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策略

2009-07-01 02:42张建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计算方法性质

张建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者,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入手分析和解决问题,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全面性;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策略,以获得事半功倍的实效。经过几年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有关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体会。

一、类比思考策略

类比思考策略是根据对象的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在小学数学课的课堂实践中,这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策略。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第二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内容教学时,为了避免枯燥的计算教学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我采取了类比思考策略。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在头脑中初步建构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像30+20

学生已学习过的计算方法有:

(1)十个十个地往后数数

(2)想“数的组成”

(3)想10以内加法:因为3+2=5,所以30+20=50

……

因此,在■这样的整十数减整十数的题目时,我让学生自己去类推,他们从加法中得到启发,自己“发明”了不少计算方法:

(1)十个十个地往回数数

(2)想“数的组成”

(3)因为3-2=1,所以30-20=10

……

这样的尝试教学法,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与探索,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便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二、对立思考策略

对立思考策略即从已有事物、理论或经验等完全对立的角度来思考,使问题得到创造性解决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对于避免思维定势,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变通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转换思考策略

转换思考策略即指通过事物之间的转换,而使本身最终获得解决的一种方法。转化思想可以说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升入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时,只要联系商不变性质,就可谓驾轻就熟了。所以,恰到好处地运用转换思考策略,可以使某些棘手的问题解决起来变得相对轻松、简易。

四、分合思考策略

分合思考策略是指将思考对象的有关部分分开或合并,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思维方式。这一策略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时被大量使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与创新,努力使数学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赣榆县班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计算方法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有趣的数学课
厉害了,我的性质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一种伺服机构刚度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