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2009-07-05 06:53范来福王燕波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建设文化

范来福 王燕波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和谐文化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以及推动文化创新使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论述,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促进和谐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42-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我国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

一、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文化的力量反作用于经济。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长期积淀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是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环境中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基因。我们要以全新的历史和文化视野,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来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探寻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规律性。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思想基础。和谐文化本身就包含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增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社会和谐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不断增强文化支撑力度,才能使文化充分发挥引导与激励作用,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传统相承接,不断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适应时代进步潮流的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和前进动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具有不平衡性。在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关键取决于知识和文化的竞争力。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因素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观无疑要把先进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要更好更快的发

展,从客观上要求文化必须发挥强大的支持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社会意识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思想文化相互交织,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和谐文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打牢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就是要引导各种健康的思想文化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实际出发,探索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培育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用共同的理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士气,激发活力,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传统价值追求。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努力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团结和谐的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孕育、积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又培育了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科学民主、公平正义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软实力”。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伟大民族,正是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支撑,要牢牢把握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同时,还要深入开展革命历史、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地把个人荣誉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一个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文明的社会风尚,就难以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和睦相处,就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盛行、黄赌毒泛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日趋严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和谐进步的突出问题。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衔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要遵循“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

三、推进文化创新,让社会成员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也应该是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宽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参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更加突出,选择性日益增加,而我们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建设和谐文化,要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来不断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要坚决克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侵害群众文化权益的现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消除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快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推进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继承中创造,在借鉴中提高,在改革中发展。一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把人们对“和”的追求提升到了全新的境界。继承传统不是墨守成规,不是复古,更不能重现历史的糟粕,而是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二是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对民主法制的追求、对人的价值重视等等内容,值得我们吸收借鉴。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只有在交融中学习借鉴,在碰撞中扬弃升华,才有助于和谐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动文化观念、文化形式、文化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使和谐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