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南职业教育发展出路的几点思考

2009-05-25 09:01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职业教育

涂 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制约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还很多,要发展湖南省的职业教育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探寻新型职业教育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等。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观念;发展出路

一、湖南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透露,最近教育部正同有关部门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是11个战略专题之一。“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要持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质量上要有明显提高,实现数量、质量、机构、效益协调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我国目前在校学生是3亿多人,国家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满足所有人上大学的需求,那么职业教育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而湖南作为中西部开发的战略要地,承载着产业转移和新一轮的开发重任,同时,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需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任务。作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因此,湖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为重要。

二、湖南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截至2007年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08所,在校学生830646人,其中:普通中专52所,在校学生213522人;职业高中533所,在校学生541036人;成人中专123所,在校学生76088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644个,在接受培训者190165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职业经费只有1565.24元,为全国倒数第8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195.37元,为全国倒数第3位……全省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2.9%,劳动者技术等级偏低,初级工占44%,中级工占38%,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6%……可以看出,湖南的职业教育相对其他各类教育而言仍然很薄弱,并且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问题,职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职业学校现有课程设置问题,等等。

三、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省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相当突出,而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不能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把湖南的职业教育提升一个新台阶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确定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职业教育始终存在着误区,“重文凭,轻技能”的人才观念在社会普遍存在。认为职业教育是次一级学历教育,档次低,职校生被人瞧不起,毕业后只能当技术工人,又脏又累,工资低,故根本不愿读技校职中。多数学生考不上高中或大学才会考虑读职校。且中国目前在用人政策上,多以学历为导向,以学历文凭、职称高低定人的工资待遇与社会地位,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育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职业教育更是如此。那么作为职高生更应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让社会逐步接受、认可职业教育,认可职业院校学生。在新形势下,湖南省应根据时代的需求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与各类教育衔接起来,相互沟通和补充,以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2.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健全新的课程体系

我省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社会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地区经济建设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要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好专业的设置,创办新专业,形成自己的拳头专业和优势专业。切实培养好地方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同时,对教学内容要加以更新,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可考虑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实行弹性学制和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和办学模式。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力争建立以高等职业学校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以乡镇农校和初中后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动我省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比例失调,专业教师少而文化课教师多,教师普遍年龄虽然不大,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这些都阻碍了学校专业的深入发展。所以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结构,培养学历和能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首先,要鼓励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把长期的自我学习和短期的外出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要为教师进修、学习建立一整套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再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校与校之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树立自己形象的品牌,要有名专业、名教师、名学生。要加强师资队伍和专业现代化建设,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验室及教学设施,有高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及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提高人的个性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

4.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力度

随着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政府必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在规划、资源、办学等各方面加强统筹和监管的力度。要将我省首创的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深入开展下去,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和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督导,要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实现县市区政府逐步按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公办职业院校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要真正落实到位,甚至加大政府投入,地方教育费附加的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得到逐步实现。这无疑会为各级职业教育部门注入一剂强心针,极大地刺激各职校办学的热情,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发展水平上,要逐步实现教育规模、办学条件、招生人数、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数都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目标。

5.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模式,摸索职业教育规律

学校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职业教育:

(1)建立产学合作机制,加强“订单”式教育与培训新模式的研究。产学双方应尽力协调合作,加强对话。学校应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培养产业界所需的人才,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费教学资源;企业可依托学校对新职工进行上岗培训,对在职职工进行转岗培训,以满足企业自身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完善与学校合作的各项制度,建立完备的交流机制,以促使双方的共同发展。

(2)我省应尽快地采取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能,形成整体综合实力,有利于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劳动就业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应遵循优先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多种方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产学结合。

(3)职业学校要积极抢占职业培训市场,担当起社会职业培训的重任。因为,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劳动者只有积极地改善职业生活,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那么职业学校应抓住契机,挖掘潜能,打开职业培训的市场。

总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湖南更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建立、健全一个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满足人民群众求学愿望的,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沟通的,具有良好质量和效益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5-11-24.

[2] 刘琴.顽强拼搏打好扩招这场张仗——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中国教育报,2008-12- 16.

[3] 李迈强,方凤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走向.职业技术教育,2006(2).`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职业教育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