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2009-07-15 09:54高丽萍
经济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高丽萍

摘 要:文章探究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原因, 提出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151-02

一、内部会计控制弱化的原因

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单位没有很好的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即使进行内部会计控制也是有选择的进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控制环境、风险意识、控制活动、信息通畅、内部监督等方面做的不够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的条文里,真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还任重而道远。另外,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企业的风险意识,标志着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企业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增强市场风险意识。企业的应变能力,来自企业的厚重文化基础和企业行为哲学积淀。如果对市场认识不足,一旦遇到冲击,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外企业的纷纷登场,没有应变能力,就会被冲击的体无完肤。

2.造成内部会计控制不佳的人为因素。人是最根本的因素,如果将目前的现状找出责任人的话,单位的负责人一定是首选。单位的负责人负责管理单位财务人员的任免、职务调动,对单位财务人员的后期教育负有一定的责任。

3.造成内部会计控制不佳的外部因素。造成内部会计控制不佳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规、违规处罚、监督等政策因素。违规成本低,处罚不力是其主要原因;另外,统一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阻挠,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净资产数额、各种“准备”计提等方面顾虑重重,直接影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外加法规制定落后,造成企业间无法横向相比,严重挫伤部分企业的积极性。

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职务分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分离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离,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分离,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分离等。授予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去担任一项具体职责时,必须相应地扩大在其进行活动中的权力。授有权力和负有责任的人员承担着经营和保管的职务,不能同时担任记账的职务。一个处于可犯错误或容易发生不轨行为职位的人,不应同时又给予他担任可以隐匿这些错误或不轨行为的职位。良好的控制应是一个人从客户处收取货款,而有另一个人在应收账款账簿中进行登记。把记账职务与经营和保管的职务分隔开来,可以防止那些接近资产的人挪用部分资产,并用错误的会计记录来隐匿这些活动。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有些活动的性质使记账与经营和保管职能自然而然地分隔开,如生产工人既无记账的训练,也没有从事记账工作的必要。但在另一些情况下,职能的区别是很难区分的。从事现金收支、借入和偿还贷款、扩大赊账、收取应收账款等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能,对于掌管会计职能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分隔得开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应把这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隔。在组织业务活动时,要使每项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人或两个部门参与,这样就能用一个人的工作去证实另一个人工作的准确性。只要有关人员之间没有相互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可能被发现。安排人员时应做到人尽其用,几个人同时从事一项经济业务,要利用各自的专长,而不应造成工作的重复。如交付一笔销售定货,会涉及到有人在销售部门取得定单,有人在信贷部门检验信贷批准情况,有人在仓库挑选货物,会计部门有人作出经济业务的记录,运输人员要检验发货项目的正确性,并准备发货。这种一项活动由几个不相容的部门和人员来共同完成,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为了使所有有关人员可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那些委派给各人的任务、职权和责任的界限以及所有的方针程序,都应明确地以书面形式进行阐述。如为了反映担任某职务的人应予履行的任务及权责,就应有一份工作说明书,以帮助职工熟悉新工作的要求。职工的上级要经常注意工作说明中有无故意、误解、疏忽而与规定的程序发生出入,必要之处应采取纠正的措施。管理当局的指令只有为职工所了解才能得到执行,而使人们了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指令准确地以书面方式加以阐述。为了保证同类项目的统一处理,就要对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以说明,对有关事务还必须规定处理方针,如固定资产账户的资本支出的最低数额;采购部门无须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就可发出定货单的最高数额或工作一年可获得休假的日数。为了反映公司业务中的不同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必须有系统流程图。

记账职务与经营保管的职务相分隔,可以有效防止那些接近资产的人挪用资产,并采取涂改会计记录的办法隐匿这些行为。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加,只要这些人员和部门不互相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容易被发现,通过职务分离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2.授权批准。授权批准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有效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企业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确认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交易;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正确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在会计报表上公允披露交易及相关事项。

4.建立健全内控框架。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从控制环境入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及其独立性;提高管理者素质,凭借经济市场的竞争,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行政指定管理层;鼓励塑造企业文化,明晰权责。

5.加强监督系统。强化监督系统是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保证。首先是会计控制监督:一是强化会计规章制度监督。依照财经纪律、制度对各项业务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纠正和制止违规现象。二是利用会计计算技术监督。对各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核算和检查,纠正偏差。三是利用会计信息监督。及时搜集会计信息进行整理深入分析,对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及时反映,并提出改进措施。其次是经常性的利用内部审计机构和中介机构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审计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纳入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规必罚,以罚促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

6.建立内控信息的披露机制。为了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有必要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估后,向社会公开披露其内部会计控制信息。

7.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具体化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好激励和约束的度,使激励和约束相适应。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从根源上消除虚假信息的动机,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8.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岗位轮换。管理的主题始终是人。一个监督者同时也是被监督者。因此,要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有效的执行,重要的是解决人——即会计人员的问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政治素质,从思想上自觉抵制违法乱纪现象。

9.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实现控制计算机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经济管理领域快速渗透的今天,会计的反映职能即将或已经为计算机取代的情况下,如何更加重视、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就显得特别重要。自从上世纪50年代会计工作中开始应用计算机,直到70年代后数据库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绝大部分被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所代替,人们利用计算机的记忆功能、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功能,以及庞大而且先进的数据库,基本代替了会计的手工操作。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提供信息全面,因而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面貌,为会计人员参与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手工会计是通过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样的流程来开展核算工作的,其中每一过程都需要专门人员从事收集、整理、记录、计算工作,尤其是记账过程避免不了许多重复转抄工作。而电算化会计仅需将数据(原始凭证)一次录入,其他的过程均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且瞬间即可完成。这样,在手工会计中非常费时、费力和繁琐的工作,变成了电算化会计下一个简单的指令或动作。过去需要众多人员从事的填证、记账、编表的工作,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录入人员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因此可以说,电算化会计不仅彻底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双手,同时也为激活会计人员的头脑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有精力、有条件去关注履行会计原本就有的职能,即会计控制。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践中不断开发出的许多先进适用的软件项目,使电算化会计可以完成大量在手工会计条件下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如各种辅助核算和管理会计核算工作。而这些核算正是实施会计控制所必须的,或者说是会计控制的内容之一。

10.正确性检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采用一切有效的程序来保证制度的正确实施,并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性。常用的方法有:账户控制、复式记账控制、分批控制、定额备用制。使用控制账户是检验正确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如果材料的控制账户是根据一种资料进行登记的,而客户明细账是别的资料进行登记的,控制账户与明细账户一致,就可以用来证明这些资料是相互符合的。当然,不轨行为依然可能存在,因为在两种资料来源之间,还可能被串通舞弊。应用复式记账,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用相等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这样能全面地反映资产的来龙去脉和试算平衡。如在生产过程中,一项资产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采用借贷记账,便可记录一方承担了经济责任,另一方解除了经济责任。

11.完善制度建设。(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工作规范和《会计法》是企业建章立制的依据,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核算中心,应负责好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的规划、分解、考核,并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应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和不断完善费用管理等制度。(2)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会计人员应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动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定期审查、补充和修订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全面、完整、有效。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劳动组合和内部分工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郭华平.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N].光明日报,2000(7)

2.林川泉.谈谈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交通财会,2000(7)

3.高蔚.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J].山东审计,2003(7)

4.罗晓超.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成因及对策[N].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薛建海.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J].经济师,2003(9)

6.周婉怡.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N].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4)

(作者单位: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 河南郑州 450003)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林业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完善策略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