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环境中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

2009-06-04 08:12刘文宇查吉安
外语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

刘文宇 查吉安

提 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定位、任务价值、学习信仰的控制力、学习及成绩的自我功效和测试焦虑。本文旨在观察并分析英语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习动机,采用MLSQ(学习动机调查问卷)来评定和比较大连理工大学不同学历的180名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不同教育水平学生的反应一致,不同的学习动机因素与性别、学历、生源地联系密切。

关键词:学习动机;网络教学环境;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3-0121-3

Motivation Orientation in a Web-Based Environment

Liu Wen-yu Cha J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China)

The fundamental baseline of learning outcomes lies in the motivation ori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reasons why they are engaging in a learning task.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orientation to learning includes their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orientation, task value, control of learning beliefs, self-efficacy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nd test anxiety. The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English learners motivation orientation towards learning in a web-based environment. Different dimensions on the motivation orientation of 180 students across threeeducational levels from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cluding graduate students (60 students) post-graduate students (60 students) and doctors (60 student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responses across the three educational levels were rather homogenous. Moreover,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orientation, task value, control of learning beliefs, self-efficacy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nd test anxiety correlate with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place of where students come.

Key words:motivation; Web-based environment; MSLQ

1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语言研究者不再从单一的社会心理学视角,而是从“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等”(翟丽霞等 2005: 101)多种视角探讨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经典语言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十分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或“取向”。Gardner & Lambert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用语言这一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二是“融合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Gardner & Lambert 1972)。动机取向与智力因素一起影响学习效果。之后,主流心理学派研究引发个人行为的社会功能,其最为主要的理论是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的区分。内部动机是指由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的学习动机,它取决于二语习得者个体的内在需要。外在动机则源于外界影响,是指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而进行的学习活动,目的并非是获取知识本身而是学习成就以外的外部激励。比较而言,内在动机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具有内在动机的人喜欢寻求适度挑战,即征服学习上的“失衡状态”。内在动机也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好奇心,使其在学习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树立信心,发展自我能力。

学习动机是指启动并维持学习活动,使该活动趋向教师设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虽然是潜在的心理过程,但往往是决定学生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投入心力,排除困难的关键。以Pintrich为主的研究团队提出“社会认知论的学习动机模式”,主张动机“源自个人内在的信念”。此处,信念指“个体在生活经验中所累积的对世界或事物的看法,并不必然为事实,却能引发个体的行为与情绪感受”(Pintrich & Schunk 1996)。动机包括三个成分:价值成分(value component)、期望成分(expectancy component)和情绪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构成学习动机的价值成分,主要指个体从事一项学习工作的理由及其对于该工作的重要性、效用、兴趣等信念。学习者完成一项学习工作时,对于个人能力与技巧上的认知就是期望成分。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历程中感受的情绪,本研究主要指学生的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由于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便产生了不同的语言”(黄建敏 1994: 59);不仅如此,人从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也体现在二语习得中。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因素很多,如认知风格、个体智商、受教育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性别、生源地、年龄因素等,其中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生源地属于不可控因素,认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观念是可控因素。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差异中的不可控因素对二语习得有一定影响,但都有比较固定的个人特征,而可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效果。本文主要讨论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与个体差异中的非可控因素的关系,并进行学习动机相关性实证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MLSQ(学习动机调查问卷),针对学习动机,对大连理工大学不同学历的180名学生进行不同成分的评定和比较。对象区分为60名本科生、60名硕士研究生和60博士研究生。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环境中学习过一段时间。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Pintrich等人的“学习动机调查问卷”(MSLQ)(Pintrich et al. 1991: 3)。该问卷有81道题,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出生地等;第二部分是学习动机量表(31题)、策略量表(31题)以及资源管理量表(19题)。本量表采用李克特式7级量表,包括从“和我的情况非常不符合”到“和我的情况非常符合”7级。本量表各成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52-.93之间,并且大多数都达到.70的水平,信度满足研究需要。

2.3 数据收集和分析

研究者请担任网络辅助教学的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填写问卷,然后将实验数据输入到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中,并用其分析。分析分三步:(1)经过分析,得出所有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动机三个成分的关系; (2)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三个层次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3)用相关性分析考察所有学生学习动机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3 数据结果与分析

3.1 个体差异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分析

表1显示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与性别和教育水平呈正相关,而与生源地呈负相关(外在目标正好相反);其次,各相关系数普遍偏低(最大的也只有0.265),并且鲜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的情况。

可见,个体差异因素中的非可控因素虽然与学习动机存在关联(.192**;.195**;-.265**;.174*;.177*), 但是联系并不十分紧密(普遍r<0.3)。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性别、教育水平和生源地联系有限,但并不意味处于一定教育水平的学生将会有更高的动机,或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相反,无论哪类学生都有可能掌握学习动机的取向规律,从而更积极地学习。此外,数据表明,个性差异中的可控因素,如认知/ 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观念等可能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强烈与否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差异,调整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3.2 三个层次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

表2显示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各成分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三个层次的学生在价值成分和期望成分上普遍获得高值(平均值为5上下,7级量表4为中间值),远高于情感成分(平均值为3上下);就价值和期望成分而言,博士生优于研究生,研究生优于本科生,并且博士生的情感成分取值最低。这表明,博士生的学习动机比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都要高。博士生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有明显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经历更加丰富;学好英语,有助于科研和撰写论文,因此自主性更强。对于非外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而言,英语学习已不是学习任务的核心,所以学习动机不是很强。针对不同学生,网络学习内容应该有所调整。

此外,就所有学生而言,情感成分(考试焦虑)远低于其他两个成分(3.2923),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网上考查的成绩没有像试卷考试那样重视。适当的考试焦虑有助于学习,应该适当提高网络自主学习在学生总成绩中的份额,以便提高考试焦虑。

3.3 学习动机三成分的关系

表3显示,三个层次学生的价值成分与期望成分正相关,且到达显著性水平(p值一般高于0.66,显著性水平为0.001);情感成分与价值成分、期望成分成负相关,而博士生的相关系数普遍较低(r值一般小于0.1)。

可见,学生学习动机的价值成分与期望成分紧密相联。高期望的学习者更坚信自己能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更容易形成对学习任务积极的看法。因此,在网络辅助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学习动机的期望成分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同时,应该调整博士生网络辅助英语教学方法,引导博士生更加重视考试,以便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就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而言,则应该适度降低对考试的重视程度。

4 结论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习者自主性应该成为每个学习者和每位教师的目标。 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也随之成为近二十年来外语界的共识与研究热点。”(朱玉梅 2007: 137)网络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有效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 从而能够在课堂外自主掌握新知识。信息网络的普及为实现这种教学目的提供了现实条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充分掌握学习动机的内在规律,增加学习动机强度,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黄建敏. 浅谈外语学习中的语言思维[J]. 外语学刊, 1994(5).

翟丽霞等. 认知心理学框架下的二语习得过程分析[J]. 外语学刊, 2006(1).

朱玉梅. 语言学习中的自主学习[J]. 外语学刊, 2007(5).

Gardner, R. C. & W. E.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72.

Pintrich, P. R. et al.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M]. Ann Arbor, MI: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1.

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96.

收稿日期:2008-03-20

【责任编辑 郑 丹】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国内英语学习动机三十年研究综述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浅谈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
浅谈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Factors Influencing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Non—English Majors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