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009-05-25 09:01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想象笔者

李 玲

如今的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普遍较强。过去那种事无巨细的口传心授,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如果一味地把他们当作“填鸭”,生硬的灌输知识,肯定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个千古至理。我们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一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发挥其自身音乐潜能。

一、充分发挥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诱导并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请他们参与课堂设计,提供多样的音乐实践机会,不包办代替,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如教唱《青春舞曲》时,先引导学生交流新疆维吾尔族的相关信息,接着请他们欣赏一段新疆优美景色的音像资料,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笔者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玛依拉》,使学生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有“我要学”的兴趣。在教唱歌曲时,启发学生用竞赛的形式识谱学歌。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歌也学会了。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处理歌曲时,请他们分组讨论,找到最佳的演唱方式。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此时,笔者优美的范唱,又会使学生比较出他们演唱中的不足,用更准确的歌声表达出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笔者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动画片段,并且要求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得特别生动有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大胆地把“权利”下放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想激活课堂,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亲身获得审美体验,能够享受到音乐的审美愉悦。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情致。在学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笔者不包办代替,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了加深同学们印象,笔者往往正话反说,或用白声范唱,或用相反的表情、速度、情绪范唱,让学生自己对比,讨论出好的歌曲表现方式。学生在处理情绪时,注意到这些细节,歌中的美也就表现出来了。如教唱《红河谷》一歌时,发动学生用讨论法得出:歌曲情绪是徐缓的、悠扬的。范唱时笔者故意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迫不及待地争相发言,“您唱的不对!不对……”笔者适时提问:“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演唱呢?”同学们会异口同声的重复刚才讨论的结果:歌曲应该用徐缓、悠扬的声音表现。这时候再让大家演唱歌曲,既能使他们加深印象,又激活了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在备课时,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任务,让大家献计献策。常常让人眼前一亮:我的学生真行啊!比如,在《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让科代表挑选学生代表与她一起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笔者只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没有想到教学效果出奇的好,远远的超出了预期。

三、鼓励、启发学生合理的音乐想象

由于音乐具有语言无法概括的模糊性,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丰富联想,而联想是创造力的基础,又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因此,笔者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音乐创造的空间,能自由运用多种方法创新并发现自我。

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写、说听后感这样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为音乐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大胆地写,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人的想象是不能用“准确”一词来限定的,不能用“谁想象得好,谁想象得不好”单纯地评价。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欣赏二胡曲《赛马》时,笔者没有告诉学生曲目名称,而是让大家边聆听、边联想音乐情境,为曲子命名。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投入音乐中认真思索,并兴奋地小声讨论。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让人惊叹不已。乐曲名字竟然有七八个:《狂奔》、《盛大的节日》、《骏马奔腾》、《那达慕欢歌》……看到他们在音乐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情感,笔者很欣慰。这时,一个平常特别淘气的男孩子大声说:“过河!”同学们哄堂大笑。笔者一愣,赶忙用目光制止大家的哄笑。看他有些尴尬又有些不服气,便真诚、和蔼地请他阐明理由。他理直气壮,觉得曲中表现了河水翻腾,小马过河时的欢快情景。笔者立即肯定了他的新奇想象。看着大家疑惑的目光,笔者笑着解释:音乐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具有千篇一律的感受,只要我们都能为乐中表达的真善美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喜爱这个作品,就可以了。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笔者发现他表现的更积极了,并带动了其他后进生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受表扬能激发人的上进心。所以,笔者从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尤其是对后进生。学生有了点滴进步,便及时表扬,使他们深深知道,老师一直关注他们,没有歧视他们。千万不要让学生暂时的“不对”、“不好”影响了他们终生学习音乐的愿望。

四、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音乐气息

在音乐课上,尽可能地融入现代音乐气息,抓住学生审美心理,适时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民歌、民乐及相关教学中,笔者用多样的电教手段、优美的范唱、生动的讲解来滋润和打动学生心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笔者越来越注重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教师注意“以情激情”,就必定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性,配合教师学习。这样,课堂上就会形成活跃、互动、民主的良好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想象笔者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快乐的想象
一生
老师,别走……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