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中孕育 实践中打造

2009-05-25 09:01李长财
教师·下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改反思实践

李长财

摘要:承担新一轮课改工作的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角度,把握课改跳动的脉搏,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转变教学行为为突破口,以探索教学的最佳途径为目标,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与学生在教改的舞台上争相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在探索和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课改;理念;实践;评价;反思

陶行之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教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确,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不会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不会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所以作为承担新一轮课改工作的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角度,把握课改跳动的脉搏,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转变教学行为为突破口,以探索教学的最佳途径为目标,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与学生在教改的舞台上争相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在探索和实践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通识培训为我的理念注入生机

观念犹如种子,它能将教师所蕴含的巨大潜能迸射出来;观念好比指南针,能为教师指明理论思维的穿透点;观念如同望远镜,能使教师拓宽新的视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是:“课改的全新理念是使我们大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不仅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赋予了我们新的历史重任。俗话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在新一轮课改在我市刚刚启动的时候,我便参加了哈尔滨市和阿城市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通识培训。

二、崭新的教学行为为实施课改增添活力

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转化为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推动课程改革。因此,及时转变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1.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的演练场

作为新一轮课改的教师,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悟到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展其心志,启迪其灵感,使他们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在多彩的活动中彰显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力争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课堂上的随机表演不仅能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说:“同学们,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愿意演一演吗?”学生们齐声回答:“愿意!”于是,各小组马上进行简单的组织编排,在汇报演出时,学生们把狼的狡猾和凶恶、羊的机警和善良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更可喜的是有的学生还配合了适当的动作,使表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做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又活用了教材,超越了教材。

3.让学生在广泛的积累和运用中丰富知识

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小改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最明显的改变是增加了积累和运用的内容。我以此为契机,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积累。对于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组织学生进行积累。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片段。并且根据积累的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运用。我班的杨鑫、高雪等同学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已经写了满满的一本子。这些被积累的知识已经成为学生的知识资源,真正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改状态下的评价体系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的发展。其评价方式是多元的,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定性评价、量性评价、口头评价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关爱和鼓励。我们班的李旭同学是个胆子很小、性格孤僻的孩子,上课时常常溜号,我就经常鼓励他:“其实你很聪明,上课时如果你能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你一定能行。”“你读课文读得多流利啊,如果再有点感情就会更好。”“你今天又进步了,老师都为你高兴。”我的赞扬帮助李旭同学建立了自信,现在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对学习也感兴趣了。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我采取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拿语文学科来说,将学生的朗读、背诵、认读、认字、书写汉字等内容进行阶段性测评,并且允许学生第二次评价。这些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连同期末的成绩考核作为学生学习的成果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已经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四、不断反思促进自我发展

在课改的实验中,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经常进行反思,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境界,并促进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课改反思实践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