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我见

2009-07-01 02:42熊良信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温度计物理科学

熊良信

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要为自己寻找证据,并且往往需要几个猜想几个论证才有结论,这个过程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都是有惰性的,以前的实验比较现成,学生往往会让惰性占了上风,仅仅做个模仿秀而已,通俗地说就是很好混,科学探究从外因上促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真正做到心手合一。

一、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习物理这一学科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与物理概念相关的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发现并提出问题,那么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同时科学探究过程是围绕所有的问题而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步走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探究是各个环节的中心。

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敢于质疑。就要在探究活动中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与猜想。比如以往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其实很多学生加热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不是100℃,有的低一、二摄氏度,有的高一、二摄氏度,有的老师对这一现象简单解释为误差原因而了之,有的老师在学生发现问题后会主动解释关于气压和沸点的知识,但在探究性学习中,我想这一现象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一个探究课题,让学生分组自己去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然后进行一些可行性实验来研究假设成立与否。其实除了气压原因外,学生会发现用不同的温度计测同一杯沸水的温度,示数有微小差别,从而想到是否和温度计本身有关呢,再比较会发现水银温度计的示数较接近真实值,煤油温度计误差较大(酒精温度计不可测沸水),接下去还可研究引起温度计精确度不同的原因,原来和各种液体的膨胀系数有关。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能越来越体验到穷追不舍的乐趣,难道会没兴趣吗?难道会轻易忘却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会有其它的一些正确或不正确的猜想,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投入了,研究了便是收获。古代圣君有一得人心之道,称之为“广开视听,丰文言是”,我们的教学也应广开视听,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而不应死扣理论结论来进行实验,这样会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探究活动的选择切忌生搬硬套

合理选择探究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科学探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没有任何物理基础的情况下都能像牛顿那样思考苹果下落的问题,从而得出万有引力的规律。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但并不是说每个内容都要有这七个要素组成。可以有所侧重,或者只有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也可以有另外的要求。比如“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可以由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而把接下来的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作为学生探究的重点。我们要注重科学探究,但也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一句话,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

三、重视探究中交流与合作

有这样一句格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个思想。”因此,老师还要注意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与总结。探究活动的总结并不仅是总结出正确结论,还应该包括对各组学生的评估,主要是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总结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改进探究方案。要记住,“授人以鱼”必要先“授人以渔”。

四、使学生养成对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特点。这种探究态度和积极性,只能在自主地抓取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情感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认知学习,即在自主地抓住自然事物、现象的探究活动中才能形成。所以情感目标的达成要从认知学习开始。离开这一点、谈什么学科态度的培养都是一句空话。为此,教者要提高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希望的火花和自信又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情感目标的良好起点。在新课导入中,采用矛盾悬念法、实验引入法、置疑引入法、引探法等设下悬念,引发好奇,以好奇刺激探究的愿望,亦能点燃学生好学的火花。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探究式过程,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把握好“知识”与“过程”的关系,做到“课堂回归自然”,使他们成为真正创新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竞晖学校

猜你喜欢
温度计物理科学
只因是物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我不是教物理的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