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荣:为台商内销准备「实战攻略」

2009-07-28 05:55谢晓萍
台商 2009年5期
关键词:世贸内销台商

谢晓萍

对于台北世贸来说,一方面希望利用贸协的资源,为台商搭建一个舞台;另一方面,也为台商建立与当地厂商的互动关系,并且积极拓展大陆的内需市场,扮演台湾厂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的领路者角色。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副秘书长黄文荣先生(如图)就多次往返两岸之间,从2009年2月17日到3月6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先后在青岛、广州、东莞、深圳、厦门、成都、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举办9场「大陆内需市场商机系列说明会」,提供相关信息协助台商拓展大陆市场,指导台商如何分享大陆内需市场大饼。

持续协助台商转进大陆市场

受金融海啸影响,台湾外销市场萎缩。而大陆在2008年提出的4万亿人民币扩大内需方案,立刻成为帮助台商拓展大陆内需市场的台北世贸2009年最重要的课题。

黄文荣指出,大陆市场,将是外贸协会的业务重点,按照外贸协会目前的规划,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青岛、厦门、广州、南京、大连、武汉等地设立据点,以配合台商在大陆市场的业务拓展。

为协助台商拓展大陆内需市场,外贸协会将展开形象营销及客制化辅导等措施,帮助台商「发展品牌」及「建立通路」,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后,再不断复制,以扩大台商产品在大陆市场占有。

大陆台资企业多半以出口型为主,按照订单规格生产产品,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在黄文荣看来,这些台商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很弱,不明白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台湾岛内的产品多半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加上台湾市场相对狭小,所以,台商必须瞄准新兴的大陆市场。

然而,无论是以出口为主的大陆台资企业还是台湾本土企业,他们对大陆的内销市场依然是陌生的,欲使这些企业尽快融入大陆市场,台北世贸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黄文荣说,台湾产品转入大陆内销市场最大的困难,就是获得大陆市场的信息不完整。「这些企业不知道大陆的市场结构,不了解大陆市场差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台北世贸需要为这些企业做市场需求调查。」2008年底,台北世贸先后在东莞、南京等城市做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信息,未来2年内台北世贸将在大陆50个二、三线城市做区域市场调研,掌握市场信息,分析产品通路、结构以及各级消费者的需求,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台商,帮助他们全方位了解内需市场。

台湾品牌如何与大陆接轨

台湾品牌如何与大陆的市场接轨,才能闯出一番新天地?黄文荣认为,过去台湾一直在做「品牌台湾」,台湾的品牌很多都是从通信产业开始发展的,今天耳熟能详的Acer、D-link等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些产品的成功经验,都是「乡村包围城市」策略,以区域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再打入大的区域。比如有些从拉美做起,有的从印度做起,有的从欧洲做起,然后再打入美国市场。

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美国市场呢?黄文荣认为,美国是一个单一的大市场,一个小的品牌要在一个单一大的市场做需要花费很多成本,而对于区域市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每个小市场做好了,可以复制到其他区域,这样就比较容易打响品牌知名度。

黄文荣指出,大陆市场很大,单一的产品销往全大陆是很困难的,「当我们发展品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特性,区隔市场,找好切入点,再做营销,这是比较有战略性的快捷方式。」台湾厂商过去在国际上发展品牌的经验用在大陆内销市场同样受用,台商做内销也应该从二线城市、农村市场开始。结合当前大陆扩大内需,协调城乡差距的政策,从二线城市、农村市场起步做品牌,以点带面,区域成功之后再复制其他区域。

内需市场的领路者

台北世贸中心举办的各种展览,总是给各界耳目一新感觉,因为新的产品不但能得到买家订单,也吸引媒体,增加参展企业的品牌能见度。相同地,企业一旦决定参加展览,都将搬出企业最新研发的产品,也寄望这样的「秘密武器」,能一炮打响。

黄文荣介绍,由外贸协会与南京市政府定在9月共同举办的「2009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就是为了配合大陆庞大内需市场为厂商提供演练。短短两个多月,已接获超过400家厂商预订超过1200个摊位。目前已报名厂商中,大陆业者展出摊位占67%,大陆台商占33%,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统一、旺旺、美利达、桂冠、捷安特、樱花、东元……等,使本展由原本规划一个展馆600个摊位的规模,紧急二次追加至两个馆1200个摊位,但厂商报名情况仍非常热烈。

黄文荣指出,台商作为个体打造品牌「势单力薄」,但是借助台北世贸的力量,以「台湾品牌」集体亮相就会事半功倍,可以整体展示「台湾品牌」的竞争力和品牌魅力。

黄文荣

●服务单位: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职称:副秘书长

●外贸协会服务资历:

2008年6月5日–迄今副秘书长

2004年1月– 2008年6月4日市场拓展处处长

2001年10月– 2003年12月网络营销中心主任

1996年10月– 2001年10月土耳其伊斯坦堡台湾贸易中心主任

1991年2月– 1996年10月 企划联系处组长

1988年10月– 1991年2月 荷兰鹿特丹台湾贸易中心副主任

1979年11月– 1988 年10月专员

猜你喜欢
世贸内销台商
浅谈中国轻工业发展出路
福建出口食品企业“同线同标同质”推进情况与分析
关于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兩岸最快訊息傳遞管道 台商雜誌滿十三年 建立四地商業交易平台 同一刊號同步發行
世贸双塔建设时的惊人照片
台商會長齊聚台北挺國民黨
那些感動的聲音……
黨派雲集挺台商
金融危机背景下玩具出口企业转内销的思考
百荣世贸之服务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