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切莫越过“一米线”

2009-06-07 10:54
天津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米线样刊信件

吕 贇 夏 超

笔者担任过学校文学社的指导教师,平时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笔者通常亲自修改后通过发电子邮件或直接打印邮寄的方式向相关的报刊投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的作品经常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因此,笔者也经常收到各家报刊社寄给学生的样报(刊)。每当从学校信件收发员那里接过印有“样报(刊)”字样的信件时(绝大部分寄给文学社学生的信件上都有“××老师转××同学收”的字样),笔者总是激动不已。兴奋之余,便会直接打开信封,然后拿出一份样报(刊)留给自己作纪念,再将另一份放进已拆开的信封中,交给那位发表习作的学生(样报或样刊通常有两份,一份给小作者,一份给指导教师)。

一直以来,笔者并没有觉得拆看样报(刊)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因为学生的成功毕竟离不开教师的心血,而且信封上明确写着“教师转”的字样。直至有一次笔者无意中听到了文学社两个学生的谈话才有所感悟。一个说:“恭喜你了,你又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杂志上了。”发表文章的学生说:“我早知道了,每次这样的好消息都是由吕老师、夏老师先告诉我的,要是有一次我能亲自打开装样刊的信封,感受一下那强烈的心跳,该多好啊!”“是啊,老师们也真是,怎么能不经我们同意就打开我们的信件呢,真没意思。”

听了这两个学生的议论,笔者不由得回忆起第一次替学生接收样刊的事。那是一家作文杂志社寄来的信件,信封上写着“样刊,请转六(4)班小凡同学收”。当时笔者并不知道是自己指导的学生习作发表了,还以为是小凡自己邮购的刊物,于是直接把信交给了她。小凡接过那厚厚的信封,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她说自己并没有邮购这本杂志。笔者对她说:“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了吗?”当她打开信封,一张刊发证明和两份样刊出现在她眼前,那一刻她的小脸通红,眼眶也有些湿润。看到那张刊发证明,笔者也明白了一切。“小凡,你的文章发表了!”这时,周围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大声欢呼起来,大家争相传阅着样刊,而小凡那张如花的笑脸上,已挂满了激动的泪水,那泪是甜的!在笔者的记忆中,那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正因为有了那次的经验,笔者但凡收到写有“转××同学收”字样的信件,就知道是文学社学生的习作发表了,于是便“理所当然”地拆开信封。然而,自从由笔者将已经拆开的、装有样刊的信封交给学生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那样感人的场面,收到信件的学生虽然也感到很高兴,但嘴角却有一丝可以察觉到的遗憾甚至不悦。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来,文章描述了多年前发生在一家银行中的故事:两个服务窗口前都有人在排队,其中一个窗口前,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在办理业务。这时,外国人发现自己身后紧跟着一个女孩,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提醒道::“请站在一米线之外。”女孩当即红着脸离开了,仿佛受到了侮辱。女孩走后,一名戴眼镜的男子立即站在她原来的位置——紧跟在外国人身后。外国人发现后,又转身对这名男子说:“请站在一米线之外。”戴眼镜的男子显然是个有文化的人,他让开了一些,并对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外国人用汉语回答:“那你为什么不讲规矩?”外国人办完业务后转身离去,其他在此办理业务的人却愣了好长时间。

“一米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对他人尊严、隐私和各项权利的尊重!《你为什么不讲规矩?》文章中那个外国人的话虽然听来刺耳,却叩击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试问,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和学生之间又何尝不存在“一米线”的距离?我们在和学生交往时,又何尝不应该“讲规矩”呢?笔者拆看样报(刊)的行为,与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和那名男子又有何异?都是越过了人际交往的“一米线”。虽然学生的这些文章是教师修改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了汗水,作品的发表也有教师的一份功劳,但是,学生不光需要感受文章发表带来的惊喜,他们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一份真真正正的尊重!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美好的道德人格,而道德人格的塑造却基于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在尊重的土壤里孕育生成的。可以这么说,不懂得尊重学生的教师,是绝对培养不出道德高尚的学生来的。尊重渗透在教育生活的每个角落,体现在教师每一个细节行为之中。师生之间要保持适当的人际交往距离,不可替代对方思考和处理问题,也不可越过礼仪规范的边界——也就是站在“一米线”之外。拆看转发给学生的信件,就相当于越过了师生交往的“一米线”,笔者深深自责并引以为戒。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讲道德”,而且要“讲规矩”,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切莫越过和学生之间的“一米线”!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米线样刊信件
公木致丁国成、木斧信件
落叶
My Vacation
一碗米线的滋味
米线里的温柔乡
重要通知
凉拌米线
关于样刊申请邮寄方式变更的通知
关于样刊申请邮寄方式变更的通知
一篇未寄出的样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