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入手引导低年级阅读实践

2009-05-25 09:01戴红娟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兴趣文本情境

戴红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多读的好处。面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又以无意注意为主,该如何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不就自然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吗?要引导学生阅读,我们何不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1.借助音像资料创设可视情境。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对鲜艳的图片,生动的动画特别感兴趣。苏教版教材在安排中也考虑到了这一特点,在每篇课文中都配有意境优美的插图和形象生动的动画欣赏。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美丽画面,既提示了学习内容,又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发展孩子的语言,又有利于增强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孩子先看图,在可以看见的语文情境中再读文,最后感受动画。这种氛围中,学生也自然愿意主动去阅读文本。

2.借助想象表演创设虚拟情境。低年级儿童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带有想象的阅读教学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因此,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如此虚拟的情境中再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表演出来,学生会更乐于去阅读文本,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准备和铺垫。而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故事,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兴趣。

3.借助激励语言激励学生阅读。人的潜能无限,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又受到激励,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还记得有人这样说过:“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低年级的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学生才能在赏识中拥有和体验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

在阅读教学上,只要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词,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去调控课堂评价,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而且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情怀时,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采用体态语言对学生多一些亲近式的评价,可以创造一种民主平和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低年级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点燃孩子们阅读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阅读学习的愉悦。在师生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种亲近式的评价能迅速有效地使学生树立阅读语文的自信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尊重独特体验增强阅读信心。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而阅读的角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当然,正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的同时,在容忍学生的“异想天开”的前提下,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课堂是一个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有权尝试错误,教师只有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允许他们的观点与众不同,他们才会敢想、敢说、敢争、敢辩,对阅读充满信心。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进行斗争,他们自然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反之,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在孩子一开口时就将其一驳到底,试问学生还会对阅读文本感兴趣吗?还会主动地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吗?

5.发挥“小红花”的魅力。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就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量总量不少于五万字。这很明显地指出学生的阅读不能仅限于课堂内,而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要去阅览室、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我们知道,要阅读这么多的课外书籍,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用代币的方式,给学生奖励小红花、红五星等,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笔者在班内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阅读竞赛活动。在一个星期内让他们选自己最喜欢的篇章,选自己感觉读得最好的内容,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小组选出优胜者代表他们组参加班内的比赛。笔者每个星期专门抽出一节课进行比赛,并对获胜小组进行奖励,其他参加比赛的同学也会同样受到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合作意识。 有时,把男女同学分开,进行对抗赛,内容由笔者制定,如选一些优美的儿歌或童话故事,让男女同学各选一名进行对抗赛,这样一组一组由自己选出的竞争对手累计所得积分,决定胜负。

以上是笔者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有不足之处还请指出共同商讨。

猜你喜欢
兴趣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