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性差异 培养倾听能力

2009-05-25 09:01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倾听教学

沈 浓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只有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让教师多一份艺术性、少一份懈怠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倾听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个性差异;倾听;教学

一、承认学生成长的差异,营造倾听的氛围

1.营造富有情趣的文化氛围

在教室的墙上,贴上关于倾听的名言,午间休息时,让学生多听优美的儿童诗、童话。每周评出几名“金耳朵”奖,并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和收获。这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化有限的空间为倾听的乐园。

2.营造动之以情的语言氛围

在课堂上,我常常有意站到最认真的“听众”旁边,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听学生读、说,努力做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我还注意环顾四周,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予以表扬。

二、重视学生注意的差异,丰富倾听的内容

1.运用教学手段,急于倾听

在教学时,把音乐引入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观看与课文有关的影视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

2.创设有趣情境,乐于倾听

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要选取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活动或话题,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关注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创新教学设计,便于倾听

教学设计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就一定能引导着时刻都会脱缰而去的小野马们跟着教师一步步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三、正视学生思维的差异,引导倾听的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首先要专心致志地听。在听老师、同学及他人讲话时,应该全神贯注,态度诚恳谦逊,集中注意力,努力做到“五不”:不东张西望、不做小动作、不随便插话、不走神、不东摇西晃。学生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就不会发生老师讲课时学生在下面讲话的现象。

(二)训练有效的倾听技巧

1.复述与转述

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重复或者转述别人的话语意思,达到让学生集中注意专心倾听的目的。学生要想一字不差地重复别人的简短话语,或者要能不变意思地转述别人的观点,其前提就是专心倾听并开启思维,有意记忆他人所提出的观点。

2.猜想与补白

在课堂上,我经常找一些情节波荡起伏的故事读给学生听,正当紧要关头戛然而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倾听经验,猜想故事会怎样发展。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补白。这样的训练能有效调动学生专心地去聆听别人的话语。

3.综合与品味

综合就是边听边小结对方的要点,把那些零散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照一条清晰的思路进行归纳小结,完成逻辑上的整体感知。品味就是思考说话人语言的深意,品味那些潜在的信息。透过讲话者的表面语言、语气变化、音调高低、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来琢磨话中话、意中意。

4.听记和听辩

听记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我经常利用午间阅读时间举行三分钟演讲、新书介绍等活动进行听力训练,引导大家边听边想,凭记忆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认识。我还经常在具有诱惑力的声源旁读一些有意思的小说,让学生设法集中注意力仔细听,听后让学生立即复述,从而起到增强学生抗噪音干扰的能力。

(三)矫正错误的倾听方法

在语文课堂中需要矫正的要点是不注意听别人发言的行为。如我带了六年的那个班级,我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出倾听后的发言格式:XXX的发言很好(很清楚、不完整),但我还有不同看法(或需要补充的)……这样的矫正训练一般在几周就可以有效果。然后我坚持观察、随时矫正学生不经意中流露出的“毛病”。例如,学生可能在听完别人发言后,站起来就谈自己的看法。这时我就善意地及时追问学生:“你怎样评价XXX的发言?”学生会马上意识到自己发言前忘记先评析别的同学了,立即会改正过来,使其他的同学也得到了一次提示。经过六年的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丹尼斯·沃克拉迪.美国教学创意手册.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倾听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分层教学在《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课程中的探索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