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图书出版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科学思维

2009-06-18 05:05李江涛
计算机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李江涛

摘要:《C程序设计》是一本发行量超过千万册的科技图书,在自然科学类图书中销售量排名第一。本文从图书香自创新,科学促进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新时期的图书出版应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科学思维的出版宗旨。

关键词:科学精神;科学思维;C程序设计;出版宗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2009年,是中国建国甲子大庆之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祖国沧桑巨变改天换地,爱国豪情激荡人心,图书出版业更是新书频出、活动频繁。最近,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根据5年来畅销图书的销售排名,评出10种图书获“最具影响力图书奖”,其中获奖图书中只有《C程序设计》(第3版)一书是自然科学类图书,其他9种全是社科类图书。这种畅销书中“重文轻理”的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图书香自创新,科学促进发展,新时期的图书出版再次呼唤着人们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的重视。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是一种完美崇高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促进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理想方法和必备素质。图书出版业是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殊行业,是富于创造性的行业,它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更要讲求促进读者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作为新时期图书的出版人和创作者,不仅要自身树立良好的科学素质,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必须还要用创造性的思维,科学发展的模式去引领读者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大力营造促进科学出版的浓厚氛围,把科学精神、科学理念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

当然,多年来我们出版界弘扬科学精神有很多收获和成果。例如由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编著的《C程序设计》是一本有重要影响的科技著作,出版以来已累计发行1000多万册,平均每年印刷50万册,为全国同类书的首位。《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始终位于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在推广普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中,成为广大初学者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主流用书。这种情况不仅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是偶然的,应该说,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所有的出版人、创作者都应当认真总结规律,发扬光大,大力推广,以推动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和图书出版事业繁荣发展。谭浩强教授在此书中充分发挥了高超的创作水平,该书定位准确、概念清晰、语言简洁,善于用读者容易理解的方法和语言说明复杂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他“开创了计算机科技书籍贴近大众的新风”。十多年来,全国大多数高校采用本书为正式教材,许多高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指定本书为必读教材,国内许多介绍C语言的书籍以本书为蓝本,许多在职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通过自学本书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

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已经从仅为少数科研人员所掌握的高科技,发展到连妇孺皆知的学习、娱乐、办公工具。在这个神秘事物走下神坛的过程中,谭浩强作为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已被载入史册。从投入到计算机普及教育事业的那天起,他已经出版了440部著作(含合著、主编),总发行量接近5000万册,被新华社报道为“我国出版科技著作最多的人”。谭浩强教授是我国计算机普及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题词中称他为“教授计算技术的大师、普及现代科技之巨擘”。多年来谭浩强教授一直说最深刻的体会是:“作者心中要永远装着读者,要处处为读者考虑,要和读者将心比心。我的心中经常浮现出千万读者殷切期望的目光。读者热切地期望作者能为他们写出一批好书,使他们的学习能事半功倍。”他希望能摸索出一些能有益于初学者的科学方法,并作了大量成功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当偶尔有人对谭浩强教授提出质疑时,很多人一致认为,“谭先生《C程序设计》这么一本书,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或是一本带领很多那些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带领那些怀着踌躇犹豫的心态往墙内观望的人,带领一些在学习路上迷惘彷徨的人走进编程科学殿堂的书,足够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可能存在一件事物,可以完全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我们都知道,要创作一本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图书,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和需要作者付出巨大努力的。创作者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准确定位、科学提炼,还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取舍、精选优化;最后还需要认真研究学习者的认识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精品图书不仅是简单地把有关的技术、内容告诉读者大众,更要去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精神、用科学思维进行思考研究问题。谭浩强教授认为,“作为教师和作者,可以不计较自己的作品是否获奖,但是应当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千万读者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事实上的精品,这才是最高的奖赏”。

其实科学应该以人为本,为人类造福,为后人开路,我们普通作者应该认真学习分析谭教授的创作态度和技巧。谭浩强教授创作时实际上总是以科学的眼光考虑读者不同的基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性格,使每个人的学习时都会有不同的切入点。谭浩强提出:“作者要与读者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地为设想读者学习的需要和困难”。谭教授在创作时,除了善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说明复杂难懂的科学概念外,为了减小初学者的困难,总是采用难点分散的科学办法,把学习的台阶变小变轻松,使读者每登一个台阶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书店经理曾经问谭浩强:“你的《C程序设计》一书最畅销,如果你的书和别人写的同类书摆在一起,读者总是首选你的书,你写书有什么秘诀,这么受欢迎?”谭浩强教授笑着回答:“无非一个‘懂字,写书的人必须要想到读书的人,使他们能看得懂。”正因为谭浩强站到了培养人才和科学创作的立场上,所以在种类繁多的科技图书中他始终能够鹤立鸡群,卓然出众,成为科学普及的大家。

江泽民同志一直倡导弘扬国人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他在《院士科普图书》序言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一文中提到,“15世纪之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从汉代到明代初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中国为什么落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使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主要是没有形成实验科学传统和完整的学科体系,科学技术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更缺乏通过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我国历史上虽然有着伟大而丰富的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但相对说来,全社会的科学精神不足也是一个缺陷。鉴往开来,继承以往的优秀文化,弥补历史的不足,是当代中国人的社会责任……科教兴国,全社会都要参与,科学家和教育家更应奋勇当先,在全社会带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因此,出版人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不仅按科学规律办出版,还要把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出版行为传播给作者、读者与大众。

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整个民族,是不配称做科学的。在2009年度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图书选题分析综述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科技出版要总结科技进展成果,服务社会生产生活,不断提升科技出版原创水平。同时对2009年出版选题情况作了描述和总结:“今年全国科技类选题总量为46105种,整体结构发展平稳,选题质量较往年有了进一步提升,体现出相关出版单位注重规模控制,重视结构的优化和原创水平的提升,更加着眼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显示了各出版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策的日趋理性和成熟。2009年各出版单位紧密配合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战略要求,推出了一批原创性理论研究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成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应用技术类选题占到了科技类选题总量的三分之一,该类选题密切关注当下经济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大众科普类选题着眼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专业和地域特色突出,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体现了出版业服务意识的增强”。可以这样说,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创造、发现的,而不仅是自主的、非人类的东西,我们走近它,就是走近人类的目标。

总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新任务对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更为光荣的职责。社会任何进步首先是思想和方法的进步,我们进行出版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精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一个依赖知识创新发展的国家民族,不可能没有对国家和社会高度负责的充满科学精神的出版人和具有科学思维的创作者,培植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维、普及科学知识和传播先进技术是我们出版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刘瑞挺. 计算机教育大师:谭浩强教授[J]. 计算机教育,2004(11):25-29.

[2] 奚春雁. 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三驾马车”[J]. 计算机教育,2008(9):44-47.

[3] 王梅芬. 谈采用谭浩强教授编著的《C程序设计》后的教后感[J]. 计算机教育,2005(11):80-81.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试论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浅析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的创新型人才
科普少儿剧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