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的SWOT分析

2009-07-15 09:54郭海霞
经济师 2009年6期
关键词:SWOT分析黑龙江省

郭海霞

摘 要:农业龙头企业在推动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企业内部及企业所处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所以,充分认识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企业所处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优势、消除劣势,抓住机会,克服威胁,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黑龙江省 农业龙头企业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6-271-02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依靠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科研和服务的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户带动和组织起来,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从事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市场相连接的问题。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对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强、素质高,农产品及加工品才能立足市场、占领市场,农业产业化才能顺利进行,农民收入才能更快地增长,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和机会,也存在许多劣势和威胁,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问题,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挖潜避险。

一、优势(Strengths)

1.农业资源丰富,潜能巨大。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6.9亿亩,其中耕地面积1.77亿亩,现有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0.32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3.2倍。全省辖79个市县,共有农村人口2000万人,占总人口的53%。2007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891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及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增大。截止到2007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60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850亿元、利税79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6.7%、27.8%和27.4%。其中,210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0亿元、利税60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4.7%、30.4%。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3个,列全国第三位。全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17个,比2006年增加6个,20亿元以上的9个,哈达批发市场达到60亿元,九三油脂集团突破100亿元。全省农产品创建了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提升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包装、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了城乡就业,增加了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2007年,黑龙江省龙头企业上缴税金32亿元,直接为城乡居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近50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万个,增加地方经济收入150亿元左右。全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已达到200万户,户均增收1650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8.1%和10%。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5万户,户均增收1950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4%和8.3%。华润、成福、龙凤、格林等龙头企业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青冈龙凤玉米公司年加工玉米达到100万吨,将带动基地面积180万亩,上缴税金3500万元,安置就业4600多人,为农民创收4000多万元,带动水、电、运输等相关产业创收1.2亿元,拉动县域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二、劣势(Weaknesses)

1.相当一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有相当一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有些农业龙头企业筹资能力较弱,规模难以扩大;有些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水平落后,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有些农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偏离农业,以工业或第三产业反哺农业,无法带动基地和农户长足发展;有些农业龙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能吸引优秀人才;有些农业龙头企业仍旧留在初级农产品的加工阶段,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等。

2.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问题是农业产业化中最大的难点,也是至今尚未根本解决的问题。目前二者关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与农户直接签订合同、协议,在原料供应、资金、技术服务、产品收购及保护价等方而达成契约。二是农民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与龙头企业按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产权纽带关系。三是农户加入有关专业农协等经济合作组织,企业通过这些中介组织与农户发生经济关系。目前在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中,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并存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其中以第一种形式最为普遍。但从全省来看,多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还处于简单、松散的利益群体关系,突出问题是缺乏利益联结的约束机制、共享机制、风险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最终表现就是龙头企业违约和农户违约并存,导致双方利益都受到损害。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政府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设备,减免了相应的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以及对农业进行补贴等。这些举措在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改善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对农业龙头企业来说,其正面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此外,政府在扶持农业发展的同时,还直接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是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黑龙江省2006~2007年两年投入产业化资金1.2亿元,调动企业技改投入80亿元左右,基地投入近3亿元,这些资金投入使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在规模、数量、牵动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显著成效。

2.世界农产品需求格局的转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快速发生着变化,从注重“吃饱”到注重“吃好”的消费者群体在不断扩大,健康营养食品、高附加值的食品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旋律,而且,随着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而精深加工农产品正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软肋。黑龙江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从产品的加工层次来看,黑龙江省从事大宗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大多还是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产品不到加工总量的1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以上。未来几年,随着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黑龙江省可以生产出越来越多带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农产品,从而给黑龙江省的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知识经济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上的经济。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效率递增的独特性决定着它们将是今后推动世界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主动力。从全世界来看,知识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20%提高到现在的70%~80%。我国知识、信息技术的急剧发展和应用也必将辐射到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领域。现代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的发展、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以及各种新型实用人才的引进都将从多方面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SWOT分析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