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思考

2009-05-25 09:01狄敏娇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合作学习

狄敏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分组不科学、合作学习使用过度、合作情景营造不够合理、合作机会把握不当、合作分工不明确、参与度不够均衡等问题,并提出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和选择良好的合作时机、精心设计探究问题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分析 解决策略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合作学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合作学习的功效的充分肯定。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群体研讨、协作交流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被更多地引入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身高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尽合理,不利于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让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教师在设计主题为“我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献计策”活动的时候,根据就近原则简单地把学生分A、B、C三组。A组代表国家和政府,B组代表富人,C组代表普通人和穷人。要求A、B、C三组同学,结合课本相关的内容和教师提供的资料,扮演活动要求的具体角色,大胆发言。结果,事后就有学生向教师表达了不同见解:“我为什么不可以选B 组呢,我家是办企业的,比较有钱,我知道穷人对分配的想法主要是如何勤劳致富。”看!多好的资源给浪费了。

2.合作学习使用过度。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脱离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致产生使用过度的弊端。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易或过难的内容时,或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或在适合于全班教学和教师引导的时候,频频组织小组探究,甚至在一节课中多次安排小组讨论与交流。如此滥用合作学习,既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需要,也未考虑合作学习的自身特点,结果造成学生对合作学习缺乏准备、兴趣不强,使原本只要通过简单的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费时又费力地在小组内反复“炒冷饭”。事实证明,“过犹不及”,过度使用合作学习收效甚微。

3.合作情景不够合理,合作机会把握不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教师呈现问题后,往往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才刚刚开始。这样的“浅尝辄止”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以“我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献计策”活动为例,教师与学生在课后有如下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师对B组的学生说:你们组的思想咋都那么好呢?我都自叹不如,什么富起来不忘穷人,都说要回报社会,还要办慈善机构。说真话了吗?

学生:……

师:平时校门口有乞讨的,你们都施舍了吗?施舍是真心同情吗?仅靠你们施舍,他们的问题能解决吗?

生:老师,你要是在课堂上这么问,我们的讨论肯定比较好……

可见,问题出在教师没有营造好合作的情境,角色选择远离了学生的实情,导致学生也只好照书本的建议念给教师听。

4.合作分工不明确,参与度不够均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是“活而无序”。基础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且往往起着主角的作用,而学困生则成了听众;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加之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而有的小组则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则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更有一些小组的同学互相推诿、谁也不发言,或借此机会闲聊、说笑、干别的事。教师对上述现象感到难以控制、无可奈何,最后只能草草收场,谈不上什么实效。

二、应对措施

那么,怎样才能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效能,以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使小组合作入神、入境、入情,使学生的身心潜能、整体素质和个性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几点值得注意。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这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一个学习小组应该是一个班级或集体的缩影。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性别等综合因素,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宜。在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也获得了帮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信息资源得到共享,能够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学习规范,并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

这些习惯主要有:独立思考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出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以形成人人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认真倾听的习惯,使虚心向别人学习蔚然成风;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习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论甚至争吵的局面。

3.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为引领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走下讲台,甘当配角,以一个平等的合作者身份和亲切自然的态度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及时了解、引导和帮助各小组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必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准备、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以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在学生面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效果特别明显。

4.选择良好的合作时机,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因材而行,善于捕捉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首先,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合合作学习呢?有学者认为,蕴涵有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辨析、评判等因素的教学任务最适合于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应在某些方法、结果出现意见分歧时,或对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以及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性学习过程设置合作学习。比如,在思想政治课辨析题的解题训练上和时事热点专题复习过程中就很适宜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通过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计的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一内容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如果只强调公平,不讲效率,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只讲效率,不注重公平,结果又会怎么样?效率与公平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在自主探究中发散思维。

总之,合作学习不仅是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而是需要教师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对小组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给予认真地思考和编排。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以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合理、更有效,成为每个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

参考文献:

[1]彭隆辉,孙继儒.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问题分析合作学习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