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

2009-07-05 06:53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期
关键词:吕不韦吕氏春秋

林 荣

摘要秦以法家立国,战国晚期昭王时尚未有儒,直到秦王政时期吕不韦通过编纂《吕氏春秋》才把儒家思想引入了秦国,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以后汉武帝时期确立独尊儒术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吕不韦《吕氏春秋》秦儒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298-02

秦以武立国,文化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直到平王东迁才列入诸侯之列,在春秋初期还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弱国,在秦穆公时期虽然一度强盛,初步扫清了周边的夷狄势力,但势力范围并没有越过关中地区,因为强大的晋国一向是它的劲敌。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契机是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通过这次变法,秦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历经惠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四世的武力征服,秦成为战国时代的头号强国,并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王朝。

统一前夕相国吕不韦组织门下宾客编纂的《吕氏春秋》,综合当时的诸子百家思想,把各家学说引入秦,为秦的大一统提供了一套统治理论。其中儒家思想在《吕氏春秋》中占有重要地位,吕不韦通过组织编纂《吕氏春秋》和自己的政治实践将儒家思想传入了秦,并且获得了长足发展,确立了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局面的基础。

一、接受儒家的民本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豍儒家向来是比较重视民众的,最突出的是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豎。这一观念是孟子以后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战国晚期荀子亦提出重民的观点:“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豏

“民贵君轻”、重视民众力量反映了统治阶层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逐渐开始对“民”加以重视。在《吕氏春秋》中,这种观点得到了多方面的发挥,认为民众是国家安危存亡之本。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顺民》)

“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爱类》)

“宗庙之本在于民。”(《务本》)

“赏罚信乎民,何事而不成,岂独兵乎?”(《慎小》)

“圣人南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精通》)

并且对当世失去民心的混乱状况进行了批判:

“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之苦,不可以加矣。天子既绝,贤者废伏,世主恣行,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愬。”(《振乱》)

二、接受儒家的仁政王道和德治思想

儒家主张德政,以德为主,法作为补充手段,德、刑并用,以德为主。《论语·为政》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吕氏春秋》一书中“德”字出现110多次,专有《上德》篇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乎四海,东西南北,极日月之所烛。

此外还有许多篇章也论述了“德”的重要性:

“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功名》)

“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归之也,若蝉之走明火也。”(《期贤》)

“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爱士》)

此外,也多次论述到从历史经验证明,有德者方能有天下:

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桀既奔走,于是行大仁慈,以恤黔首;反桀之事,遂其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于牧野而纣为禽。显贤者之位,进殷之遗老,而问民之所欲,行赏及禽兽,行罚不辟天子,亲殷如周,视人如己,天下美其德,万民说其义,故立为天子。(《简选》)

与之相反,德薄者不得民心,终会失败:

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先己》)

三、重视伦理规范

儒家非常重视伦理规范,强调孝行、“正名”,维护等级制度、宗法制度,在儒家典籍中比比皆是。《论语》的《学而》、《为政》,《礼记·祭义》等诸篇都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为孝之道,更有专门的论孝之作——《孝经》。

《吕氏春秋》针对秦国历来不重视宗法,文化发展方面的缺陷以及过分任法、重利的特点专列《孝行览》来强调孝的重要性。《孝行》: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在其它篇章如《劝学》也强调了孝的重要性:“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吕氏春秋》系统阐述和总结了儒家“孝”的观念,并将“孝”提升到了至高的地位,为后来汉代以孝治天下打下了理论基础。

四、重视教育及音乐的教化作用

(一)重视教育

儒家学者虽立志于政治,但是他们迂阔而不切实际的主张却难以被国君采纳,大多在郁郁不得志之后转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自己掌握的知识推行社会教化工作。自孔子创办私学伊始就非常重视教育,在《论语》、《荀子》中关于教育的论述随处可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吕氏春秋》也有诸篇论及教育的重要性。《孟夏纪》的《劝学》、《诬徒》、等篇就集中阐述了教育问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劝学》)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诬徒》)

(二)提倡尊师

既重视教育,则亦提倡尊重为师者。《荀子·大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在这里,把尊师与否提到事关国家存亡的高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吕氏春秋》中专列《尊师》一篇,举例论证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甚至“刑戮死辱之人”,只要专心向学,尊敬老师,都会名垂后世,“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在《劝学》篇中也阐明了尊师的重要性:“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三)以乐资政

