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如何实现有效性

2009-07-01 02:42苏茜茗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封闭性梯形平行四边形

苏茜茗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提问随意,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有些过于简单;提问过多,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师问生答,使学生处在应付状态等等。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有效”活动,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踊跃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里的“有效”体现在学生思维的含量足、个体获得的发展效果明显。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发展。

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同时,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推理》一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看,谁来到了我们中间?(显示:神探柯南)

神探柯南想和我们一起玩个趣味抢答的游戏,大家说好吗?

1.办公室有4个人,我不是最高的,我可能是……?但是我比两个人高,我是第几高的?

2.小东、小南、小西、小北四个人的年龄分别是9岁、10岁、10岁、11岁。小南和小北的年龄一样大,小南几岁?

师:我们刚才在玩游戏的时候,所经历的思考、分析、判断结果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生活中的推理。

执教者把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心理直接相关联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而,经验丰富教师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些教师常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划归为“已知区”。

二、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有效教学的关键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同学,应该使全班同学都能受益。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我们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的问题进行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同时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

例如,在一节45分钟的数学课上,某教师提问60次,而学生沉默了48次,课堂提问引起的沉默率达到了80%,每个问题占有的平均时间仅仅45秒,多数问题的思维含量普遍低下,问题缺乏启发性,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际教学表明,这种提问几乎都是无效的。

三、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有效教学的深入

一般来说,封闭性问题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而开放型问题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封闭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设置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有关调查表明,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二者的最佳比例以6∶4为宜。

例如,在小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两位教师分别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们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图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图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图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

不难发现,前者设计的问题给学生留下的思考空间较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后者的提问不仅问题域过大,而且问题数量过频,同时,过于直白、琐碎,这将直接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回答的热情。

四、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有效教学的延伸

评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师的提问技能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纬度进行。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应与生成状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参与程度包括学生是否全员参与问题的思考、学生是否参与问题的提出、是否把问与答的角色集中于一身。思维状态包括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反应包括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与愉悦感,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生成状态包括学生是否都各自尽其所能,学生是否对后继的问题思考更有信心。对教师提问技能的使用水平的评价,可以从问题的质量、反控能力、能力培养、关注学生以及组织能力等方面加以进行。

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不竭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学机智灵活机动地动态生成新的提问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这更有利于促进我们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编辑部.《教育研究》2006年征稿选题要点[J].《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96页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47~349页

3.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00页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封闭性梯形平行四边形
玩转梯形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封闭性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涠西南凹陷TY油田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断层封闭性定量表征及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