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中的能力培养

2009-07-14 03:11陈劲松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习惯

口语交际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脱胎于过去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训练。至二期课改中,口语交际作为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的一项内容,其重要地位与作用就更加彰显。《语文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定为:“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将这个核心内容分解到每一个阶段目标,真正使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成为获得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交际,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成为形成语文素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准备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还能起到活跃思维,提高思考敏捷度和应变能力的效果,对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交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使学生有口语交际的需要和期待,首先,要明确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交流。第三、通过多形式,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交流动机,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机遇,使学生乐交际

对于初学口语交际的学生,教师应做到以生为友,引导学生多思、善问,想说、敢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极富感染力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点燃他们口语交际的火花,使学生乐于和别人自由、和谐地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氛围下,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多么的乐于交流!思维是多么的活跃!说得是多么的好啊!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敢交际

口语交际心理素养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无外乎包括听和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气、语调和重音,利用好表情、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能清楚地表达。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法,获得初期口语交际的成功,通过一定的训练,学生就敢于进行口语交际了。学会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就读学校、父母亲工作单位等说清楚、说明白。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完整的记载并转告他人。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会交际。

(一)、抓住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训练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二)、逐类旁通。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各类教学之中。

(三)、捕捉机会。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知,与他人交往。

五.培养习惯,使学生善交际。

口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场合下进行的,交际的内容、语气、语态也会不断变化,很难事先想好,而主要靠临场发挥及平时的习惯定势。学生口语交际习惯的逐渐养成,教师要培育和引导学生积极专注地倾听的习惯、边听边记的习惯、边听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自然大方说话的习惯等。通过教师的培育和引导,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习惯,学生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要使学生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就必须对学生不断的加以引导和培育,从课堂教学到学生生活中的点滴起加以引导,使学生爱思爱说、敢思敢说、会思会说、善思善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陈劲松,教师,现居湖北恩施。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两块磁的交际
好习惯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