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全面诊断与就业的理性思索

2009-06-19 08:24
唯实 2009年5期
关键词:失业就业

魏 石

作者简介:A魏石(1952- ),男,江苏泰兴人,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学。

摘 要:失业与就业是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有依存相连的关系。失业率的高低及其影响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而就业有无保障是解决的前提,当待业者的数量超过正常限度的时候,必然会给就业形成很大压力,引起许多问题,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如实判别失业与理性选择就业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失业;就业;社会民生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5-0045-09

就业是民生之本。“许多国家都把失业率作为观察经济运行和社会动向的晴雨表,把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一起作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1]实践证明,全面诊断失业现象,正确认识就业途径,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对安定社会秩序、缓和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一、正视失业 钝化矛盾

失业不仅给家庭生活和心理状态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会失去收入,造成经济困难,甚至还损害失业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改变人生命运或失去生活的希望。特别是当失业率到一定程度时,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引起许多动荡,给社会发展造成后果。因此,必须正视,化解矛盾。

(一)透视表象

失业是人类世界的难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已越来越被关注。根据中外学者的潜心研究,失业是不能充分就业的反映,在这方面有许多表象需要透析。

1.需求性表象。这是人力资源总需求水平太低,整个经济无法带动人力数量正常需要而形成的失业困境。它分为长期需求不足和短期需求不足的失业:前者因国家经济增长率连续低迷所导致,如美国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和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都出现长期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就是需求的扩张力不够;后者则由于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引起,是所谓的周期性失业。其实,劳动的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平均成本,就单个厂商或用人群体分析,当总需求受到冲击时可以通过调整利润的共享数额来降低价格,扩大产量与就业,同时,有一定的反作用,刺激增加其收益和利润。用人群体增加的收益只要大于劳动边际成本,就会对人力有需求。在共享经济中,劳动市场表现为短缺,任何价格能自动地反馈给劳动成本,调整利润共享比例,这说明共享经济具有较少提高价格和较多降低价格的倾向。由此认为,共享经济一般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自然倾向,能够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具有内在的反通货膨胀倾向。

2.结构性表象。这是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引起的人力供给和需求的失调,是最严重的失业现象。按照求职者的工种与技术水平状况,劳工市场细分为许多局部市场,有各自的需求和供给,很难相互替代。并且,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人力因地理位置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引起部分劳动者失业。因此,结构失调必然形成失业大军与工作空位并存,这种失业表象既表示一些职位空缺却没有合适人选,又反映人力资源的某种浪费。就是说,它与技术性失业有重叠的部分,一些人力需求的下降正是受到技术本身的排挤才造成结构性的失业。当然,并不完全归因技术的变化,还有人们的政策导向、经济调整、消费习惯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等都会导致它的发生。对此,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应从三方面联手:一是采取全方位的开发措施,对人力资源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继续培训,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化解技术的过时。二是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用人方和求职者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三是减少户籍等行政性手段阻碍人口流动的现象,降低流动成本,增加人力的流动性,帮助解决人力资源和用人单位进行地区迁移。

3.技术性表象。这是在工资和价格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技术及其技术资本的变化而引起的失业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丰富,一方面是技术资本的扩大,拓开求职者就业的渠道和门类;另一方面,技术资本的扩大,代替一部分人力的劳动,并使这部分劳动者失业。这种既新辟广阔就业门类,又导致失业的技术变革,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仍将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可以肯定,技术的发展将对那些没有技术、或不掌握新技术、或技术单一的求职者来说,失业的危险将一直存在着。所以,高科技的发展要求有一支灵活的训练有素的人力大军,才能避免所谓的“技术失业”带来的问题,避免因不适应现代先进技术而被淘汰的可能。

4.周期性表象。这是与经济活动周期捆绑在一起的波动性失业,经济大潮有涨有落,金融危机时隐时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难以避免。聚焦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情况,它既表现在整个经济的走势上,如定期性的萧条,购买力的疲软等;又表现在地区性、产业性、行业性的颠簸中,如在某个地区、产业、行业出现的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的表现有较大差异,对不同地区、产业、行业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比如,耐用消费品制造业因周期性波动较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也较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样波动较大,所以,失业的波动性就大一些。而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周期波动性较小,如食品生产业,由此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小。经常现形的季节性失业可谓周期性失业的一种亚类型,它是在一年内定期反复发作的失业阵痛,如建筑业、农业、服装业等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失业。就农业和建筑业而言,有的季节不能工作,如冬季的一段时间,其员工就会歇业;对服装业等有关的商业企业来说,随着季节的变化也有“经营淡季”,当呈某种规律性时必然出现季节性失业。

