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

2009-07-01 02:42卜云峰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氛围营造探索

卜云峰

摘 要:教学中针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阶段的教育趋势,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根本变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和过程。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重视化学史的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将进一步更新,更多、更好的教法、学法将提出,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营造 氛围 探索 研究 创新

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不只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参加社会工作培养不可或缺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针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阶段的教育趋势,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活动。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新教材、新的教学手段不适应,这就要求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方法,并不断地在群体状态下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一、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根本变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和过程,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

例如新教材《碱金属》在内容表达上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预测→实验→讨论→归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描述金属钠、钠的氧化物、碱金属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提出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用途,其依据是什么?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进行大胆的分析、预测。在激烈讨论的氛围中教师开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去找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今后怎样获取、分析、运用知识。接下来通过实验巧妙构思H2的检验方法,启发学生创造新的实验方法,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学会选择知识、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去“研究”“探索”“钻研”。使学生笼罩在探究的氛围中,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

二、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尽可能开展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课题活动,例如研究性课题活动:市售食盐中碘的检验。在学生开展活动之前,教师不做任何提示,但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的收集,根据反馈信息做阶段性的引导。我在第一阶段,发现少数学生无从下手,部分学生采用淀粉溶液来检验,只有少数学生思考加碘盐中I的存在形式,但在确定碘的存在形式时遇到了问题。这时,我及时给予科学实践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确定方向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并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结合自己的创造能力去解决问题,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此活动中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会了沟通合作,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在此氛围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和尝试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沟通合作、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三、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和方式

探究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合作、交流、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让学生学会融洽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例如,在设计原电池的教学时,我先给学生分组,课前布置任务: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电池(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型号),要求每组成员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电池,说出电池的作用,分析什么是原电池,它为什么会产生电流,通过分组实验得出形成原电池应具备的条件。这种活动一个人很难完成,小组合作自然是最佳选择。在收集电池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在讨论原电池作用和原理时不断反思交流,其中的许多感受与体验使他们理解了科学的本质。而经验背景的差异,使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反思交流中,明白了探究问题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同学们相互质疑,可以更好地引发同学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同学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构建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可以使同学们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同学们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探究任务。集体中这种探究氛围促进了学生有信心和勇气去探索知识的海洋。

四、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思想素材,重视化学史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研究性学习精神支柱

例如《卤素》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辩证地分析和理解问题。①Cl2、Br2、I2与水反应和F2与水反应的差异体现了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同时,要注意其特殊性。②在学习可逆反应时可引导建立对立统一的观点。③在讨论物质性质差别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如在班级开展侯氏制碱法和钾发现历史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一方面具有广博、深厚的业务基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判断力、脚踏实地的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创新、顽强努力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前人遗留下的科学成果分不开的。在科学家榜样的氛围中,在研究性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追求真理的信念,敢与面对困难,科学认识事物本质,找到最佳研究途径。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实施上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课外资料的缺乏,实验器材的短缺,学生观念、能力的不同,教师观念更新快慢的不同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采用符合实际的、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不断完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参加社会工作培养不可或缺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3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8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海滨中学

猜你喜欢
氛围营造探索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