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2009-06-07 11:11
职业·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型创新能力技能

王 翠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教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双方缺乏密切的配合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技工学校招收的大部分是“低分”的初高中学生,已经对文化基础课失去了兴趣,且基础很差,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笔者以为,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这更需要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型教师要利用适用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更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所谓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创新型教师,应该在教育观念、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教学艺术、教学能力等方面真正做到创新。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所以,教师教育观念要创新,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挖掘教师的创新潜能,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要激励学生思考,适时施教,捕捉学生思维中闪现出来的创造性火花;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指导,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课堂上及时根据学生和条件的变化巧妙点拨;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开发性答案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不平凡的回答;引导学生从失败中获取经验,给予学生创造改进的机会;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学习、寻找资料自我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形成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发现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日益增多,使学生的精神、心灵和智慧全方位和谐发展。创新教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才是教师真正的创新能力体现。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创新

列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培育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起主导作用。创新型的教师,应当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健全完美的人格,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要规范自己的每一个言行,并以此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学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三、教师的知识结构要创新

知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通过教学向学生传递的主要内容之一。未来的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宽厚的知识结构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职教教师应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刻的现代教育理论,应掌握所教专业的现代生产常识、实际操作技术,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学习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必须勤学习,勤思考,勤积累。积累是为了创新,创新需要积累。只有创新精神,而没有创新知识,创新就成为了“空中楼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且要勤换水,只有自己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才能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只有自己不断创新,才能引导学生去创新。

四、教师的教学艺术要创新

职校教师一般地“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而要不断地研究,做到因地、因时、因事而异,实现教育手段科学化、现代化。为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以身示范,成为充满自信的创造者、不怕风险的创新者、永不止步的追求者、坚毅顽强的探索者,在实现教学艺术创新方面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超前发展。

五、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创新

作为职教教师,需要具有技能教学及技能创新能力。要根据专业技能及职业定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学习掌握专业操作技能为重心,以学生主体性学习为主题,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优化教学实训过程,熟练掌握技能技巧,灵活应用迁移变通。技能教学推陈出新,技能创新常教常新。职校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评价能力,课后及时反馈、分析、评价自己教学中的得和失,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职业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一个有创新精神、创新观念的教师,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一个有创新知识、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从容地面对挑战;一个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充分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型创新能力技能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画唇技能轻松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