5.摩擦性表象。这是由于运行机制粗糙而发生的障碍性失业现象,比如,人力资源市场调节能力较差,供需信息发生隔断,相关环节沟通不够流畅等都可能出现。此外,流动的社会代价和个人代价昂贵;用人方与求职者在相互沟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市场上摩擦以及造成的障碍等情况也属于摩擦性表象之列。因此,这种失业的程度取决于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供需双方的沟通程度。为减少摩擦性失业,三方应主动配合:各级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有预见地开展培训,及时提供准确的人力资源信息,拓开合理流动的渠道;用人单位通过有关媒体刊登用人广告,或通过有关市场的征集和招揽;求职者也予以积极关注,比较快地把求职申请及个人简历寄送到有关用人单位。

6.隐蔽性表象。隐蔽性仅是形式没有失业,但是,少数在岗者实质上与失业没有多大差异。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条件下,这种隐蔽性失业或称内部失业有外显化的趋向,待岗、脱岗的人员已不少见,有的单位限期发50%左右的工资,过期不再发放,这部分多余人力重新就业的压力日益显现,隐性失业将逐步转变为显性失业的多种形式。造成这一表象的直接原因是不少单位不断地通过计划分配、就业渠道、子弟招收等方式追加人力使用指标,养着一定数量的多余人员,人力过剩导致超出承受的消化能力。我国经常报导的是登记失业率,主要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总数与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且登记的范围比较小:男性是16~50岁;女性是16~45岁,国际上采用的是调查失业率,反映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比率,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判定为失业人数。由于统计范围和口径与国际的流行做法不一致,这一种特殊的失业表象有时在国内还表现得比较突出,要在大量的、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提下开展抽样调查。

(二)剖析缘由

人力资源的生成和配置是动态的过程,既有规律性可循,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深入剖析失业缘由,既需认清危害的严重程度,又需掌握分布的基本特征。

1.公式检验。国际社会早将失业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所谓失业率,就是指失业者的数量与社会劳动力总量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人数×100%。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当失业率为3%至4%时,大多数失业者能很快找到合适工作;而当失业率大于7%时,用人单位则能很快地找到满意的工作人员。由于竞争会引起人力从效益较差的行业、部门流向效益较高的行业和部门,从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所以,有些学者关于就业与失业特别是对就业有无保障曾经提出独到的见解。比如,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一度成为战后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理论。有人甚至认为,对一个社会而言,在竞争性经济中没有保障是效率的动力,或者说,这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分析,没有保障应该有条件和有限度,与任何事物一样,失去必备条件,原有的性质就有可能转变;超过能够承受的限度会走向它的反面。

2.分布特点。就性别分布而言,妇女的失业率比男子高。这是因为,女同志可以干的,非要男同志去干,用人方在裁减人员时一般较多地先考虑女职工,以后才裁减男职工。事实上,我国失业者中的女职工数量明显大于男职工,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婚姻分布而言,单身职工由于没有家庭责任和流动性强,所以,比已婚职工的失业率高。就年龄分布而言,一般是青少年的失业率高于中老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在沈阳、南京、郑州、宜昌、齐齐哈尔等10个城市到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当中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7万份,回收有效问卷23414万份,回收率为867%。调查报告列举失业人员的四个特点,第一项是青年失业者多,35周岁以下的青年所占比例高达53%。其他三项依次是:经济性裁员和合同到期导致的失业者多(失业原因中,经济性裁员占296%,合同到期占294%,企业破产占219%);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379%);低收入家庭多(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543%)[2]。青年人游离性强,职业生涯处于发育阶段,有的尚未定型,而中老年人一般不易被解聘或解雇。就行业分布而言,一般认为工作性质相对稳定的比工作性质周期性、流动性强的单位失业率低一些。如政府、银行、公共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以及保险、邮电、铁路等大型企业单位的失业率比较低,而流动性强、周期性波动强的服务业、商业、建筑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失业率相对高一些。就身份分布而言,管理层比操作层的失业率低,有技术的比没有技术的失业率低。这与用人单位的非经济要求也有关,如高中生可以干的,非要专科生或本科生去干。

