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米绘本中的迹象论研究

2009-06-07 06:47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绘本

周 怡

摘 要:台湾漫画家几米系列作品进入大陆后,“绘本”概念正式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一股年轻人阅读几米绘本的热潮迅速掀起,几米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本文试图从迹象论角度分析几米绘本中的迹,象和X三方面因素与绘本成功的原因,认为几米绘本中对迹象论的充分运用,正是他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迹象论;绘本;几米

中图分类号:J2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05-01

一、绘本的现状及迹象论理论

“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是图和文的一种结合。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大多数的绘本是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烘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独特魅力。绘本可以简单的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成人绘本”有两个必要元素:一是手绘图画,二是成人阅读。成人绘本是用非常感性的语言、颜色和形象来讲故事,一方面要通过少量的文字表达故事情节,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手绘的图画表达故事的内涵和视觉效果;而它所表达的情绪和内涵也是只有成人才能领悟或感兴趣的,儿童则不易读懂。“成人绘本”是台湾出版商首先提出来的一种作品形态概念,被首推为代表的是台湾作家:几米。

《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照相本子》《森林畅游》等等作品让“几米”二字成为了青少年以及其他时尚人士的最新话题。“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等几米经典话语广为流传。“几米”已经成为一种品牌。

迹象论,是一种将视觉艺术的基因和元素分解为迹和象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这个概念尤其体现在绘画中。我们可以把绘画理解为一种描绘迹象的方式,艺术家们通过迹和象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从这个关系中可以提出这样的公式:迹+象+X=画。其中的“X”是指绘画的精神作用,而迹和象是绘画的视觉基础。本人主要是从迹象论理论中分析几米绘本的成功之道。

二 几米绘本的迹象分析

(一)绘本的“迹”

绘本的“迹”就是其中画的形式和内容,比如绘本所采用的肌理,笔触,质感和色彩等等,也包括与纸质材料相关的迹理因素。几米的作品中“迹”表现的尤为突出。

第一,几米的画面对色彩的握相当自如,鲜亮唯美。有光和影交错的绚丽但不浮躁。简洁的冷暖调子营造出各种氛围,调节着故事的整体节奏,带动着读者的情绪。水彩的灵动随意,与黑线钢笔的细密勾画搭配在一起,再加上木彩笔的润色,虚实相生,反而聚焦了读者视线,同时更让人觉得几米的画面亲切贴近,充满了人情味。还有很多丰富的细节描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为几米的作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感染力。

第二,从文字的“迹”方面看,由于现代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没有很多的时间去阅读一些深刻理性的书籍,他们既有欣赏文艺作品的需求但又尽量避免阅读复杂的文字,审美情趣处于感性化的状态,以冲淡理性思维。而几米绘本话语极其简单纯朴,容易理解,道理又不失深刻,他的语言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及年轻人阅读,语言所反映的道理不拘泥于一种解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不但可以发扬年轻人的个性,又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二)绘本的“象”

绘本中的“象”就是绘本画面的间架结构和画中表现对象的形状和态势,它包含我们常说的轮廓、形象、造型、构成等等,连同绘画材料(如纸或布)的边沿和角线在内。几米的作品中成功运用了“象”的因素。

第一,我本身非常喜欢几米的作品,他的绘本分平装和精装两种,而两种类型我都买过。但是现在买他的作品,我尤其愿意买精装的,因为平装的作品在印刷的时候会造成阅读的不方便,会在边沿和角线中折叠一些内容,而精装的就不一样,就像两张平铺的纸放在你面前,作品的连贯性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你面前。比如,原版是精装12开,但这个12开十分浪费纸,只要把它缩小几厘米变成16开就能节约很多。但是两相对比发现,绘本中生动的画面在简体字版中丧失了很多,甚而原版书中原有的图画因素,因为开本缩小,图也被切掉变得不完整了。另外,如果我们把几米的《地下铁》改为平装会怎样?本来只有几十页,这回就成了一本薄薄的册子了!这样不仅丧失了经典性,而且还使画面的“象”严重变形,它的感觉和读过的回味和作者的意图根本就不一样了。

