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崇德 以心施礼

2009-06-09 03:29申昌明
少林与太极 2009年8期
关键词:练武崇德经脉

申昌明

武术的抱拳礼是武德的一种外在表现,而与人施礼宜以心施礼,诚心则能使人产生被尊重的感觉,收到礼仪有嘉、礼尚往来的效果。

《内经》说:心藏神,主神志。心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而藏象学说认为,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征象,都是内脏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因此神可以从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中得以反映。这与中医学十分重视的“望神、得神、失神”所谓广义之神的基础是一致的。心主神志,其华在面,即心的荣华、光彩表现在面,其与心主血脉息息相关。《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说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的功能正常,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心神得以濡养,则面色红润光彩,神志安定,脏腑协调。正如《素问·灵兰秘典》所说:“心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下安。”施礼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内心与外在精神状态的表现,心动意起、神往形随。所以说做到以心施礼,心到礼到,礼由心出,德自心传,就能产生和气,产生愉色,变不高兴为高兴,变不愉快为愉快,变不可能为可能,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举手投足之间所有宠辱皆能涣然冰释。从中医学角度讲,以心施礼,不仅礼节礼貌受人称道,而在送给别人尊重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身心送上了健康。

人手上有六条经脉循行:手太阴肺经(拇指),手阳明大肠经(食指),手厥阴心包经(中指),手少阳三焦经(无名指),手少阴心经(小指),手太阳小肠经(小指),两手相同。这些经脉都联系着五脏六腑及头面部器官,而在施抱拳礼时,双臂上抬环抱,掌拳相掩,手上经脉都在运动,及手、及臂、及肩、及胸、及头面,各条经脉所属穴位皆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所以说施礼就等于经脉在运行,而对五脏六腑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抹腹式按摩。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各脏腑的功能活动皆依赖于心之统领和调节作用,故《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对“心”与人体内在和外在的影响诠释得非常清楚。习武崇德,以心施礼,其乐融融,益在其中也。

抱拳礼为武术比赛的规定礼节,又称请手、文武手,寓意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要求练武之人追求文武双全之境界。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掌寓意崇德,拳称“五湖”,掌称“四海”,寓意五湖四海皆朋友;而拳掌略外翻,表示以心施礼,尊重对方,以德交友。掌手拇指曲扣寓意虚心求教,表示习武之人“不自大,不狂傲,谦虚上进”;掌指并拢寓意练就“有理想,尊武德,有文化,本领强”的栋梁之才,也寓意武术同仁团结奋进振兴中华。右手握拳寓意练武人“德、智、体、美”“四育”全面发展。施礼时以掌掩拳提示练武之人恪守“武不犯禁,勇不滋乱”,要遵纪守法;两臂圆屈,环抱于胸前,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古人讲:口乃心之门户,相随心生。君子敬而不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练武人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礼之用,和为贵,“和”为武术之灵魂。

猜你喜欢
练武崇德经脉
施氏和孟氏
练武可治愈青少年弱视的发现
为让女儿坚强,我差点犯大错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吹牛的衙役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试论经脉的气与针刺取气
中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漆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