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成才之我见

2009-05-25 09:01李小红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成才机遇技术

李小红

摘要:当今的技校生如何在人才多元化的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成才;机遇;创新

当前的社会,是人才多元化的社会。现代人才观就是要把所有学生都视作可造之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社会上仍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传统观念。有些人认为上技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上技校就将意味着永远成为一名“蓝领”工人,人生将再也不会出现什么“彩虹”。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坚信技校生只要能认清自身的现状、解决自身的不足,同样能成才。

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全国81个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显示:总体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却供不应求,供需比例达到1∶8,在一些城市40岁以下的高级技工的供需比达到1∶10。在我国仅数控机床操作工就缺少60万。同样,在上海、武汉、太原、沈阳、重庆等产业工人居多的城市,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师“断层”的现象。拿比较发达的上海来讲,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占6%,而这和发达国家的40%的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因而,在我国目前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技工荒”的局面,这给我们的技校生成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我国,高素质一线技术工人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政策。例如,党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12月,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把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并列,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点;2004年6月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会议上,进一步阐明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自从两会召开以来,不少企业,也纷纷提升技能人才的地位。例如上海电力市区供电公司推出了岗位首席制,在岗位序列中设立“首席岗位”,分别是首席工程师、首席班长、首席作业手。被聘为首席岗位的员工,岗位工资在原基础上增加两个岗级,同时在培训、使用等方面也具有优先权。再如近几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紧缺人才开发工作办公室,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和制度,包括:技师政府津贴制度、高技能人才政府奖励制度、紧缺人才培训政府补贴制度、评选青年首席技师制度、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才制度,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成果奖励制度等,并且提出了高级工与助工同等待遇、技师与工程师同等待遇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在今年6月9日,又围绕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召开了专门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均出席了会议。会议表彰了苏州市十大青年首席技师,63名姑苏技能大奖和技术能手,9个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成果奖,6对优秀校企合作伙伴等;会议决定在原有11个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再新建6个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会议还邀请了全国十大高级技能人才楷模之一的李斌同志到会做了事迹报告。总之,政策的建立又为我们技校生的成才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技校生更易成才。因为他们具有先天性的优越条件:他们经历了比大学生多得多的实践时间,这让他们的基础更加扎实,再加上他们的市场定位低、舍得吃苦,因而,在技校生就业时,碰壁的机会就比较少。而我们的大学生则不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总以为自己的人生时时都被花环笼罩,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所以,大学生通常定位、要求都较高,却不知道在我国大学校园内,由于有部分专业的设置与市场不相衔接,致使大学生的高要求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进入了一种不相匹配的状态,也就造成了有些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总之,技校生的优势也为他们自己的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另外,我们技校生的专业要求也为自己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经常在实践中工作的技校生,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得出一些问题的结论。例如前不久中共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高技能人才的楷模”,他们起初均没有走进过大学的校园,但他们不都为社会创造出了非凡的成绩吗?总之,技校生工作的性质,也为自己的成才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要想成才,除了具有上述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具有一颗执着的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这两点也正是我们技校生的弱点。他们中的一些人通常比较安于现状,认为能就业、能拿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已很不错了。缺乏一定的上进心和进取心,这也是我们技校生成才道路上的绊脚石。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又是很残酷的,如果你总是停留在原地不动,而社会进步了,那你就将会被社会淘汰。因为成功总是垂青于不断奋发的人。

总之,在机遇、发展、挑战并存的社会里,我们技校生要想成才并不难,只要我们技校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自身的弱点,并且勇于为之奋斗,我相信我们技校生一定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成才机遇技术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