3.理清关系。人力资源需求与失业率之间也存在密切的关系,运用失业率可以评判人力资源市场。当失业率较高,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调或供大于求,人力往往过剩,需求比较疲软,待业队伍扩大,所以,工资增长率就会下降或不变。当失业率较低,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衡或求大于供,人力往往短缺,而需求又较强烈,工资增长率就较高。特别是对结构性失业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与人力需求转变的快慢有关。转变比较快,会使许多员工面临结构性的失业;转变比较慢,这种失业的压力就小一些,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调整和充实自己。如人们面对新产业和新行业的不断出现,来不及调整适应就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与人力供给适应的变化有关,这种供给适应能力对人力资源的未来需求预测的准确程度有直接关系,准确度高可以避免或减少结构性失业。对此,我国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到“十五”末期已经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三类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由原先的50∶225∶275调整为44∶23∶33。

(三)专家见智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菲利普斯教授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最早提出以一根曲线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奥秘,在西方经济学著作中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认为两者之间彼此消长。

1.一般比例。通货膨胀是人们手中的购买力总量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引起商品和服务的总的价格水平上涨,使货币贬值。通胀率的高低与价格上涨和工资增长水平有直接关系,主要应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其与失业率的关系(图1所示)。曲线的斜率为负数,A这负斜率显现工资增长率和价格上涨率同步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反之,失业率增大。其原因有二:一是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较低,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衡或求大于供,人力往往短缺,而需求又较强烈,工资增长就较快。当失业率较高,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调或供大于求,人力往往过剩,需求比较疲软,待业队伍扩大,所以,工资增长率就会下降或不变。二是价格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此消彼长。在失业率较低时,由于人力供给紧张,增加工资的可能性大,增长率就高一些。在工资增长率较高的情况下会引起人力每1元工资的边际产品减少,最终形成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低失业与高物价并存。同样,在失业率较高时,工资的增长率会低一些,导致产品的价格上涨率也低,出现高失业与低物价的并存。

2.规律指数。失业率的高低与工资增长率和价格上涨率之间有某种联系,如提高工资增长率引起减少边际产品,使产出价格上涨。实际中能否真正形成边际产品减少和价格上涨,还取决于在工资增长的同时是否也提高工作效率。倘若提高效率的幅度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工资增长,那么,既不减少边际产品,又不引起产品价格的上涨。菲利普斯曲线对失业率与价格上涨关系的阐释在于:工资增长率一旦超过工作效率的增长幅度,价格水平就将上涨。专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后,推算工作效率提高的一般规律指数是4%。图1中的工资增长率和价格上涨率总是相差4%,这说明在此范围内不会引起价格上涨,而工资增长率达到5%时,才表明有1%的价格上涨率。

3.特殊图谱。菲利普斯曲线不能对所有失业现象作出一致的说明,比如,在失业率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和价格有时上升较快;把失业率打压在自然失业率以内,有时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轮番上涨。并且,负斜率性质也不因以上现象的出现有明显改变。对此,有的学者作出新的解释: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短期状态,应该还有长期状态的存在(图2所示)。长期状态曲线图解特殊,如果短期状态曲线为负斜率的话,那么,长期状态曲线为无穷大斜率,即斜率垂直。F线为长期状态曲线,旨在提示若失业率控制不变,工资增长率将必然扩大。F1和F2为短期状态曲线,表明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价格上涨率在短期状态上有清楚的替代关系,即此消彼长,如逢自然失业率,工资增长率则为6%。若政府通过扩大需求使失业率为2.3%,工资增长率将达8%,由于这种增长因通货膨胀造成,员工最终会发现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多少工资,还会提出更高的增资要求。届时,工资要么继续增加,要么保持8%的增长,失业返回到原来的4%。F2曲线其实是上移的F1曲线,演绎同样的陈述。另从分享经济理论角度也可印证,建立分享基金,作为职员的工资来源与利润挂钩,利润下降,分享基金减少。雇用水平不变时,工资会自动下降,且随着职员的增加,工资还继续下降,即单位劳动成本随就业增加而下降,边际劳动成本低于平均劳动成本。因此,实行利润分享的单位倾向于多雇用职员,从而稳定就业,减少失业。

二、梳理观点 解读就业

无论是就业问题,还是失业问题,都是人力资源整合及其配套保险的主要内容。如果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基本达到平衡,那么,就业状况就相对理想一些,社会压力则比较小,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会趋于合理;如果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能平衡,就会导致失业加剧或者导致就业不足,人力资源的配置将失去效应。

