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银行巧立名目乱收费

2009-07-28 05:55许晓楠
台商 2009年5期
关键词:台资小企业费用

许晓楠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说的秘密

在全球经济寒冬中,中小企业常常遭遇银行业「嫌贫爱富」的白眼,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贷到了款,也不得不面对银行巧立名目的各项收费——「额度设立费」、「贷款承诺费」、「贷款安排费」、「风险保证金」等。然而,「好不容易贷点款,怕上银行黑名单」的企业,也只能把这些当成「不能说的秘密」。

「我们的业务范围、产品结构能满足台资企业的需求,中行是台资企业最好的合作伙伴。」近日,中国银行邀约70多家台资企业共聚厦门举行「中国银行与台资企业合作推介会」,并高调宣布,正式推出与台资企业在信贷资金、专业人才、客户服务等方面相互合作的8项措施,涉及融资支持超过93亿元(人民币,下同)。

非常时期,金融救国。在美国闯了大祸的金融业,正在被寄望成为包括大多数台企在内的中小企业的救星,中国银行的行动就给寒风凛冽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

但是,即使2009年第一季度大陆信贷投放爆出4.58万亿天量,大多资金也是源源不断流向那些4万亿中的大项目,作为最易被大浪打翻的小舢板,中小企业的融资之路依旧崎岖坎坷。

雨天收伞中小企业挣扎求贷

「现在银行是有钱不贷出去,小企业是想借钱借不到。我们小企业有一种感觉,银行有抵押物崇拜的情结,有抵押物才给贷款,没抵押物,要么不贷,要么利率很高。我们的银行为什么不向国外学习学习,搞些金融创新,设计一些适合我们现状的产品呢?」一个小企业主的话,道出了当下挣扎求贷的企业心声。

数据显示,占大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陆GDP的60%、税收的50%、进出口总额度60%;国家发明专利的65%、新产品开发创新的80%均来自这一群体,它们为大陆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

艰难时世下,这个群体如果无法得到他们迫切需要的融资,大陆经济的复苏将前景黯淡。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指出,如果仅仅依靠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银行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投入和支持,而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没有改善,刺激效应将不可持续,大陆经济可能走出W形曲线。

根据对1000户小企业的调查,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陆岷峰发现,小企业大部分贷款要素难以符合现行制度的各项要求。「江苏的106万户小企业中,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仅有2万户。」他认为,在98%的取不到贷款的小企业当中,至少有30%~40%的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而当前贷款制度规定「错杀」了成千上万优秀小企业。

在大陆令人瞩目的现代化进程之中,金融业却曾经长久地徘徊在边缘,使得大陆的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得不独自挣扎在缺少资金,与特权、关系交织的泥潭中。

这种长久的隐痛,因为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出口之伤而更为真实与剧烈。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之中,对于贡献巨大、容纳了数以亿计劳动力的出口制造业,本土金融业的贡献微乎其微。星罗棋布的中小制造企业只能借由贸易链条中的预付金等制度,间接得到发达国家发达金融业的支撑。

但是当危机袭来,美国等发达国家银行惜贷,「买方信贷」戛然而止,虚拟世界里的危机真实进入实体经济,并迅速刺痛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卖家。

收缩开始了,不仅仅只是需求。对大陆出口来说,「买方信贷」的骤然收缩迅速放大了消费需求相对缓慢的收缩,在沿海一带,不少企业都发现,2009年以来许多国外客户即使销售影响不大却也转不动资金链条,有订单却付不出钱。

融资收费 不能说的秘密

在全球的经济寒冬中,中小企业除了会遭遇银行业「嫌贫爱富」的白眼,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贷到了款,也不得不面临着银行巧立名目的各项收费,然而,「好不容易贷点款,怕上银行黑名单」的企业,也只能把这些当成「不能说的秘密」。

王先生是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的副总经理,做了近20年财务,为了贷款几乎与大陆的所有商业银行都打过交道,目前拿到了4家银行的贷款。

两年前起,他发现,在申请贷款时,越来越多银行要求他们支付一笔「额度设立费」,他们解释说是「启动贷款项目的初始费用」。这笔费用通常是以贷款总额度乘以某个比率来计算,比率则各家银行并不一样。

比如,2007年初银行要求的额度设立费一般为贷款总额度的0.1%~0.2%,即贷款1000万元,需要支付1万~2万元。但到了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2008年,贷款额度非常紧张,银行于是提高了这一比例,有的提到了0.5%,甚至更高。「这些费用都可以跟银行谈,我们最后估计是得支付总额度的0.6%~0.7%,甚至可能更低一点。」

更让王先生想不通的是,无论货币政策怎么变化,无论银根松或紧,这项费用都没有变化。银行的理由是,进出口企业风险甚大,不能减少相关融资费用,「我们很难拿到贷款,贵也只能认了。」

要交的绝不仅止「额度设立费」。

从贷款的第二年开始,虽然额度设立费没有了,但王先生依然得按贷款总额的1%,向银行交一笔「额度回顾费」,用于银行每年要做的贷款评审;如果通过某一银行进行的业务结算量没有达到银行的要求,还要向银行交纳「补偿费」;有时候还不得不听从「指示」,购买银行大力推荐的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

某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证实,各家银行的「额度设立费」、「贷款承诺费」、「贷款安排费」、「风险保证金」其实都是一回事,收取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融资过程中的费用。「其实这就是银行和地位极不相称的中小企业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他说,银行一般不向大企业收取这些融资费用,原因是大企业巨额的结算量能让银行赚取足够的手续费,大企业与银行在谈判桌上「实力相当」。

不过,这些费用的收取,从银行和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中是看不出来的,他们通常是另外签一份有关这些费用的合同。

一位负责中小企业信贷的客户经理表示,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通常会比基准利率高10%以上。但是为了体现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在贷款合同中签订的是基准利率或更低的优惠利率,同时,双方还会签订另外一份「财务顾问」合同,将上浮部分的利息「挪出来」作为「财务顾问费」处理。「两份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合同,其实就是一笔贷款的费用。」他说。

解禁「地下」丰富金融生态

危机催生改革,在金融危机的险恶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再次作为「救命稻草」被摆上台面。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部人士表示,以现行利率计算,针对小企业500万以下的贷款,只有利率在现有基础上上浮61%才「勉强保本」。「当前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难以调动积极性。加之银行并不缺乏优质客户,小企业贷款往往成为银行的一种任务而不是一项业务。」

与此同时,民间信贷等地下金融却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和利润空间。现有数据表明,民间信贷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基准利率2.66倍,这也意味着,银行若能使用2.66倍以下的利率,便能盈利。

「民间资本需要合理的投资路径,只是当前缺乏一个有利的投资管道将资金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专家建议,首先要加强立法,承认地下金融的合法身份和地位,「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和制度法规环境,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其次是,建立监管体系,以降低地下金融风险;再次是尊重市场,承认地下金融高利率的合理性。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丰富和完善金融生态是一个有效途径。」专家们表示,最核心的就是鼓励非国有的或是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小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这些机构,无论规模、草根性和经验,都和中小企业有天然的亲和力。应该给它们更好的政策条件,让它们成为种子,在各地产生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台资小企业费用
携手三十载,昆台融合共发展
国际奥委会将承担8亿美元东京奥运延期费用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
浅论小企业会计管理
如何加强小企业的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