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自能读书”能力培养分析

2009-06-13 06:26刘万平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生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一直是笔者探索的课题。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教学的“三步曲”。

关键词:小学生;自能读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30-01

吕叔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是教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这是给学生的一把钥匙,学生拿到这把钥匙就会自己开箱,到处去找东西。”学生能拿到这把钥匙开箱,到处去找西,这就已形成了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是需要经过反复实践的,在学生已有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求知识,动脑、动口、动手去实践。教学时,一要抓住课文,让学生认认真真去读。二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设计并组织好阅读操作过程,让学生作为主体,领着学生去实践,促使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形成。具体地说,教师要抓住课文这一例子,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挖掘语言的信息,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综合评价。教师要教给方法,让学生懂得学习一篇文章或文段,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样解答的。如:《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不是于勒,这不是文不对题吗?文中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为什么会这样?等等。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设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对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启发、点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智慧、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常这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给予学生练习,多练,熟能生巧,就能掌握规律,就会触类旁通,从而形成能力。我们的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能力,在探究知识,独立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前程就会畅通无阻。

一、课前尝试学习

课前尝试学习,就是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运用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能力,独立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它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的一种手段。

为了减少学生在课前尝试的盲目性,我设计了课前自读五步法:(1)读课文扫障碍,即自学字词,读通课文;(2)读课文明大意,即回答课文写了什么;(3)读课文理思路、明中心,即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4))读课文质疑难,即回答课文思考题,并提出疑难问题;(5)读课文练朗读,即力求读得正确、流利。为了便于检查落实,我设计了一个表格,由学生填写,教师查阅。

表格如下:

五步自读法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它适合于高年级学生,对中低年级可根据年级的要求删减步骤,变通使用。

二、课上引导学习

课上引导学习,就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读书方法。由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在讲读课文中指导读书方法。教学讲读课文时,我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读法,使他们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步骤,即(1)初读细读课文——读懂,读通,读准语言文字,了解课文内容;(2)精读、深读课文——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课文的语言,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3)赏读、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学习用词的准确,句式的优美,篇章的严谨等,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4)练习运用——以课文为例子,进行仿读仿写训练,进一步巩固课文所学。

2.在阅读课文中运用读书方法。学生的读书能力是在学习实践中锻炼出来的,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对此,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问题解疑”的模式,帮助学生自己阅读,在实践中学会读书。

3.改变组内教材的编排顺序,指导读书。所谓改变组内教材的顺序,就是针对教材的特点,以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明确编者意图后,改变组内教材的编排顺序,形成新的程序,并按新的程序指导学生读书。即(1)读例话;(2)讲读课文范例重点读;(3)阅读课文半读半扶;(4)基础训练的短文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技能用到阅读课文中去,以求得检验、巩固和发展。

4.教给学生必要的读书方法。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还必须交给他们科学的、必要的读书方法,如精读中的“边读边思考”的方法,“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的方法,“品读记忆”的方法,“边读边动笔”的方法等;略读中的“阅读章节主题和段落首句、尾句”的方法,“浏览全文,综观大意”的方法,“速读”的方法等。

三、课外自主学习

课外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已学得的自读方法,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阅读课外读物,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对此,我采取了下列做法:

1.引趣

(1)导游引趣。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我用精练、贴切、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激发其求知欲,或用扣人心弦的解说为学生当好图书“导游”,把他们引进瑰丽的书的海洋。

(2)故事引趣。讲名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说明“开卷有益”的道理。

(3)畅谈引趣。创设情境,使学生就各自所读的书目畅谈情节、趣事或写法,感受读书的快乐,同时激发别人的兴趣。

2.指导

(1)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指导阅读。根据一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计划地确立阅读篇目,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延读或扩展。

(2)有选择地读书。指导学生以健康、需要、适合为宗旨去选择图书。

(3)学习名家读书方法。向学生介绍前人成功的读书方法,使之在实践中运用。这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一条捷径。如:叶圣陶先生的“了解——批评——接受”三步读书法,顾炎武的“重复读书法”,鲁迅先生的“联系实际”读书法,林肯的“美读法”等。

(4)学习写读书笔记。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经常写读书笔记,或者摘抄精彩的语句片段,或者归纳内容提要,或者写读后感。

3.交流

交流能为学生创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此外,通过交流,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可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交流方式有:读书知识竞赛、读书讨论会、作品欣赏会、演讲会、故事会等。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促进了阅读和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刘万平(1964- ),男,甘肃人,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乡太原小学校长。研究方向:农村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学生能力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