(一)概念的界定

就业一般是指参加某种工作,从事某项职业。国内外对就业的基本概念有不同看法。在美国,就业概念比较宽泛,只要劳动者在1周内做到1个小时以上的有报酬的工作,或在1周内做到15个小时以上的无报酬的工作,都可以属于就业范围之内。按照这种广泛的理解,凡在1周内从事任何1个小时以上有报酬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却暂时停止工作的都算就业。至于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暂时停止工作,是气候原因,还是劳资争议,或者是个人其它考虑等原因,则可以暂不深究。为什么能够把在1周之内从事15个小时以上无报酬工作的人也作为就业看待,其主要依据就是,这些人虽然从事无报酬的工作,但是,毕竟所做的工作对社会整体有贡献。所以,后一种形式也算为就业。比如有些老人、妇女,为社会或他人所做的一些义务工作。

在我国,就业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过去人们根深蒂固的观点是,只要是就业,就意味着正式参加了工作,不仅有正式的工作单位,而且有稳定的国家工资来源,否则都不能属于就业。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或是个体、私人开办的企业,也不管是固定工、临时工、季节工、小时工等,都可以算作就业。根据国家农业部按离开本乡镇在城市就业3个月以上的口径测算,2001年有8800万农村劳动力在流动就业[3]。因此,就业的形式已经多样化了,还出现第二职业这种形式,甚至多头兼职的状况也不少见。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就业概念的界定已有了质的飞跃。一般泛指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以此来维持生计和个体发展的职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政府持何种政治意识形态,它们都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看作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在我国, 2006年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2009年大学毕业生更有600万之多,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二)寻找的门道

获得职业需求信息是人们谋求就业岗位的开始,采集众多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就意味着掌握更多的机遇和出路,同时预示组织和个人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1.正式信息网络。一般说来,求职者可以通过正式渠道获取有关就业的信息,如政府的安置部门(我国的劳动、人事、教育部门)和职业介绍机构,私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所,高等院校的分配与就业指导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官方举办的各种人才市场和各种媒体的用人广告等。尽管我国就业的渠道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就业门路越来越宽,但是,人们仍然十分关注正式就业渠道的地位,热衷于正式职业和工作的寻觅。值得注意的,在我国的求职者中除绝大多数原来没有工作的之外,也有一部分已有了工作或正在工作(即已经就业)的求职者也在寻找着新的合适的工作,这种情况尤其是青年在业者比较突出。

2.非正式的信息网络。人们也经常由朋友、亲戚介绍或提供有关线索,或找用人单位自荐,自己打听情况,即以偶然机会而获得有关用人信息。在美国,人们的就业信息渠道主要通过自由求职而找到,并且,大多是靠非正式的信息网络获得需要资讯。有关研究表明,美国70%的人是通过这种渠道找到工作的。当然,这与美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有直接关系,他们崇尚个性自由,突出个人的作用,同时,也与民族特点有关。

解决就业根本问题的关键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因为,在影响就业的多种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只有经济与社会的高度发展,才能为就业渠道的拓展提供前提条件。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人口素质、制度束缚、技术因素等也会影响就业面,这些在西方主要就业理论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据调查测算,我国加入WTO以后,每年GDP将增加29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增加2400多亿元的产值和1176万个就业机会。其实,就业渠道的宽窄,择业自由的程度,本质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明的程度。关键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做到供求基本相适应或者基本平衡。

(三)理性的思辨

不管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突出市场机制作用的就业理论,还是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理论,都对就业的基本问题作过深入探讨,并且,对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有较多的启迪。

