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想象的殿堂

2009-07-01 02:42晁文超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激发情感想象力

晁文超

摘 要:当学生听一首完整的歌曲或乐曲时,往往随音乐产生联想。学生的想像力越丰富,他的形象思维就越发达。本文主要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方法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愉悦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关键词:想象力 视听结合 激发情感 互动升华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1]根据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唱歌课和欣赏课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放在重要位置,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只有这样音乐课才能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速德育内化过程,就能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

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课中应该“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2]为了使这一教学任务得以实现,音乐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这一心理过程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感情活跃,接受言语能力强,但感受音乐能力不强,有盲目崇拜、模仿歌星的倾向,这样不利于中学生对音乐的正确理解,也给音乐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被国外教育家誉为“世界之最”的雷默教授说:“我们的音乐课就是教会孩子们感受音乐,有多少方法能让他们投入音乐,就用多少。所以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多的。”[3]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把自己想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培养音乐想象力呢?

一、以讲故事的方法来介绍歌曲,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每首歌曲在创作时都有它的背景。音乐教材中选用的歌曲常有特殊的背景,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的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习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根据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的心理,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西风的话》,可以把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这首儿童抒情歌曲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黄自创作的,当时在广大青少年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4]让学生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那么,在学生心里埋下的“西风”会以怎样的形式让我们珍惜时间呢?从而为接下来学唱时发挥音乐想象力作好先导与准备。

二、以有感情朗读歌词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在我国的诗歌中追求诗词的韵律与美感,而歌词同诗词相似,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中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欣赏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什么水面打跟斗》,此曲是歌剧《刘三姐》第二场中刘三姐与众青年对歌的场面。这首歌曲充满生活气息,采用较自由的一问一答形式,唱出了劳动生活的欢乐。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旋律轻快活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共白头?——”学生自然而然的随同歌曲中的问题产生联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运用视觉或视听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展开无限的遐想

视觉是人们从外部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来源。若在音乐课中以图片的形式将所要学的音乐表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图片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出来,符合学生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中,图片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图片的作用,如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这一课,其中彩色插图以秋天特有的金黄色色彩为基调,通往远处的道路被其两旁树上掉下的枯叶所覆盖。全图充满了幻想的色彩,使学生进入了美妙的视觉世界。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边欣赏边看彩色插图。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随着美妙的旋律,通过视听觉结合,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金色的秋天,展开无限的遐想。在欣赏后,学生用了很多词语来表示自己对秋天的想像,如“凄凉”“硕果累累”“落叶纷飞”“繁忙”等。又如,学习七年级上册《辽阔的草原》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彩色插图,结合音乐,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促使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优美、广阔的草原音调。从而把学生带入那美丽的边疆草原上。另外,电脑音乐课件使音乐教学摆脱了传统音乐课只利用听觉的形式,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两种形式来学习感受音乐,以其直观性与音响化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起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欣赏七年级上册《万马奔腾》这课时利用课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幅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群马奔腾的视觉情景,再加上用蒙古族的特色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优美的、充满活力的听觉乐曲,极大程度的使学生沉浸在音乐当中,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也将随着音乐和图像进入辽阔的草原。

四、利用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感情释放,促进其音乐想象的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通过启发、示范、参与、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像得以释放。舞蹈是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到的感情释放出来的最好办法。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据记载:“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由教师示范,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感情得到释放。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律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穿上藏族的服装,编一些藏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表演。在表演的时候教师可以演唱歌曲,学生跳舞,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挥动手臂,跳出轻盈的舞步,献出洁白的哈达。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从学生跳舞时的表情、动作、节奏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同学生一起歌舞,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如同藏族同胞一样。想像到金色的太阳,温暖慈祥的毛主席。又如,欣赏八年级上册中《川江船夫号子》这首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歌曲中描写的船夫在川江中行船的情景,扮演船夫,编成舞蹈,随着号子弱-强-弱的特点进行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平水号子”与“拼命号子”的不同,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舞和曲紧密、妥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到船夫与激流抗争的场面,体会到船夫们对险恶的境况平静面对的精神。孔子把乐的精神概括为“乐(音‘洛)而不淫,哀而不伤”。“反身而诚,乐(音‘洛)莫大焉”,就是乐(音“洛”),但不是“淫”。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胡》就让人“乐而不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而是一种自我的净化和提升。在最为本质的意义上,乐(音“洛”)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换言之,它是心灵的愉悦,而不仅仅是感性(小体)的满足。而互动正是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内涵,把学生感受音乐的愉悦通过各种方法表现出来。如七年级上册学习《扬鞭催马运粮忙》这首曲子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拿起碰铃,三角铁,绑子,手鼓等乐器跟着伴奏的节奏来分别模仿马铃声,马踢声,马车声。同学生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感受粮农赶着马车交公粮的情形。通过互动可以把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以体验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的音乐想象得以升华。

音乐课是中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科目,它是培养学生感情,促进学生音乐想象的殿堂。由于音乐能够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而直接作用与人的心灵,在享受音乐美感的愉悦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6]音乐教学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情得到释放,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所以上好音乐课需要通过各种好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推动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希望音乐课成为学生发挥想象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试用)》

3.《创造性音乐教学新探》第238页

4.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

5.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

6.《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 第7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中学

猜你喜欢
激发情感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打开新的想象力
放飞你的想象力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谈谈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