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给企业实施风险“体检”

2009-07-16 09:33
财会学习 2009年6期
关键词:体检财会现金流

坍 檀

《财会学习》:“压力测试”,是最近的一个热门词汇,但对我们国内很多人来说,它还有一些陌生,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压力测试?

汤谷良:压力测试,是金融企业用来衡量他们对于异常事件的潜在抗风险能力的工具。它主要有两种方法:情景压力测试与敏感性压力测试。情景压力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比如股权价格、汇率、利率等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它可以基于过去经历的市场重大事件,或者基于将来可能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市场事件。敏感性压力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通常它包括某些对称的变动,而不像情景压力测试中那样仅关注某一市场风险因子的单向变化。我觉得这种测试是一种新的财务分析方式,是一种前瞻性的分析评估与预警,而现行财务分析主是对以往财务报表的剖析。

《财会学习》:美国奥巴马政府把银行必须接受压力测试作为银行资本援助的前提条件,您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汤谷良:我认为压力测试是政府部门评判、管控金融企业的一个实用工具与制度。美国金融救援计划实际上是用纳税人的钱去救银行,奥巴马政府实施压力测试则是给全社会一个信号,纳税人的钱不是无条件使用的,美国政府将依据测试结果有选择地展开对银行的援助,相当于公开考试一样。奥巴马政府把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强调了银行如果需要政府资本援助就必须接受压力测试,彻底改变了以往银行与政府谈判中单纯的“讨价还价”模式。压力测试是政府掌控金融企业的一套预测、筛选与评价系统。

《财会学习》:美联储公布的测试结果好于此前市场预期,舆论有一定质疑,认为美国政府可能巧妙地操纵了压力测试结果等等,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汤谷良:这次结果的操纵一定程度上肯定存在,包括这次美国政府在公布测试结果也是一拖再拖。因为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启动测试目的首先绝不是处罚或关闭某些金融机构,而是试图回答如何把政府援助用到最需要和有效率的银行,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这就是一些美国的银行业绩不理想也敢跟政府叫板的原因。

《财会学习》:前不久,您提出了把银行业压力测试引入工商企业的观点,那么,工商企业中的压力测试是否会由于人为操纵而导致测试流于形式?

汤谷良:实施压力测试肯定掺杂的主观性因素,我认为这不是大问题。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两个力量:一个是决策领导力;另一个是执行力。拟实施压力测试的企业,首先就需要拥有强势的企业经营决策机构。对单一公司来说,公司股东和董事会要具备很强的领导力和控制力,在内部人控制严重的企业,企业管理层可以随意操纵,那么实施压力测试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股东与董事会必须熟知与掌控公司战略与经营;对集团公司来说,集团总部或者母公司应该对下属子公司的资金配置与财务安排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在这些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实力,在压力测试中做一些适当的权衡调整是正常的,有些时候也是必须的。我提出工商企业导人压力测试,其实倡导的是一种“以数据与能力说话”的决策文化与公司制度。

《财会学习》:企业实施压力测试除了要具备上述条件外,还要考虑哪些前提条件?

汤谷良:这是一个导人压力测试的前提问题,我看应该包括:(1)充分投资的战略动机。如果作为投资者,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低价进高价出”单纯获取资本利得,这就没有必要测试。比如,前几天美国银行出售中国建设银行股份,美国银行前期就没有必要对建设银行实施压力测试。所以压力测试需要明确长期经营的投资目的。(2)应该象构建企业独特的盈利模式那样,探索出相对个性化的测试模型;第三,要有相对完备的数据资料系统。

《财会学习》:压力测试与企业传统的风险管理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汤谷良:压力测试具有向前看的特点,财务学中有一个阿特曼模型,又称为Z-score模型,它也是对企业的运行状况、破产与否进行分析、判断的系统,但Z-score模型与压力测试不同,它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测算进行分析,通俗讲实际是向后看,而压力测试具有前瞻预测性,更好满足了财务预测性的要求。