1.基本保障。国家能否保持甚至连续保持人力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及与国民经济相适应?这既是认识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更主要的是实践问题。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早就强调市场调节平衡,其中,萨伊定律是理解的基石,基本内涵是供给会创造需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等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灵活调整。只要不存在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调节,使一切可供使用的人力资源都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解决失业的根本途径是政府和工会放弃对经济运行和劳动力市场的干预,消除工资刚性,通过自由地降低货币工资以降低实际工资。这种平衡分析方法对于新古典就业理论及以后的正统经济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础作用,然而,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带来空前规模的失业,所谓市场可以通过工资水平自动调节就业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学说破产。代之而起的是主张国家干预的就业理论,其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基本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企业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企业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员工,收缩生产。代表人物凯恩斯认为,对于消费物的需求,取决于“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决定消费需求。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面对投资物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递减规律,减少投资的诱惑力。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该经济学派认为,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对有效需求进行管理,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改变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相交的位置,缩小总就业量和充分就业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协调难度。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需求与结构性供给进行有效地协调存在很大的难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困扰。在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代表人物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托达罗侧重探讨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就业问题,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二元结构,即存在相对先进的工业部门和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典型特征是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存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业中的劳动边际产出处于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在一个确定的高于农业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这样必将压低工业部门的工资,工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工业的积累和扩张,不断吸收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随着劳动力的减少而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与工业劳动者收入相等,这是一个国家经济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在确定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无供给结束,就业问题最终得以解决。到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困境,凯恩斯提倡政府实施需求管理的理论宣告失灵。以托宾、罗宾逊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对结构性失业的形成,前面已经有所分析,只不过他们强调,尽管社会上存在失业,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而货币工资却不下降,一旦存在工作空位,工资还会迅速上升。这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工资上涨并存,继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据此,托宾宣称,解决就业问题单靠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使用市场和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当然,解决就业协调困难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依赖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不断拓展就业门路吸纳更多的人力资源,即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3.品位追求。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分析,就业是否能够满足求职者的个性需求和长远发展更加难以做到,这涉及就业的质量和品位追求。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当然期待每个人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在安排的工作中得到最好发挥,进而有利于求职者展现才能,发掘潜力。但是,全社会的行业众多,范围广泛,使每个求职者都能完全满足其个性需求与长远发展,只能是相对而言。择业岗位的尽善尽美是一种理想追求,执著刻意本身就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况且,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每个人有相应的个性特点和工作能力;所有工种、岗位有不同的层次要求;等等。再说,求职者的自身不断发展,其人生志向、兴趣爱好、工作能力和知识才华也会经常变化。因此,即使认识把握求职者的个性需求比较准确,对人的使用做得比较合理的社会,恐怕达到就业的高品位也难以成功。立足我国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实际,简单就业的要求还不能全部满足。对大多数求职者来说,有一份称心的工作尚且不易,哪能有充裕的思考空间去考虑个性需求与长远发展的结合?特别是面临全球经济的衰退,金融风暴的寒流,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离不开就业的压力,怎样吸纳闲置的、待业的人力资源毕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

三、冷静应对 务实推进

在一定时期内,即使人力资源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也会出现人力资源的剩余现象,往往有待业者,甚至出现大量的失业者。由此,解决长期或短期的需求不足的失业,根本的还是国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激活市场,繁荣经济,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

(一)控制适度

人们主观上希望社会的失业率为零,事实上却不可能。经济学家们提出“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可算是一种安慰,认为只要失业率不超出自然失业率就属于正常。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它应以多大的百分比为宜?有的学者认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和构成自然失业率;有的认为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的摩擦性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与自愿待业者之和是自然失业率;还有的学者认为,一段足够长的时期的平均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如美国1950年至1984年间工人的平均失业率为55%,即为自然失业率。这里暂且不去评论哪种界定正确,尽管没有明确一致的说法,但是,学者都肯定一种认识,即失业率等于或小于自然失业率时不会引发社会与经济问题。一般来说,失业率高于10%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低的失业率也如经济增长过热那样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当失业率低于一定的极限点则因为人力价格过高,形成成本拉动性通货膨胀。结论认为,失业率在极限点以上通货膨胀压力小,反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失业率的这一极限点被美国经济学家称之为无通胀失业率(NAIRU或自然失业率),由此学者们引出“充分就业”的概念:当失业率等于或小于自然失业率时,就等于“充分就业”。这是因为,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给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即使有较多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永远难以等于零。据统计资料,美国失业率最高时达到25%;1950年至1984年间工人的平均失业率为55%;最低时为1%;近年来自然失业率为6%左右。因此,如何把失业率控制在合适限度(如自然失业率)以内成为重点研究的突出问题。发展经济学家关于扩大就业的政策主张值得采纳:一是倡导城乡就业机会的均等,减少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城市的吸引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兴办农村工业,形成城乡合理分工,保证农村资源供给和商品市场的稳定,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民持有的货币量。三是消除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形成由市场决定的均衡资本价格,提高资本增长对就业的扩散效应,增加就业机会。四是适度发展教育事业,避免教育失业、学非所用、人力资源闲置等。

