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充当德育教学的先锋

2009-07-14 03:11陈万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课文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它不仅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更需要人文教育,语文学科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语文老师应当充当德育教学的先锋。

一.语文教材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面积广大,语文教师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

语文教材具有“文以载道”特点,所以它决定了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总是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和品德修养。因此,德育教学在语文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现在的语文教材内容,不管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古代文言文,都体现了“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这个特点。古代的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苏轼的诗文胸怀宽阔,范仲淹的“不以物喜”“先忧后乐”;现代的鲁迅《故乡》中“希望是无所谓有”“正如地上的路”,朱自清《背影》中的“父爱子眷眷之心和子爱父的拳拳之心”,杨绛《老王》中的“有幸之人关爱不幸之人”;当代余秋雨《信客》中的“信”,《散步》中的“责任”,《斑羚飞渡》甘愿做垫脚石的奉献以及团队精神;国外的《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爱祖国的语言的行动,“于勒叔叔”中的“六亲不认”反面思想等等。语文教材已经有把“德、道”摆在首位的特性,那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把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即道与文)分割地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祖国文化的思想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爱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德。

这样,语文老师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应当有意识地充当“德育”老师,自觉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自觉做德育教学的先锋者。

二.初中学生身心处于特殊年龄层次,语文教师是“身正为范”的德育标本。

韩愈说得好:“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是“身正为范”的德育标本。

语文教师跟其他的学科教师不同,他有自身的特殊性质。理科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探究事物的结果;政治教师以理论性内容教导学生高尚政治思想;而语文教师注重学习的积累,情感的培养,从文章中渗透德育思想,达到一种境界。初中生心理特征一般表现为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心理,具有初步的价值观念,能分辨一般的是非美丑。但在自觉、完整等方面与社会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他们可塑性很强,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以及教育者就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语文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

中学生的心理身心的特点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情感与道德观念成长为出发点,教师以身垂范,为人师表,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只有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同学习,同感受,同思考,同共鸣,才能使学生进入善学、善思、善德的学习境界。有人说“学生身上有老师的影子”,我认为“学生身上有语文老师的影子”。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随意性、惰性、轻率,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甚至终生洗涮不了的影响。

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更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对课文道德、情感主题的品位的评价水平。只有教师自己从课文中受到了感动,才能把课文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向往文章中的精神境界,才能使学生确立学习和仿效的决心,才能使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德育功能,只有做德育的先锋者,才能达到目的。

语文教师应该是是探究德育教学的先锋者。在深入理解、钻研教材时对其体现出的思想与情感内涵保持激情,常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深厚的才识与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心地设计教学,在教学中寻找德育和智育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德育教育、美感熏陶、行为的修正等方面融为一体,顺理成章,抓住良机,让学生自觉的反省,德育教育水到渠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身品德。这样语文教师才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才算成功。

陈万宏,教师,现居湖南浏阳。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