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泉”揭秘

2009-06-30 06:21韩吉辰
百科知识 2009年18期
关键词:冷泉泉水温泉

韩吉辰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难道自然界中的泉水都像这首歌中唱得那样清澈、凉爽、甘甜吗?事实远非如此。我国泉的数量非常多,总数可以达到10万多处,分布十分广泛,种类也非常丰富,各地名泉不胜枚举。地下的泉水在地层经过漫长的旅行,往往形成了矿泉,有的对人有益,也有的受到各种污染,变得有毒有害。

《三国演义》讲到这么一回事:诸葛亮为平南蛮擒孟获,进军秃龙洞,先头部队兵士误饮“哑泉”之水,腹痛口不能言。诸葛亮亲自察看,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诸葛亮又登高望之,见四壁峰岭,鸟雀不闻。调查得知,此处更有四个毒泉:一名哑泉,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日灭泉,此水与汤无异,人若沐浴,则皮肉皆烂,见骨必死;三日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四日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如绵而死。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四毒泉”并不完全是作者的艺术夸张,科学家经过实地调查,初步揭开这些“毒泉”的秘密。

“哑泉”

其水颇甜的“哑泉”,科学家认为,应是一种稀有的矿化采,泉水中含有铜盐较多,呈弱酸性,初饮感觉有点甜,饮入过多则会中毒,首先影响声带,使发声嘶哑甚至“失声”。解救的办法是尽快饮用一定量碱性水,与酸性铜盐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云南、贵州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产铜的地方,深山泉水中含有铜的化合物(铜盐)较多,形成了“哑泉”。史料记栽中的“哑泉”有两处:其一据《宁远府志》说,在冕宁泸沽东五里,原在泉侧立有一碑,上刻“此处哑泉不可饮”;其二据《四川通志》称:“在小凉山十五里,至今穴存焉,人食之皆失声”。

有趣的是,目前云南发现了三处“哑泉”:一处在昭通地区的巧家县,一处在保山市瓦窑,还有一处在临沧地区凤庆县境内澜沧江边。在贵州省安顺红崖碑下也有一处“哑泉”,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些哑泉,有着特殊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在哑采处都立有醒目石碑,提醒路人和游客不要误饮。

可是,铜矿石是不溶于水的,怎么会跑到泉水里面去了呢?1947年,美国科学家在用硫酸铜溶液做试验时,发现了溶液中居然有好几种微生物,即氧化硫杆茼、氧化铁杆菌、氧化铁硫杆茴。它们能够氧化、分解矿石,使其转化成为溶于水的硫酸铜。这个发现,终于揭开了“哑泉”的秘密。

“灭泉”

至于“灭泉”,其实是高温沸泉。我们知道,泉水水温在34℃以上称为温泉。如北京小汤山温泉,西安郦山温泉,广东从化温泉,广西陆川温泉,重庆南、北温泉,以及台湾北投温泉、阳明山温泉等等。其中云南省温泉最多,共有700多处。

温泉的温度可以很高,达到100℃时就成为“沸泉”。云南省红河边上的一眼温泉喷出时其温度高达103℃,是温度最高的泉水。滇西有著名沸泉,名“大滚锅”,泉水可以煮熟鸡蛋。

水在的沸点是100℃,沸采怎么可能超过100℃呢?我们知道,纯净的水在100℃时就会沸腾汽化,但是有条件:在一个大气压下。如果在高压条件下,沸点则会升高,我们经常使用的“高压锅”,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沸泉”是在地层高温深处喷发出来的“高压高温泉水”,而“热源”就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地球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大约每增深100米,则温度增高2.5℃。据勘测,在地层深处压力很高,那里的水温甚至可以达到150℃呢!

云南省胯冲“热海”是高温沸泉的代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地熟景观,被誉为“天然地热博物馆”,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此探奇和休闲。附近还有一喷气孔,名“燕洞”,热气自洞内升腾而出,可进行“蒸疗”。洞仅容一人,因温度很高,入洞蒸疗时间不宜过长。

“黑泉”

“黑泉”听起来甚为可怕:“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人们一般认为是剧毒动植物沤烂在泉中,导致泉水带毒,颜色变黑。在云南、贵州等地确实发现多处“毒泉”,例如一处毒泉在滇西名城腾冲县东南的曲石,当地人把它叫“扯雀塘”,意思是从上空飞过的雀鸟会被“扯”下来中毒而死。泉中不断冒出酸臭气体,刺鼻、刺眼,使人头晕、恶心、发软、呼吸急促以致死亡。毒泉四周经常有死鼠、猫、蛇和各种鸟类。

科学家解释:“扯雀塘”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塘口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和其他有毒气体,这是火山活动后期的一种“低温放气现象”。也有科学家认为“黑泉”中含有多种碘、溴。溴溶于泉水中并不稳定,遇热溴蒸气就选出,对于人体刺激很大,可引起流泪、鼻出血、头晕、直至窒息。军警经常使用的催泪弹,就是根据溴的这种特性制造出来的。碘与金属氰化物遇热反应,生成剧毒的碘化氰,使泉水颜色变深,毒性更加厉害。

“柔泉”

“柔泉”是水温极低的一种冷泉,当然古人所说的冷泉,与令人有所不同。现在人们规定:水温低于当地平均气温的泉水为“冷泉”。冷采的成因比较复杂,大多数专家认为与二氧化碳有关。地下水在地层中漫长运移时溶有大量二氧化碳,当泉水流出地面时压力骤减,二氧化碳从水中选出,带走大量的热量,使泉水“寒冷如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的“冷泉”还含有一种天然的硫酸盐——“芒硝”,这是一种“味辛成苦”的泻药。诸葛亮的部下经过酷暑急行军,众人口渴冒烟,遇到“冷泉”,图一时痛快大量饮用。然而水火相攻,体内难以调节,肚痛难忍连连下泻,“身躯软弱如绵而死”。柔泉的“柔”字,就是极形象的解释。

大部分泉水都属于冷采,这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历史上曾经将北京玉泉、镇江中冷泉、济南趵突采、江西庐山谷帘泉命名为天下第一采。此外镇江金山泉、杭州虎跑泉等,也在名泉之列。济南号称有72泉,故有“泉城”羡誉。

现在我国还发现了多处的“汽水泉”,就属于天然冷采,这些矿泉因含过量的二氧化碳,被誉为“天然汽水”,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为风靡世界的保健饮料。比如辽宁新金县的汽水泉,每小时喷水量达625千克,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迭3.6克/升。山东崂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源源不断的崂山矿泉,其水含:氧化碳为2.3克/升,甘冽可口,远销世界各地。

科学家揭开各种“毒泉”的秘密,在这些地方都立有石碑作为警示。另外,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些“泉水”中的许多微量元素是极其宝贵的化工原料,无论“温泉”、“沸泉”还是。冷泉”、“毒泉”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文章代码:1807)

责任编辑庞云

猜你喜欢
冷泉泉水温泉
上海海洋大学学者在Springer Nature出版专著South China Sea Seeps
西沙群岛冷泉区中层鱼类群落结构初探
KAI BEPPU温泉酒店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并不“冷”的海底冷泉系统
露天温泉
冷泉细菌Paenibacillus algorifonticola产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