第二,几米漫画十分注重故事构图的节奏和韵律,阅读其绘本与连贯流畅的感觉。几米的漫画还善于运用各种构成手段。在各个人物,动物,景观的综合构成中,各个元素错落有至,散聚有度,构成了现代的视觉效果。几米对作品画面构图的考究,以及漫画中诗一样的语言单纯挚朴,使几米绘本的整个效果充满诗情画意,清丽脱俗,同时温暖了日渐冷漠的人心。正符合年轻人向往和追逐浪漫的感性审美需求以及渴望得到别人认同的心理需求。

第三,几米漫画中的“象”深刻地体现了孤独和寂寞,例如《地下铁》里孤独的小女孩,《向左走向右走》里那对都市里的年轻人。他们穿梭于城市,与很多的人擦肩而过,而大家都与己无关。城市人的寂寞、忧郁以及如此靠近却又如此遥远的距离感,在几米精美细腻的图画里,在他新诗一样的文字下,成为了一种幻想或者童话。这些感受也正是年轻人现在正在经历和感受到的。这些与自己类似的“象”就使年轻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他们从几米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感受,书中的想法也自己平时的想法也不谋而合。漫画中的那一个个小人物就是自己的写照,年轻人会把自己放入其中。一定意义上认同几米,认同几米漫画下的那些小主人公,就是一种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互认同。这样有利于排遣他们孤独无助的痛苦心理,使他们觉得轻松,快乐。因为几米他们感到不再寂寞,想和几米一起唱歌。

(三)绘本的“X”

几米绘本中的“X”一方面是作者对其自身进行参悟和移情的结果,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读者自身的感受,读者从绘本当中获得了精神的力量。不同类型的读者能对作者的迹象产生不不同的“X”,从而引发出不同的思想境界,达到作品中迹象要传达的目的。

第一,独立、个性、与众不同是当今都市青年追求的时尚。几米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呈现独特的生命风景,深情而迷人。别具一格的是,他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他以精美细腻的画面,配上新诗一样的文字,描绘出都市人的感慨、幻想和梦。青少年时期正是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他们可以海阔天空地去幻想任何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几米绘本用泛灵的体验感悟世界,用浪漫的激情美化世界。这正满足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幻想和渴望。

第二,作品里的主人公不论多么的不幸或困难落寞,都不曾放弃过希望,仍然愿意用美好的心境来期待好运的降临或奇迹的出现,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发现这个世界的秘密。几米的作品总是被年轻人评价为充满淡淡的忧伤,有寂寞和孤独感存在,但几米作品的整体风格仍然是积极向上的,意境是美好的。欣赏几米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年轻人以希望和生活的动力。年轻人看到了漫画中的主人公也遭遇和自己一样的境况,但内心仍然是坚强而执着的,没有放弃过自己,没有放弃努力,也没有消沉堕落,仍然可以用自己的纯净心境来面对整个人生和世界,仍然可以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阅读完后,青少年就会充满希望地走自己的道路。[4]

第三,几米漫画反映了很多的“情”,《向左走向右走》里的爱情,《幸运儿》里的亲情,《照相本子》里的友情以及很多作品里反映的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动物和动物之间的感情等等。真情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也是这个物欲洪流的时代所缺乏的,而在几米作品里读者都能一一找到。

综上所述,几米绘本的成功,可以充分的用迹象论来解释,是对迹+象+X=画的完美运用。通过运用迹象论来分析几米作品的过程中,我也充分感受到迹象论这门学说的魅力。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好像摸到她的一点边际。我本科学的不是平面专业,但是对绘本充满了兴趣,希望以后我能运用迹象论来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沙海燕.中国流行绘本现状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3).

猜你喜欢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