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探讨

2009-05-25 09:01李前进雷书华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培养

李前进 李 明 雷书华

摘要:本文通过对42家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目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课外学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参与式教学、动态考核、优化实践教学、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监控、本科专业导师制等适应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改进方案。

关键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参与式教学;动态考核;专业导师制

一、新型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如铁路客运专线、南水北调等项目,技术标准高、投资巨大,其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这对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专业基本技能,并且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正确的工作态度的管理人才。新型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在校期间的系统训练来实现,这一系统过程通常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课外学习四个环节。

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教学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重内容传授,轻兴趣培养。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解知识重点与难点,表现好的学生上课听讲、记笔记,表现差的学生人在教室,思绪云游四海。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缺乏教与学的互动。

(2)重考试评价,轻过程监控。目前期末“一张卷”考核从性质上属于事后把关的控制,内容上侧重于知识点考核,疏于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迫使学生非常重视考试,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大作业或课程设计模式,如建筑工程估价大作业、项目管理规划大作业等;第二,现场实习模式,如工程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实验室实习,如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建筑工程估价实验等。

大作业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实施过程控制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存在先拖后抄的侥幸思想,导致作业的实训效果得不到保证。现场实习模式组织难度大,一方面实习经费短缺,学生安全难保证;另一方面,教学计划内的实习时间有限,学生在现场实习时,一般只能走马观花,无法深入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也无法经历工程建设多个阶段。实验室实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软件价格较高、更新较快,造成软件建设资金相对不足,而且软件购买后利用率不高。

3.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调研省内外42个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发现,约45%的学校采取毕业设计形式,约40%的学校采用毕业论文形式,另外15%的学校采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相结合的方式。从趋势来看,毕业设计形式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是无论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都存在形式化趋向、普遍存在学生投入工作量较少或抄袭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第一,部分学生不重视,一部分已找到工作的学生认为工作单位都定了,没必要投入大量精力做论文(设计);一部分没找着工作的学生则常到校外去找工作,更是没有心思做设计(论文)。第二,指导老师缺少详细的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监控标准,过程监控较弱。

4.课外学习环节存在的问题

学生从紧张的高中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变得宽松,自己支配的时间增多,需要自己能够制定个人的学习规划。调研表明,有75%以上的工程管理的学生是想学好专业的,但是往往对专业没有什么了解,或是理解片面、有偏差,导致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三、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教学实施方案的改进

1.课堂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和动态考核

(1)参与式教学方案。参与式教学方案,即通过课程讲解重点的改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参与式教学的实现思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的“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这一内容,传统教学侧重于价值系数的计算方法;参与式教学则注重介绍价值工程的思想、作用、应用条件、需解决的问题,弱化价值系数的计算,并辅助以模拟设计作业。学生要应用价值工程去完成作业,自然就会主动学习一些必要的计算方法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启发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思考。

(2)动态考核办法。采用动态考核办法,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布置开放式作业,以多次作业成绩之和作为课程成绩。比如针对“工程计价的多次性计价”这一特征,可布置如下作业:“每位同学分别举例说明3个不同工程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的工程造价是多少。”任课老师可以提供但不限定几种参考的获取方式,比如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查询相关网站、社会调查等,给予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这种开放式作业,强调了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课程学习,动态控制了学习效果,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2.丰富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1)细化大作业组织实施工作。首先,事先编制详细、具体的作业指导书,设计工作内容和成绩评定标准。其次,按照“分阶段讲解—学生动手做—老师答疑—老师检查进度”的方式组织实习。最后,指导老师全过程跟班指导和考勤,既可以动态掌握学生的作业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又可以保证学生的有效作业时间。如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工程估价大作业、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等实训环节采用上述过程控制方法,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在校生普遍觉得把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学通了、会用了。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85%以上的学生反映大作业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能够指导现实工作。

(2)现场实习虚实结合。现场实习可以和主要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建立固定实习基地,每年实习前选择距离学校较近的有代表性的项目,尽量节约经费。学生参加现场实习前,应进行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前还应该接受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另外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转移安全风险。另外,将一部分现场实习转移到校内仿真实验室来实现,比如将瓷砖墙面、干挂石材墙面等外墙装修施工工艺和工程构造制作成展板,在实验室展示;建立项目管理沙盘推演实验室来模拟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场实习基地及经费短缺问题,又能以较短的时间模拟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

(3)专业软件建设新思路。对于专业软件建设,可尝试与软件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软件公司以优惠价格给学校提供教学用软件,学校老师结合教学与科研成果,对行业需求热点或某些软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为软件公司研发提供有效的指引;另一方面,校企之间还可以就软件推广、社会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

课程体系设计时应考虑提高软件综合利用率,如工程计价软件,可作为建筑工程估价课程实验软件,又可以作为工程估价大作业和毕业设计的工具软件,另外,还可以用于对参加工作的造价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3.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监控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知识运用、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工作态度的集成训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演习。毕业论文(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学术训练,其基本手段是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的工作态度。

指导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还要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监控,从而保证训练的效果。指导老师应结合学生论文(设计)内容,制定周一级的分解进度目标,并要求学生制定计划实现目标。指导老师应事先明确过程监控的刚性质量标准,如阅读文献数量、英文翻译字数等,并定期按照标准检查督促。指导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分解目标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参加研究生面试、就业面试等。

4.建立本科专业全程导师制

为做到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可建立本科专业全程导师制,即由专业导师对学生在校四年进行全程、全方位的专业辅导和素质教育。专业导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涵盖三方面:第一,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学习专业,如组织工程管理发展热点讨论、推荐专业相关网站或课外阅读书目等;第二,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学习或社会服务,既锻炼其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又增加其社会实践经验,如辅导学生参加算量软件比赛、参加实际工程的投标文件编制等;第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专业老师应配合辅导员做好价值观的教育,尤其应

该在教学活动及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身作则,避免浮躁和急功近利,要展示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四、结语

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应贯彻教书和育人并重、专业能力与个人修养培养并重的素质教育理念。参与式教学、动态考核、优化实践教学、强化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监控、本科专业导师制等教学改进方案均体现了全过程控制和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完成基础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反复训练。这一教学方案改进的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助于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为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方案,适应了工程建设新形势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孙春玲,尹贻林.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终身教育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41-143.

[2] 张建坤,成虎.对工程管理专业地位和学科体系的思考.建筑经济,2007(7):5-7.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培养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