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提高策略

2009-07-01 02:42黄建孝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政治课乡土实效性

黄建孝

当前,初中德育面临着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同时在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面对挑战,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优化和创新德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引导者,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是思想品德课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最终才能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变成现实。为此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引入他们的实际事例,多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谈体会或者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真心实意地为学生解决疑问,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其次,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参与,一方面能让课堂更活跃,形式更多样;另一方面又能在学生的思想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自我教育,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是一个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应是舞台上的主角,而且随着学生能力的增长我们要慢慢从舞台上离开,逐步变成幕后的导演,指挥他们独自上场。

所以在教学当中,我时刻注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教师说出引导性的话语让同学自己归纳总结,或者让同学谈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往往喜欢生动直观、情趣盎然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因此,政治课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倡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刻苦精神,而且要引进“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教学机制。当然,激发学生兴趣,决不意味着为兴趣而兴趣,而是为了以趣导知,以趣探理,以趣味性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对真理的探索,以至萌发智慧,形成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有各种手段、多种途径,譬如:

(一)运用直观教具。心理学研究证明,感觉和知觉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表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它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因而也是思维的基础。通过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投影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调动一切视听感觉,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地具体形象、生动的特征,这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内驱力。

(二)结合自身体验。政治课教师由于长期的理论思维训练、人生阅历积累,对社会历史、人生价值、心理调适、时政新闻,一般来说都有自己的切身体验,经过筛选,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往往使学生倍感亲切,乐于接受。

(三)联系乡土材料。乡土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一种人格教育,也是一种情意教育的一环。培养学生以乡土为背景,能在生活上认知、了解及欣赏周围的人、事、物中成长,进而关怀体贴他人,建立起完整的人格。乡土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应用乡土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理解教材也有很大的帮助,给学生也有极大的亲切感,就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环境问题时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环境情况的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进而了解到国家的大事,在课堂上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此外,引证经典论述,运用权威性结论,结合热点新闻,都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不一,但目的都在拓展思路,激活思维,开发智能。因此各种手段的运用应力求做到:要新、要活、要精;勿旧、勿浅、勿滥。中心突出,目的明确,是值得提倡的,而漫无中心,游骑无归,是不可取的。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思维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成果,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维政治素质,首先要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主、自觉、自动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政治信仰为归宿。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种内化的东西,是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行动,转化为内心的信念,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指导自己的言行。因此,我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加强了实践性环节。例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社会调查;举办主题为“我的做人准则”“爱我中华”等征文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活动,通过这些生动、具体、形象的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激情和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政治课乡土实效性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芬芳乡土行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读《乡土中国》后感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