(二)把握国情

我国比较重视对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利用以及潜力的发挥,至少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从1990年起,亚洲总共吸纳72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中,中国大陆就吸收3200亿,约占45%,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是,中国劳动力占世界总体的26%,就业压力是持久的。近几年,我国引进6000多亿的外资,“为老少边穷地区创造了3000万就业机会,今后几十年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就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大学生来说,最关心的可能也是就业。现在大力发展服务产业,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产业,正是为了创造更多中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在他看来,判断一个大学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学生毕业以后就业的情况和质量,而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也是发展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5]。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新增劳动人口800万,加上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结转下来的失业人员595万,仍在再就业中心的650万人,劳动力供给总量为5200万人,而实际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4000万,失业率在5%以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郭于华、沈原主持的“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研究”的课题报告中也提出,“老失业群体”达到峰值,“新失业群体”问题突现。由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国情分析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是“高增长、高就业”;到90年代成了“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同时,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率就业比重过高,进一步的经济转型还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中国入世以后已经有很多企业倒闭,有很多人加入失业行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0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首次降到50%,国有企业就业人数首次降到5000万以下,就业结构的大变化,使就业工作和失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利益分配不公、社会风气败坏和道德观念失范的现象在所难免,失业的巨大压力和提供就业的重负,仍是现阶段的最大挑战。

(三)建立机制

现行的人力资源市场尚不完善,诸如:获取信息的代价太高;异地流动的费用昂贵等原因而导致失业。劳动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免费就业服务权”以及“就业保障权”,对失业的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更没有提到应有高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该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力相适应。”这些条款笼统地提“应当”发展社会保障,没有指出“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各类参保人数比以前有大幅度增加,如参加失业保险的有1164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有775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有12155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3966万人。事实上是从“消极”意义上防止超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准而建立保障制度,并没有从主动和积极的意义上强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更没有彰显社会保障的权威性和强迫性。所谓失业保障制度,一般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劳动的人在失业期间无法获得必要的基本生活时所提供帮助的经济维持。“国家根据社会保障子系统及其项目的需要,同时制定互不统驭、相互平行、相互协调的多部门社会保障法律,分别规范某一类别社会保障事务。”[6]比如,我国在1999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明确失业保险对象为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把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也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鉴于建立失业保障制度的国家在世界上还不到一半,大约40个国家左右,公共部门是否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失业保障,无论是行政主体,还是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尽管目前只实行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对养老、失业和工伤尚未建立保险制度,但是,随着政治体制的完善和机构改革的深化,国家势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研究建立符合公职人员特点的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

(四)自主创业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面临四大挑战,依次是:失业压力和创造就业机会;如何保持增长;收入不均和地区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扩大就业是首要解决事项,伴随人口增长的变化周期,我国的就业曾形成1965年、1974年、1978-1992年以及1997-2008年的四大高峰。并且,还会形成2008-2017年、2021-2035年以及2040-2050年的三大退休高峰,这势必给新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困难。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测算,入世几年后的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已经分别增加168万人、2825万人、261万人、928万人和2664万人。按照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新增400万个就业机会的通常算法,如果至2010年期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平均7%的水平,能够在前基础上每年平均增加45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面对国际经济的困难以及国内的结构调整,自主创业无疑对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形成良好的态势,必须推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很多国家的失业保障制度也注意与促进就业相结合,规定如果失业者接受职业训练,还可以领取政府支付的训练津贴。大部分国家的失业补助金的发放有时间限制,时间越长,补助金越少,以促使失业者尽快去寻找新的工作。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依然较低,滞留在再就业中心的下岗职工年龄较大,观念还未完全转变。对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就有关就业培训提出主导原则。诸如: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在就业前普遍进行1~3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从业人员普遍获得资格证书,获得高级(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实施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对10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实践证明,支持自主创业是解决人力供求矛盾的基本途径,它是以供求双方的平等、自愿和互相选择为基础的。假若某种技术的短缺可以由其他相近技术来替代,甚至替代的余地较大时,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结构性失业;同时,求职者较快掌握一门新职业所要求的技术,就容易被配置到新岗位和新职业中去。即就是对于失业的人,也刺激他们重新充实自我,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以求再次就业上岗。就是说,一方面对人力供给方形成一种激励作用,引导求职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增强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适应就业竞争也给人力需求单位以压力,使其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以吸引所需要的员工。□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4.

[2]罗旭辉.劳动部调查显示:失业者中青年过半[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1-08-25.

[3]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不可忽视[J].重庆:理论与改革2004(5),43.

[4]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4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271-272.

[5]罗静,陶莉莉.龙永图受聘南大兼职教授妙语论经济[N].南京:南京大学报,2006-05-30.

[6]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09.

责任编辑:浩 宇

猜你喜欢
失业就业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失业预警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五问失业保险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