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风险检测机制在金融危机中之所以脱颖而出,具有很多值得肯定之处:第一,它奉行“以数据说话”。压力测试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所有假设波动都来自于现有数据向上或向下的波动,与ERM模型相比,压力测试的结果更具有可信性和直观性。通过具体的参数对比,压力测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具体的风险规避方案,甚至可以显示出最差情形的情况下,企业所能承受的压力底线。“用数据说话”作为一种制度理念融入风险分析、过程监管等各个层次和环节,简单、直接,能帮助企业决策者十分客观、准确地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和接受能力,有条不紊地开展风险预防工作。第二、制度的工具化。压力测试是一个体系,依据不同的参数和数据指标,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压力测试系统。第三,风险分析综合性压力测试强调多个风险因素(如股权价格、汇率、利率等)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企业的影响,极具综合性。传统的财务分析往往基于单一的财务比率,有时也基于多个财务比率综合分析,但其缺陷在于:通过和行业相应比率的比较,仅仅判断出自身指标的偏高或偏低,而无法进行临界分析。如果以行业平均财务比率为基准,在全行业业绩普遍下滑的今天,企业决策也许会出现重大失误。相比之下,压力测试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亏损边界,而且通过列联表分析多个比率对于某一特定比率的综合性影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预测各种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总体损失,而企业决策者则可以通过压力测试了解企业承受损失的能力,以及风险扩散的途径,及时找到风险应对的良策。第四,压力测试另一优点是其动态性,传统财务分析框架一般都是静态分析,其结果可能由于外部因素的突变而失去决策效率,压力测试通过计算机程序可将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挂钩,甚至可以对重要比率设定警戒线来及时预警。

《财会学习》:在工商企业压力测试的实施层面上,您提出了以自由现金流(FcF)为主导因子设计测试模型。您为何特别推崇自由现金流?

汤谷良:企业风险预警致力于企业的生存问题,企业生存条件首先是要能以收抵支,其次要能偿还到期债务,所以企业风险归根结底是“现金”问题。压力测试重点关注的是企业的持续经营,它不仅仅是考核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与盈利情况,还要考核企业未来的创现能力,目前财务上推崇的风险识别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存在清算假设前提,局限性十分明显。

我们可以看自由现金流的公式,企业自由现金流=股权自由现金流+债权自由现金流=(经营净现金流EBITDA+营运资本节约+资产剥离产生的现金一研发投入必要资本支出)+(新增的现金债务一偿还的债务本息)。我们可以看到,自由现金流与经营净现金流的区别,自由现金流越多,意味着企业用于再生产、再投资的资金越充足。最近中石油决定再融资1000亿元,董事长蒋洁敏解释再融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中石油的自由现金流,大家都清楚中石油的利润状况,由此可见自由现金流的重要意义。

基于自由现金流的压力测试系统可以根据自由现金流的组成部分分为四个模块:EBITDA、营运资本、长期投资和外部融资。企业可以依据影响四方面的情景对自身经营状况进行情景测试,分别预测影响,也可以对这四个量化的指标进行敏感性测试,分析这些指标的波动是否在企业的风险承受范围之内。依据自由现金流进行压力测试,可以识别企业盲目的过度扩张,在自由现金流非常短缺的时候坚持稳健的财务策略和运营策略。

《财会学习》:工商企业执行压力测试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汤谷良:企业首先要建立起“能力决定实力”的理念,我们能做多少事情不是靠想象就能成功,而是由企业的能力所决定的,财务管理上同样如此,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能力。其次坚持“用数据说话”,企业执行压力测试前期要打好技术基础,建立起相关数据库,包括国内外同行业的数据资料,只有在充分数据支撑下,压力测试假设才能合理。第三要研究如何提高压力测试结果的决策相关性,也就是压力测试的结果如何使用。第四,工商企业执行压力测试兼顾外部商业环境、资本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内部决策与运营对风险的复杂影响,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尤其情景压力测试太多地考察外部因素的不利情况,工商企业的压力测试应该内外兼顾,尤其是企业不同战略决策下的风险测试。

猜你喜欢
体检财会现金流
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风险管控的思考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及Black—Scholes模型的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价值创造导向下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从肚脐到锁骨,中国网民忙“体检”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我与《财会学习》”大型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