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中如何构建新型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新型体育课堂构建

苟 涛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尽管如此,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不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理论与实际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作为体育教学的唯一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必将受到变革,为此,作者就如何构建新型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作了探究,供同行借签。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堂;构建;新型

新的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向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重新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如何作出新的挑战,如何构建新的体育课堂呢?就此作者凭借新课改的理论和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小学生身体及心理发展的规律谈谈自己的浅见,供同行们借鉴。

一、新型的体育教学课堂及学生身心发育特点

1. 对新型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解

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强调改变教师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方式,提倡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体育学习和活动时间;改变过于重视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法,提倡通过运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同时教师要由教学的管理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转变;由评定学生等级的“法官”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等角色转变,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目标。

2. 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

小学儿童的年龄范围一般为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伴随着身体上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能力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当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时,开始进入了青春期。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下,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特征,身体大小和形状发生明显变化,男、女孩差别变得显著,同时也影响着心理、情绪和性行为上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接触、交往的增多,孩子渴望独立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更愿意与同伴在一起,与同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愿意自己作出重要决定。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还不强,分析问题不够全面,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好奇心强,爱模仿,容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沾染不良行为习惯。今天的儿童、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时,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尤其是体育教师,要利用孩子具有积极向上、敏感、可塑性强的特点,帮助孩子,教育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孩子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生活态度。

二、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课堂

1. 淡化竞技运动,突出健康观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要促进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体育也就没有必要选择那么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并且运用运动员训练的模式训练学生,这种课堂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应该完全抛弃竞技运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要大胆地探索和创新,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是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脱离了纯技能训练、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教学。

2. 培养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有兴趣才有动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人们会想方设法地去参与、去探究,哪怕阻力再大。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入手,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平等、互助、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发挥个人特长,教出特色,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看、激发学生锻练、激发学生比、激发学生闲暇时间也练的方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要让体育课堂充满吸引力,引导学生参与,必须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贯穿课堂的始终。课前要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课中,要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课后,要给学生留有余兴未尽的感觉。“教之初——趣已生,教之中——趣更浓,教之后——趣亦存”,就是新教学观念下兴趣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形象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养成锻炼的习惯,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3. 以人为本,强化全面发展的观念

新型体育课堂的教法与学法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社会人和自然人的角度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论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确定,都从贴近生活和实践出发,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练习氛围,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这也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视的;二是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这是在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在课程标准下,只要学生认真、主动地完成学习要求,学生在上述诸方面的状况就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全面的变化。但是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不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也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新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位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性确定弹性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充分利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激励评价,创造性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把锻炼体育与培养品格结合起来。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应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新型的体育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新型的体育教学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要友好、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型的体育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基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新型的体育教学应是激励性评价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采用多元评价,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总之,关注体育,拥有健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只要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标准的精神内涵,创造性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一定会实现教学过程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张学忠.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杜存锋,孙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通渭县陇阳小学)

猜你喜欢
新型体育课堂构建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