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班的遗憾

2009-07-05 06:53武军礼张忠民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期
关键词:利益日本

武军礼 张忠民

摘要哈雷特·阿班是《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他比较客观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历史。但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阿班却报道有限,他更没有像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那样深入陕北,采访共产党领导人,结果就是没有很好地影响美国对中共的政策。这一遗憾的根本原因,在于阿班逃不脱历史的局限、利益的预设,他关注日本对美国在华利益的侵犯,并把共产党看作是中国政局混乱的因素与表现。

关键词纽约时报记者阿班局限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18-01

哈雷特·阿班,美国人,1926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15年。1928年开始,他相继担任《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驻华首席记者。在华期间,他经历报道了北伐战争、东北易帜、蒋冯阎桂大战、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历史。阿班走遍关内关外、沿海诸省,以敏锐的新闻眼捕捉现实的变化,并以深刻的洞察力直指事件的真相和实质。他的报道不但作为新闻来传播,还经常作为情报呈上美国决策者的案头。

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阿班的报道却有限。井冈山的围剿与反围剿斗争进行中,阿班没有前往江西采访红军领导人;红军长征他亦关注不多,他的回忆录中对长征只有附带的概括叙述,不足百字;他也没有象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那样深入陕北,采访共产党领导人,结果就是没有很好地影响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对阿班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这固然同共产党的力量不够强大、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有关,当时红军只有数万人,井冈山等几个星星点点的根据地也被国民党的力量包围。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阿班采访报道的着眼点和目的,他所处的利益场决定了报道的内容、角度和观点。

毋庸讳言,美国记者首先是服从本国利益需要的,他要报告美国利益遭受的现实侵犯和潜在威胁。因此,阿班的报道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日本的侵华活动。日本怀有鲸吞中国的野心,企图独占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是美国在华利益的最大威胁。但对阿班来说,美国利益不可触动,即使对于上海的日本士兵未向美国海军上将座车敬礼这一细节,阿班也感到由衷的愤怒。日本在中国一步步扩张,阿班的采访报道也频繁密集,走南串北,甚至出生入死。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为了探明真相,1931年阿班深入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华北,采访调查近一个月,就日本侵占东北的阴谋和备战情况发出一篇篇报道,提出警示。日本吞食华北,全面侵华意图日益明显,而美国却对种种预兆视而不见,阿班忧心忡忡,向时报详述了远东的危重局面。七七事变爆发后,阿班又纵贯朝鲜,详侦中国东北,以期改变欧美强国的自欺。对德意日三国缔结军事同盟这种改变国际关系和东亚秩序的事件,阿班的报道更是冲锋在前,不怕误解。

二是在华美侨人身权利及商业利益受损情况。国民革命军北伐时,阿班注意到国民党人“鼓动排外”。1927年攻克南京后,有外国人被杀、外国妇女被强奸、外国人的物业被劫掠和焚毁的现象,阿班称之为“暴行”,在头版用八栏大标题刊出,为此并不惜与温和的教会人士决裂。1928年京津危机中,阿班对京津美国人的安全予以极大关注,每十天往返京津一次,以随时掌握美军防卫计划和美侨疏散安排。对于中国收回武汉租界等事件,阿班一方面认为列强不情愿全面出让特权,是被迫做出让步,另一方面不满意中国的“排外主义”。对于日本侵占上海部分地区,阿班颇有微词,只是因为日本垄断了商业利益,他希望日本在上海“展示美德”,因为欧美侨民“希望生意与事业如常”。对于汉奸殷汝耕降低“进口”税率,阿班斥之为“国际丑闻”,对于日本人在华北走私,阿班称之为“不义之举”。豍日军炸沉美国舰艇帕奈号,阿班穷追不舍直至真相大白。应该说,阿班眼光敏锐,识见不凡,能够认识到中国进步的大势,亦能洞悉阳谋与阴谋,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从美国利益角度考察的,是以如何保障美国利益为目的的。

对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抗日力量,阿班始终看作是同阎锡山、冯玉祥、韩复榘、陈济棠等并存的割据势力。对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的作用,阿班认为只是排外。1931年国民党第三次围剿红军时,他去了中国东北;1934年国共双方在井冈山激战正酣时,阿班离开中国休假几个月,他显然认为中国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而他再回中国则是因为欧洲局势趋紧对远东可能的影响。抗日战争中,阿班没有去陕北采访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作用,阿班也认识不足,倒是十分关心蒋介石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无疑,阿班把蒋政府看作中国的合法政府和代表,并认为它是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部分甚至是唯一部分。

如此看来,阿班逃不脱历史的局限、利益的预设,他对中国的采访、报道、观点都逃不脱现实的制约。“实际上,在事实的选择和事实的报道中都渗透了办报人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的立场和政治倾向。”豎阿班说,前方记者无人可逃脱地域限制,置身达尔文的记者,对悉尼或墨尔本的事,恍如隔世,这话只是在技术层面部分地正确。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壮大,《纽约时报》的记者终于走进了陕北的窑洞。他就是爱泼斯坦,后来中国人民的朋友。而此时,阿班已回国四年了。

猜你喜欢
利益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黄金时代》日本版
利益与西瓜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