孔子、荀子对乐多所论述,《论语》中处处可见孔子对乐的阐发: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荀子·乐论》集中阐述了荀子在音乐方面的理论造诣: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

《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多有对乐的论述,尤其是《十二纪》中的《仲夏纪》和《季夏纪》中更有多篇——《大乐》、《侈乐》、《适音》、《古乐》、《制乐》等直接论述了为乐之礼,以乐资政,认为乐能移风易俗,并且有正邪之别。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大乐》)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适音》)

五、接受儒家修齐治平理念

儒家重视修身理论,并将之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论语·尧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此一观点在《大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脩身为本。”《荀子·修身》论述了伦理道德以及个人修养问题,把是否注意个人修养看成是关系到个人安危和国家存亡的大事:“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

《吕氏春秋》中关于修身的论述亦比比皆是,《执一》:“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先己》:“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

六、接受儒家的尚贤主张

尚贤思想在儒家典籍中多有体现,《论语·子路》:“举贤才。”《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一观点一直被儒家贯穿始终,《荀子·臣道》:“明主尚贤使能而飨其盛。”《富国》:“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重之。”并且提出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豐。

《吕氏春秋》中的尚贤思想也是比较鲜明的,如《贵公》、《去私》、《察贤》、《期贤》等篇:

“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故贤者之致功名也,必乎良医,而君人者不知疾求,岂不过哉?”(《察贤》)

“凡国不徒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期贤》)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求人》)

同样也提出了选贤标准:“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豑

七、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主张恢复周制封建的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豒,“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豓。孟子、荀子也都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其时西周以来的制度已破坏殆尽,于是乎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当时的明君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完成大一统的历史任务。孟子提出“定于一”豔,《荀子》主张“一天下”豖。

《吕氏春秋》的时代大一统已是大势所趋,顺应时代要求,吕书继承发扬了儒家的大一统理论,对此王利器先生有详细的阐述:“《史记·十二诸候年表》以孔子之修《春秋》,与吕不韦之为《吕氏春秋》相提并论,于学术源流,大有关系。一则以《吕氏春秋》比义孔子之修《春秋》,即以《十二纪》之治历明时,比义《春秋》之书‘春王正月,此大一统之义法也。”豗

八、尊孔

孔子生前已被尊为圣人,身后更是受到了无比殊荣,先秦诸子各家的论述中都少不了孔子的形象,《吕氏春秋》同样不能例外。《遇合》篇就强烈的表明了这一观点:“凡遇,合也。……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委质为弟子者三千人,达徒七十人,七十人者,万乘之主得一人用可为师,不为无人,以此游仅至于鲁司寇,此天子之所以时绝也,诸侯之所以大乱也。”在这里对孔子的尊重阐明得非常清楚,正因为时君世主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重用之,而导致天下大乱至此。

此外,综观《吕氏春秋》一书,对诸家的引用以儒家为最多,其中在“160篇文章中凡叙述孔子故事或引其语录的共约33篇”豘,《安死》、《必己》、《不二》、《慎人》、《务大》等等。另外还引用了其它儒家学者的言论,如曾子、子夏、乐正子等。

《吕氏春秋》对儒家的观点也不是简单的拿来,它有自己的去取标准,并且摒弃了与之主旨不合的主张,同时也把儒家与其他诸家相结合,从新的视角加以阐述。对此李家骧先生在《吕氏春秋通论》中也有详尽的阐述:吕书是对儒家思想有所扬弃、有所发挥、有其改易、有其创造的。如儒家好讲天命与礼、言不及利、主张井田制以及“薄而寡要、劳而少功”的迂阔之处,这些为吕书所不取;……变德政思想为德治为主、法制兼行的方针,这都是对儒家思想有所更改。……豙

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引进了儒家思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化也是采取了吸收的态度,虽然也出现了“焚书坑儒”的惨祸,但是秦始皇欲改变秦文化的落后状态,还是“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豛儒学在秦代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只是由于秦以法立国,儒始终处于其压制之下,未能获得主导地位。这一状况直到西汉武帝时期方有所改善,最终确立了“独尊儒术”的局面。

猜你喜欢
吕不韦吕氏春秋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吕氏春秋》“四维”领导方略的运用之道
靠投机发达亦靠投机败亡的吕不韦
吕氏春秋
吕不韦之死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养生之道
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
吕不韦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