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4.突出实用技能的培训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教学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培养学生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

二、模块化教学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实施

1.合理划分教学内容模块

为培养“实用型”和“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需要、造就大批的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设置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认清课程实质和教学目标进行模块设计。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是一门包含旅游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一些基础课程在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的学科,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理解并且学会将其应用到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中去,同时能够在实际管理中进行具体的实务操作,并且在应用中发展创新思维。根据课程实质和教学目标,旅行社管理课程的模块设计应该有理论和实践两个大模块,然后按照一定的体系来进行小模块的划分。并且课程的每个环节的模块设计都要有个鲜明的主题,在每个模块设计中都要注意到实践环节的设计,每个实践模块的设计也必须有鲜明的主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个问题。围绕主题和某个问题来设计模块,能使教学目的非常明确。

(2)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设置模块内容。模块化教学在保证以“实用技能”为主的前提下,还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旅游市场日新月异,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的设置要淘汰一些陈旧的观点和模块,创建新的模块,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课程教学的模块内容。

(3)模块设计要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了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要全局考虑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不能仅仅考虑旅行社经营管理一门课程的模块,还应该考虑专业大模块的设计、其他基础课程模块设计等模块的设计,同时,配合一些旅游专业课程的模块,整体而有发展性地设置整体的模块。将课程按照某个内容划分成几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下面又划分几个小模块,而每个小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4)因材施教地安排教学模块。根据人才市场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现有的学校条件、课程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把课程的教学模块划分为学生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在必须学习的模块中,老师严格做出了学习的时间进度安排和要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选择的模块则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自学服务。学生随机选择的模块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设置的,由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和市场的变化来自主选择。

2.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1)进行学生重组。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重组,对整个学习团体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思想表现、性格爱好和学生自己的意愿等划分小组,使组与组之间大体保持平衡。小组数量,考虑到实践条件的限制和考核的需要,一个班级中最好保持在8个小组以下,小组人数主要根据团体人数而定,每个小组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长可以随着模块主题的变化而变化,每个小组每次模块学习都要有一个发言人,也可以随着模块主题的不同而变换发言人。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学生可以以团队的方式共同学习,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相互搭配,可以相互进步;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教学中,每个模块的学习都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得出自己小组的统一结论。

(2)进行教学课时分配。首先,把学生必须学习的理论、实践模块和学生自主选择模块按比例进行课时分配,学生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占到课堂教学时间的70%左右,30%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选择学习。其次,每次教学留出时间让学生做总结。在必须完成的模块学习中,每个小模块学习结束后,教师留出1/2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实践操作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估。初步对学生这个模块的学习做出层次划分。第三,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别教学。老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已经完全理解和完成了某个模块学习的学生,给他们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并且允许学生进行其自主选择的学习;对于基本掌握的学生,指导他们全面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够完成一般性题目要求;对于还不能理解和完成该模块学习的学生,指导他们先阅读教材,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操作。[3]现在的高职旅游专业有很多是中专对口高考上来的学生,有的知识模块对于他们来说是已经掌握了的,那样就可以减少学习的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

3.安排学生的课外作业与活动

课外活动与作业的安排主要是为学生实践模块教学而安排的,通过课程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要达到较好的效果必须要学生完全的参与进来,而且主要是学生积极参与。

(1)小组和个人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布置活动和作业。模块化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体现学生个人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要体现学生团队工作能力,所以在作业的布置和课外活动的安排上都要有所体现,作业和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个人作业和团队活动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活动安排。

(2)活动和作业有明确的主题和时间限制。课外作业和活动的安排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并且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无限制地做作业和活动。比如在旅行社设立模块中,可以给学生定多个主题,分别在不同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比如定主题为旅行社的主要设备情况调查、旅行社门市设立成功的因素的调查等。在主题的指导下,学生知道自己任务的目的是什么。

(3)布置任务,提出任务要求。实践任务的设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融入任务中,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使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课堂教学的模块或者子模块,都需要通过一项或者几项的实践任务来体现,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解决现实中产生的问题而学会主动想方法解决问题。确定实践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的内容, 指导他们完成任务有哪些主要的事情要做,并且说明要以什么形式呈现其活动成果。比如旅行社调查报告,或者是学生为某旅行社解决了问题的论文,还可以是学生为某旅行社设计的调查问卷等。

(4)过程指导和督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不能像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候一样认为只有课堂上的时间才是教师的责任,在课外作业布置后教师要时时进行指导和督促。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5)作业、活动成绩的评价。学生完成任务之后,由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评价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下一活动的作业,每一次作业和活动成绩的评价都做记录,到学期末的时候进行总体的评价。

4.评价学生的成绩

评价学生的成绩犹如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一样,是激励学生的基础,只有给学生公平客观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有积极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学生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的评价:理论成绩评价和实践成绩评价。由于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两个方面分别占有同样的比重,即卷面成绩和实践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细化,不能笼统。理论成绩评价主要包括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践成绩分为两大部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无论是校外见习实习还是校内基地练习实习都按个人表现和团队表现来进行考核。对个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组长时的团队组织能力、作为发言人时的语言表达能力等,这些主要通过个人论文、调研报告、个人实践操作情况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团队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在活动中的表现、团队的合作情况等方面的考核。这样的考核更加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同时也是对学生工作中的合作能力的一种考核。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面临的挑战

1.教材

要实施模块化教学,选用适合的教材是首要的条件。根据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教材应该是问题导向,突出实用,问题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但是现在市场上有的教材大多是“教条式”的,问题探讨性的教材很少,能实际解决问题的教材就更加少了。另外教材的老化问题严重,最新的行业信息难以很快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跟不上课程教学的需要,导致最终出现教学向教材“妥协”的局面。

2.师资

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合格的高职师资对于课程实施的效果至关重要。要实施模块化教学,师资水平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是应用性的一门课程,教学中也强调应用性。它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旅游理论水平,还要有旅游行业实践的背景。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应用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不但要懂理论,还要懂实践。

3.实践条件

由于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给学校实践教学条件的建立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实践条件要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学校不但要建立校内实践基地,还要能够提供一些校外基地,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进行模块化教学才可行。

参考文献:

[1]权青.管理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探究.文教资料,2007(1).

[2] 胡冰.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教学方法(职业·培训教育版),2006(S1).

[3] 刘铁.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辽宁高职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模块化教学经营管理旅行社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