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2009-06-07 10:54李金龙
天津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克隆技术价值观目标

李金龙

编者按:“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热点话题。怎样的教学才算有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的答案。本期“三人行”将围绕“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展开讨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无论是课程实验设计者、教学研究者、教学管理者还是实验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聚焦到课堂教学上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中小学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许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以“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或校本教研活动,一些区县教研部门也组织了许多旨在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准确理解三维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概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即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学目标应该达到的三个维度,也必然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即学生是否获得应有发展的标准。

目前,我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均已完成首轮课程改革实验,那么,我们的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又如何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在部分教师群体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问卷中的一个问题。

下面是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在准备“克隆技术”一节课的教案时所写的教学目标,请你阅读后完成本题的要求。

1.认识目标。

理解克隆的概念,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能力目标。

把克隆的知识与教学相关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及思辨的能力。

3.情感训练目标。

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德育培养目标。

通过研究、讨论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形成看待问题的科学观点和方法论。

请您根据自己的认识或经验对这位高中生物教师写的教学目标作出简要明确的评价:

(1)您对教师写的教学目标是否满意?()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D.说不清楚

(2)简要写出您选择该答案的理由。

让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这位高中生物教师写的教学目标,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二是行为主体混乱,将教师的行为写成教学目标;三是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混淆;四是有些行为动词表述的不具体、不明确,导致无法测量、无法评价。因此,这位高中生物教师所写的教学目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们在某中学随机抽取3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9份。其中选择“不满意”的3人,约占10.3%;选择“比较满意”的15人,约占51.7%;选择“说不清楚”的11人,约占37.9%;选择“比较满意”和“说不清楚”的合计占89.6%。这一结果说明,在一些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三维目标,其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有机融合,构成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整体。知识学习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又促进知识学习,知识学习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学习也蕴含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学习过程必然是情感、态度的体验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当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时,知识学习就会抑制学生能力的发展,也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三维目标是同一教学(学习)过程达到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能割裂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学习)过程分别达到的目标,否则,就会使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

例如,在一节课题为“燃烧与灭火”的初中化学课上,教师在课堂教学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观看宿舍里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的视频短片,以此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固然重要,但不应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偏离了教学目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是教师把德育目标与本课的知识学习目标割裂开。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种物质的燃点”、“燃烧的条件”等,如果把结尾的这一过程设计为放短片,当火灾刚刚发生还没有扩大时,停止放视频短片,提问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我相信,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说出通过隔绝氧气或降低物质表面温度达到阻燃目的的具体措施。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情景中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准确理解三维目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教学目标也是教师组织课程资源、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评价一堂课“低效”还是“有效”,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到情况。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做到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需要重视三个环节。

一是课前目标分析。课前目标分析是指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分析课标、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研究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教学目标分解、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能够操作的、易于检测的学习任务;用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使目标指向更为明确,并易于测量;对原有教学目标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目标分析可以避免由于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而导致教学偏离方向;也可以避免由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得过于空泛或不切合学生实际,而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导致教学低效。

二是课前学情分析。“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了解学生、熟知学生是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学情分析是深刻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通过学情分析,不但要掌握全班学生的普遍情况,而且要掌握个别学生的个性特点。只有做到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分层次、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三是课后反思。反思是进步的阶梯,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进步。实现有效教学必须有追求高效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主要来自对教学的反思。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每节课后都要反问自己教学是不是有效,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准确,预设目标是否都已达到,教学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学生参与的程度如何,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合适,对课堂上出现的临时情况处理得是否恰当等。反思是否及时、透彻,反思后是否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是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克隆技术价值观目标
我的价值观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殖性克隆技术
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科研应拒绝短视行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