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2009-07-01 02:42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激励机制

刘 婷

摘 要: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作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产物已经逐步发展并成熟。然而,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之间渐渐产生了两极分化现象。笔者担任同一年级三个班的教学工作,但是无论在课堂发言还是在作业方面,学生的反馈都不尽相同,学习效果也大不一样,这直接影响了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本文将对如何预防小学英语教学两极分化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教师 家长 分层教学 激励机制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往往会在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后体会到班上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即一个班级内出现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优秀生和学困生。这其实不难理解,小学生在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兴致盎然,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比较低。但是进入中高年级后,知识难度逐渐增大,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开始走下坡路,把自己边缘化。而另外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指导和关切,学习英语的动力越来越足,成绩更加优秀。虽然我们一直秉持着“一视同仁”的教学理念,也尽量做到课后使每位学生都能扎实掌握当堂课的内容,但是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两极分化现象如今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中,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对症下药。

一、引导家长充分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希望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家长也能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指导。但是就拿笔者班上的学生来说,家庭境况各不相同,有的父母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甚至不闻不问。所以笔者觉得家长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比如多播放一些英文卡通片,英语磁带,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模仿.

二、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全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1.因材施教,尝试分层教学。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取得一样的成绩,因此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应对处于不同学习层面上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辅导,满足不同需求。笔者所教班级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几乎每学期都有英语水平较差的插班生。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就很有必要。

(1)备课的分层

深入钻研教材,进行分层备课。笔者把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A层次学生,在牢固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使其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B层次学生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以略高于教材的课外知识为辅,使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层次学生以掌握基础词汇为主,培养其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增强自信心,跟上教学进度。

(2)课堂操练的分层

笔者担任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课内操练时,笔者一般给三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C层的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B层的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内容;A层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整个故事。

(3)课外辅导的分层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在学生面临困难时及时给以帮助,如果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掌握,如果对掌握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够学好的。笔者一方面在课余时间帮助C层学生补差,另一方面不断鼓励B层和A层的学生参加各项英语活动和竞赛,多方面拓展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

(4)评价方式的分层

评价的目的是及时激励学生,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对于C层的学生,笔者会在班中进行及时的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B层学生,笔者利用直接简单的语言鼓励;对于A层的学生,笔者会为其制订个人情况分析表,关注其学习现状,指出其努力方向。

2.关注学困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作为教师,一方面不能放松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困生上面。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一门可怕的科目,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和热情。如果说分层教学涵盖了全体学生的话,那针对学困生,还需要有特殊的“治疗教育”。

(1)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首先要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其次,要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学英语是“我要学”,而不是教师、家长“要我学”。只有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另外,我们还要善于引导、激励,要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谈、沟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加强“学困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技能的关键:一是帮助“学困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学会阅读、写作、制订学习计划、使用教科书、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并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等;二是注意加强和指导“学困生”学习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其掌握、运用、巩固合理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检查和反馈,逐步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有效性。只要我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不断引导,强化训练,从“他律转化到自律”,最后一定能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3)排除学困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英语的阶段,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碰到了英语学习上的一些困难,如不能读、读不准、记不住,部分学生形成了心理上害怕开口,分化就日益明显了。教师不可过多地指责学生在语言操练中出现的错误,而要鼓励他们大胆进行听、说、读、写的英语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勇于从错误中求进步,便可形成“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的良性循环。

(4)及时鼓励,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它们的积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好好学习的愿望。”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常对学生讲“Try your best”等等激励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

虽然现在小学英语两极化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只要能够围绕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把教学与教育紧密结合为一体,加上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努力,它是会有所改观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用我们的高度责任心与爱心,感化“学困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两极分化控制到最低,让所有的学生轻松快乐地汲取知识,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活动中来。不要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让他们能够平等,快乐的徜徉在英语的世界中。

参考文献:

1.王征秀.浅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贵州教育,2002,(11)

2.包天仁.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反思.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1)

3.于黎楠.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开展.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4.张建平,尹国营.小学英语教学激趣刍议.山东教育,1998,(Z3)

5.冷惠.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评价.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文选版),2005,(Z1)

6.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刘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