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利用外资出现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2009-07-15 09:54赵晓宇
经济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建议问题

赵晓宇

摘 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我国吸收外资水平继续提升,连续17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8年1~12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现在,外商投资已遍及我国的绝大部分行业,外资的进入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随着大量外资涌入,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亟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改革、治理。

关键词:利用外资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037-02

一、我国利用外资出现的问题

1.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失衡和地域结构失衡。目前,我国外商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外商投资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部分外商投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越拉越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东部地区合同项目23584个,实际利用外资783.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4.8%。中部地区合同项目2544个,实际利用外资74.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0%。西部地区合同项目1386个,实际利用外资66.2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2%。

第二,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基于我国在政策、劳动力和市场方面的有利条件,外商投资主要投向分布在以加工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这些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盈利多的特点。另外,在以房地产开发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也集中了大量外商投资,这些产业的突出特点就是投机性比较高。而需要巨额投资、回收周期长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领域投资较少。据统计,2008年,第一产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17家,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3%。第二产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299家,实际利用外资532.6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为57.6%。其中,投入制造业的金额为498.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为54%。第三产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298家,实际利用外资379.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为41.1%。

2.外商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产业和发展政策方针也大不相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各方面的技术水平都比较高,因此对其国内某些高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如征收高额的环保税等。因此,大部分发达国家把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特点的产业转移至某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以前的引进外资过程中,我国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外商投资者将生产高污染、高破坏性、高危险性物品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这些企业的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妨碍了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3.我国市场经济投资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首先,因为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向市场经济转变,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的规定,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市场的地区分割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大大降低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第二,由于各方面的监管不力,国外存在的一些经济问题也会通过经济交流传递到国内,使原本处于稳定协调状态的国内经济因外来因素的干扰出现波动,甚至动荡。如从2007年开始由美国开始蔓延的经济危机,虽然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它还是对我国的生产、进出口贸易、金融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三,因为相关法律不健全,对外商投资中的不法行为没有进行有效控制。部分外商通过转移定价等手段来转移企业利润,损害中方股东利益,逃避国家税收。更有甚者,还通过虚报账目,采取虚亏实盈等方式,导致我国税收大量流失。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势头,大量国外游资进入国内套利,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扰乱了国内的金融秩序。

4.对外商采用的优惠政策和国民待遇使其获利过多,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期,优惠政策确实起到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外资企业形成了一种“超国民待遇”,这种待遇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状态。由于税收减免优惠、价格优惠造成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外方获利过多,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另外,部分地区将招商引资作为政绩工程,对外商无限制地采取优惠政策,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5.利用外资以传统方式为主,引进外资“重数量、轻质量”,项目技术含量低。目前,合资、合作、独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与开发项目等这些我国利用外资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际资本流动并购趋势的要求,也限制了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

在我国引进外商投资过程中,由于部分行业和地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因地制宜,片面追求引进外资的数量。引进的外资主要集中于周期短、投资额小的一般劳动密集型工业,特别是初加工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些行业都不利于我国企业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更谈不上掌握先进工艺技术。

另外,虽然很多世界级大企业开始纷纷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但其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母公司手中,表面上我国获得了技术进步,但实际上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不断加强,技术扩散放缓。如我国的汽车行业,当时引入发达国家汽车品牌,初衷是想以市场换技术,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外国品牌已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我们却未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6.外资来源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外资的来源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特别是我国香港地区。2008年,我国香港地区对内地直接投资410.4亿美元,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比重的44.4%。而从全球三大经济体,也是对外投资大国的美国、日本和欧盟引进的外资比重却很小。日本对华投资在2002年到2006年,凭借中国入世的契机高速扩张,日本企业在那5年中的投资总额相当于之前15年的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之和。而在2006年之后,日本企业对华FDI全面放缓,2007年全年下降了近三成,到2008年只有36.52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这几年处于波动时期,据欧盟官方统计,2007年中欧相互投资势头减弱,2007年欧盟对华投资20亿欧元,仅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0.5%不到,相比前一年的60亿欧元减少67%。美国对华投资在2002年达到顶峰,为54.24亿美元,此后连续五年下降,仅在2008年稍有回升,达到29.44亿美元。

