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教师主动发展快速成长

2009-06-07 10:54程立海
天津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公开课读书规划

程立海

新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教育教学的新生力量,要想使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形成特色,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新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这样一支谋进步、肯钻研、能力强、善合作、求上进、成长快、业务精的高素质的新教师队伍呢?通过学校科研与师训工作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促使教师主动发展、快速成长,就能够使新教师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情感,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从而拥有快乐的职业人生,实现理想目标。

1.规划引航。对刚刚毕业的新教师,学校一开始就可让他们制定个人中长期成长与发展规划,再对中长期规划进行分段细化:可以细化到一年中的每一个学期,甚至细化到月,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怎样的进步,都应规划在案,以便分步执行。我们发现有不少新教师,由于缺乏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主动意识,没有什么职业理想与追求,因而也就无所谓事业规划,只是被动地应付自己的日常工作,盲目性、随意性太强,而积极性、主动性又较弱,其结果是,多年下来,还只是庸庸碌碌,鲜有成长与发展,更不要说事业的成就感、幸福感与自豪感了。相反,那些具有高度自我成长与发展要求的新教师,他们一走上三尺讲台,就树立了远大理想,树立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职业情感,做好了职业规划,使自己按照规划去一步步实现目标,最终都业绩不凡、卓有建树,可见,规划引航对新教师尤为重要。

2.满足需求。对新教师规划中所提到的,需要学校给予支持与帮助的目标与计划,学校应该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提供条件,满足他们切实的、合理的需要。如,新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相对丰富,而教学经验比较缺乏,学校就可以利用本校现有优质教师资源或是向高校、名校寻求帮助,走师徒结对带教的路子,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新教师的需要就能够尽量得到满足,新教师自然会珍惜这样的学习、提升机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3.校本培训。除了督促新教师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以外,我们学校每年、每学期都要针对本校新教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实用的校本培训。新教师聆听专家的讲座和报告,在开阔视界、扩大见闻以及改进育人技巧、教学艺术、课程理念,实施课题研究等方面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打开了心灵又一扇窗,新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效果好,实用性强,建议学校经常开展这样的培训活动。

4.取长补短。新教师、老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提高,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可以采取沙龙、论坛等不同形式。

我校从下午第三节课开始,各教研组一名教师的公开课准时开课。这样的课,是在观看、学习、点评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推荐的“862”节课之后,“聚焦课堂,行为跟进”的具体体现。公开课后,执教者进行说课、反思、重建等环节的“后续”工作;听者要做到提出一个亮点、一个改进的问题等“四个一”。这样,通过坦诚、友好、热烈的听课、评课,执教者、听课者都有很大收获:“假如我来上这节课”“如果我重上这节课”的自问、反思与重建,让每个人,特别是新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分享了同伴的教学长处与智慧。同时,使这一活动与看课、磨课等教学研讨活动同步进行,把“教学质量年”的目标落到实处,将“聚焦课堂,行为跟进”工作向深处与广处推进。

5.专家引领。我校邀请了专家学者就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经典诵读等问题,与新教师进行了零距离交流、座谈与指导。新教师们平时没有时间、没有条件问的许多难题、困惑,通过与各自领域的专家“面对面”,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对教育教学起到了指导与帮助作用。

6.活动展示。通过一些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助推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效果非常好。因为,有许多新教师出于种种原因,几乎没有做过公开课——不要说是市级、区级的,就连校级的也很少。这样,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如果经常做公开课,情况就不一样了,成长与发展自然快得多。上公开课,必然要更加用心钻研教科书,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吸收他人的已有成果,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再将自己的备课与之整合起来,之后,还要接受来自专家、其他学校同行的点评,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对上课教师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7.科研助推。现在,有不少新教师感到工作疲惫,压力巨大,没有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用了很多时间,投入大量精力,但收效甚微,自己没有什么成长与发展,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样的教师只是一味地“死教书”,“教死书”,没有从研究的高度去寻找破解问题的办法。如果他们能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情况就会发生根本转变。

我校新教师在三年前参与课题研究的不到五分之一,也因此,在统考成绩、评比评奖、职称评审、学校影响等方面,都暴露了“先天不足”。现在,新教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学校也积极提供条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引领新教师围绕学校总课题“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先进文化的策略研究”“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运用整体构建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等,结合自身的专业、学科、特长,做相关研究。通过研究,以前从没有搞过真正意义上研究的新教师说,一味地拼时间,既教不好书,也不能使自己成长和发展,现在看来,要想二者齐头并进,非走教育科研之路不可。

8.读书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是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又一“捷径”。我校每年都要拿出书刊专项经费,供教师自己使用支配,还为每个年级组、办公室统一订阅了《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学校向全体教师赠送了《教师人文读本》等书;2009年的教师节,又向新教师赠送了《给新教师的100个建议》、《回到原点》等书。之后,要求教师畅谈读书收获与体会,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通过读书学习,教师们对中外著名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流派、成功做法等了然于胸、心领神会,指导了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9.同伴带动。对于成长与发展快的新教师,学校请他们谈经验、说做法,使暂时落后的教师从中受到启发,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如,结合自身的体会与做法,有的教师从“教师为什么要读书”“教师读什么书”“教师如何读书”等方面说明了读书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教师们说,听了报告,一下子恍然大悟:自己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系统读书了,看来,是要多读些好书了,要不然,真的要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教师们交流的教学方法、班集体管理、后进生转化等问题,激起了新教师的共鸣。

另外,多走出去听观摩课、听名师和名家报告,到名校参观学习,听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介绍,感悟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个人的努力上进经历等,都使新教师主动发展、快速成长,从而真正喜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倾情投入,全力以赴。

(责任编辑张嵘)

猜你喜欢
公开课读书规划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第一次公开课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我们一起读书吧
迎接“十三五”规划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