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广东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07-15 09:54刘宏波
经济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问题

刘宏波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解决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广东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在就业观念、就业结构、信息岗位、教育改革与实践活动、学生创业教育及自主创业等方面提出如何实现广东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 广东经济 大学生就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083-02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足以说明国家已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对于广东外向型经济区域的省份来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直接,外贸经济受到重创,中小企业首当其冲,面临重大困难,经济出现下滑的迹象,大学生就业难已明显突出,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广东各界人士特别是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当前广东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金融危机蔓延造成广东大学生就业岗位萎缩。为进一步了解金融危机对广东大学生就业影响,最近,广东省教育厅对广东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市场调查,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广东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突出表现在:一是用人单位需求总量下降,一些用人单位减少,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招聘减少;二是部分专业毕业生受影响较大,比如房地产、进出口、电子商务等专业毕业生;三是部分地区和单位的吸纳能力减弱,特别是进出口企业和国际化企业。广东经济一向依存于外向,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企业裁员不断增加,新就业人员逐步减少,造成珠三角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岗位萎缩,对稳定和扩大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受到行业、地区、岗位的制约,面临着就业困难。

2.广东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广东高校毕业生有70%以上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集中就业在大城市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加上农民工劳务大量输入,致使这些地区就业总量和空间已接近极限的范围。而向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比较少,如到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就业的比较少。造成地区就业结构严重失调,结构性矛盾突出,其结果是: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

3.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去向时存在愿到大城市、大公司及能挣大钱的发达地区去,而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广东高校毕业生更为突出,总是想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或外企。很少大学生愿意到基层或到欠发达的山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创业精神,创业认识不足。

4.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广东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很高,总是不愿到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没有理想的工作岗位就放弃,工资低的也不就,仍愿待业。根据2008届仲恺农业工程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有89%的学生准备毕业后到大城市或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就业;有78%的学生期望月薪3000元以上。在当前广东经济状况下,很多中小企业是根本不能承受的。择业与期望值要求过高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5.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广东很多高校普通存在着重视专业教学,而对实践教学并未引起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很少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学校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有限,学生实习困难,造成大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差,操作水平低,岗位适应性不强。

二、解决广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

1.认清广东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广东省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大学生在思想上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一是高校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稳定毕业生心态。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三是组织学生分析广东经济社会状况,明确广东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顺应形势变化,调整观念与定位,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中小企业就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就业。四是要认识金融危机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艰难和经济的困难,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

2.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县域地区工作大有作为。

(1)改革开放30年,广东利用对外开放政策,集中建设了一批大型和技术型城市,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批中等城市发展。但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广东忽略了县域地区,削弱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造成城乡区别,发展不平衡。近年,广东省政府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改变经济战略重点,改变过去依赖大城市和外向型经济带动就业的传统思维方式,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以基层县域经济作为扩大内需,拓展新的就业空间为支点,发展广东整体经济。按照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省政府作出了“双转移”战略,即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把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到县域,并决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省政府拿出400多亿元扶助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发展新产业等。这为广东毕业生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广东毕业生要利用这个机会到基层发展,特别是到县域发展,施展自己的才华。

(2)积极引导毕业生学习就业政策,到基层就业。国家和广东省政府都采取一些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高校要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争取更多的毕业生到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贡献力量。这些项目主要有:团中央、教育部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广东省农村中小学从教“上岗退费”计划;广东省“三支一扶”计划。这些项目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如广东省的“三支一扶”,2009年就提供1600个岗位,主要安排到广东52个山区县及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这些项目有的实施了几年,有的去年才实施,对促进大学生就业都取得一定效果。但有的高校宣传力度不够,毕业生对政策认识不足,主意不定,失去机会。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3.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空间大,有发展前景。广东中小企业数量大,增长势头快。在2008年1月至5月期间,选择在广东省注册的工厂有40000家,相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35.7%。目前广东省非公经济总量已占全省GDP的40%以上,在非公经济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约占全省人才总量的一半。很多大学生已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这是一种明显趋势,是一个发展机会。

广东省政府重视中小企业升级,资金支持力度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调研时指出,广东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比较多,政府要从信贷、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广东省政府出台新政策动用400亿元人民币资金协助中小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这为广大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就业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广东中小企业急需专业人才,就业岗位需求量大。2008年12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校园举办供需见面会,就有70家中小企业参加,提供1360个岗位,并且要求技术专业并不是很高。说明广东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广东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比较发达,提供就业岗位又多,专业选择范围宽广,是大学生发展的好机会。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考虑岗位选择,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做到先就业再择业。

4.加强就业服务,积极收集就业岗位信息。

(1)广泛收集岗位信息。高校要动员全校力量,特别是职能部门、院系、辅导员、专业导师的力量,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一是要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及工商联的联系,针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地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广泛联系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二是要结合广东和本校实际,重点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引导他们扩大就业视野,调整就业预期。三是要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搞招聘活动。四是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政府组织的大学生大型招聘会,让学生有更大范围的选择和机会。

(2)加强个性化指导工作。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和咨询,让毕业生全面地了解国家和广东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用好用足政策;根据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就业帮扶机制,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3)依托网络开展招聘活动。高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建立远程面试室,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能够依托网络实现远程交流和网上初选,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加快实现高校间、校企间求职招聘信息共享,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咨询、企业推介、职业培训等多种服务,拓展服务功能。

5.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实习实践,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科学调整教学内容。2009年国务院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了珠三角新的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国家再一次给广东“先行先试”的发展机会。广东高校要紧密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教育改革,把握《规划纲要》的内涵,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对学校的发展要定好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从深层次上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加强实习实践教学。组织以提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根据相应专业的情况,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竞争力。

6.增强学生创业素质,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政府和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供创业条件,营造创业环境。促进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广东中小企业规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

(1)高校要增强学生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有针对性,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创业教育辅导工作。在职业设计、职业规划、创业能力、创业技巧、经营管理、经营策略和经济法规等方面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学会选择创业项目,规避风险。二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业精神。大力宣传典型事例,通过本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经验宣传或邀请他们回校给在校校友上辅导课,介绍成功创业经验,以调动更多创业者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实习实践活动。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与有关企业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组织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主要方式有:安排大学生参加创业基地实习。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让学生走进企业,实地操作。利用学生科研成果,在学校创业园或相关企业开展“中试”实践活动。四是加强高校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企业精英进校,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选拔懂管理、会投资、熟法律的教师到创业教育队伍中来,充实创业教育教师人员。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知识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学科调研、市场调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开拓视野,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一是大力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验,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树立创业信心,增强创业意识。二是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主要包括:提供担保贷款及贴息;建立专项基金;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完善大学生创业市场体系。政府要协调有关方面,发挥市场中介作用,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鼓励商业银行向学生创业信用担保贷款,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此外,要完善专门市场中介机构和发展市场咨询公司,为学生创业提供服务。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就业不仅与社会经济状况、经济地理条件、政府政策及就业市场发育程度有关,而且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有关。因此,政府和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以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广东政府门户网, http:/www.gd.gov.cn/.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人民网,http://www.politics.people.com.cn/.

3.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国教育网,http://www.edu.cn/.

4.罗伟其.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切实做好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网,http://www.gzmodern.cn.

5.陈斯毅.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新思路[N].羊城晚报,2009.3.29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5)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问题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