二、我国合理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1.调整利用外资的产业、区域投向,改善投资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和地区的平衡发展。一方面,应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保与教育产业和农业。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扭转过去国内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成为低层次的加工生产基地的不利局面,加大引导外资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环节投资的力度,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增强整个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着力引进国外现代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规范的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优势,积极鼓励东部地区引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政府应采取较沿海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大力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参与正在实施的西部开发。中西部地区也应发挥自身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吸引更多外资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产品加工等科技项目。

2.健全、优化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的监督和管理。首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应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抓紧清理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部门、各地方的政策规定。研究制定适应形势的有关法律法规,依靠政策和信息引导投资行为,大幅度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打击各种侵权行为的力度,提高法律和行政法规实际执行的能力,切实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

另外,政府应做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后期经营管理,加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经济综合部门的工作联系与协调。对部分外商用不法手段转移利润,逃避税收等恶劣行为,制定详细严谨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打击。对从事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查验资工作的机构加强监督,使之规范化并逐步向国际化靠拢。规范和约束跨国公司对境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防止任何形式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危害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和对民族工业进行选择性保护。一方面,我们应该遵循WTO基本的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继续缩减和降低涉外税收优惠和幅度,并适时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外资的吸引由过去的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条件为主,转向靠简化、规范引进外资程序,保障外商企业合法权益为主,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另一方面,对民族经济要有重点的选择性保护,对本国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部门以及技术密集性部门给予一定保护,利用关税的调节作用,控制进口商品的流入量。积极鼓励外资与民族资本兴建合资企业,以便利用外资在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带动民族企业的升级。

4.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快外资并购,开放多形式的海外融资与投资。我国引进利用外资的形式应积极向三资、扩股、兼并收购、证券投资、对外借款等方式转变。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等资源条件日益趋紧、新建投资难以大幅增长,应逐步使外资并购成为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加快制定跨国并购方面的法规,以保证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有序进行。抓紧培育资本市场并健全相应机制,保证资金运作安全有效。另外,还应加强对外商并购国有资产评估的规范和监督。另一方面,加强利用证券方式筹集外资。为了顺应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证券化浪潮,我国有必要通过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体制的完善,利用金融创新手段,积极利用国际证券投资来推动外资增长。同时也应注意防范汇率、利率等金融风险及证券投资规模的控制。

5.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转让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当今社会国内外产业竞争空前激烈,没有领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企业很难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空间。国内企业要善于把握商机,熟练资本经营技巧,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审查外资企业的技术先进程度、对我国的适用程度,合理预测其对国内企业的生产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引进吸收不同的外资。对能够提供关键技术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减税和利息补贴支持,避免重复引进,加强同类企业间技术信息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耗。

另外,应特别注意把外资工作的重点从单纯吸引境外资金为主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经验、引进熟悉国际惯例、引进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方面来,提高我国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6.优化外资来源结构,加强对发达国家的招商引资。今后我们应在巩固亚洲地区外资的同时,重点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促进力度。第一,通过向发达国家充分展示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成果,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实力的增强给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的投资促进活动,例如政府层面上的多双边投资促进活动、面向企业的广泛交流和项目对接等。第三,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专门的促进投资的部门机构,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和商务交流等方面的服务。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吸引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产业转移到我国,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从而加强我国企业同发达国家经济交流合作,使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水平和质量,在整体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建深.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7)

2.邓作义.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3.张少峰.新世纪我国利用外资策略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4)

4.姚靓.我国利用外资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研究,2004(4)

5.郑碧丽.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6(6)

6.高一格.我国利用外资的新思考[J].中国报道,2005(10)

7.鞠娟,储诚诚.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新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8.孔淑红,梁明.国际投资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9.毕世杰,马春文.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中国网.利用外资新的特点和问题.2006.09.0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利用外资概况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
几点建议
全国利用外资分行业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