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魅力吸引了韩国人

2009-07-29 07:11
经济 2009年6期
关键词:望京餐馆韩国

曹 萍

许多韩国人觉得,在中国生活压力小,创业和挣钱容易

2008年10月上旬的一个工作日,从晚上5点半到8点半,整整三个小时只有一对情侣进来吃饭。所有的桌椅整齐划一,餐具干干净净,食品保鲜柜静静地伫立在温暖的橘色灯光下,靠窗的位置紧紧码着一排韩文书。这是开在北京的韩国料理店——紫霞门的老板朴南豪对去年10月餐厅营业状况的描述。

今年春节以来,来吃饭的韩国人逐渐多起来。虽然与以往最好的时候还存在差距,但是客人比去年低谷时多了不少。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望京地区的韩国人数量急剧下降。然而最近,望京的韩国人又开始多了起来,其中既有“回头客”,也有“生面孔”。许多韩国人觉得,在中国的生活压力小,创业和挣钱容易。

朴南豪一直留守在北京,“今年,我的很多朋友不仅回来了,回到中国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而且朋友圈里又增添了许多新面孔,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朴南豪是一个特别温和的人,说话有条不紊,具备商人特有的睿智,虽然语言不通,但《经济》记者能从他的口气中感受到他对中国的强烈喜爱。紫霞门的服务员几乎都会汉语和韩语,中国客人和韩国客人来这吃饭全然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所适从。店内有各色菜品,还有一些韩国进口的道地原料,价格适合中档消费群。

短暂的离开

56岁的朴南豪走在小区的路上,不认识的人会以为他是一个中国人。对于汉语,他虽然只会简单的问好,但谈吐优雅。朴南豪在京已生活8年,一家人在望京买了房安了家。去年,朴南豪的很多韩国朋友选择了回国。“回国的主要是留学生和职员。由于韩元贬值迅速,对于他们而言在中国生活成本开始升高,再加上创业的风险性,他们不得不离开这里。由于汇率暴涨使得价格竞争力逐渐消失,且家庭外出就餐的情况也减少,导致我们饭店的业绩下滑特别厉害”。

从去年开始,望京四区的餐馆关门的很多,原因是“原来有100个韩国人,开10家餐馆不会倒;现在只有50个韩国人,肯定要倒5家。”但是朴南豪认为,如果来北京的韩国人对中国文化很“懂”,和中国当地人的关系很好,又有好的项目,那还是会成功的。他知道在北京有两个最成功的韩国商人,有一个是卖韩国改良种子的,另一个是卖蔬菜的。

2001年3月,朴南豪带着妻儿从韩国来到北京。去年下半年因为金融危机,很多在北京的韩国人不再去饭馆吃饭,这让紫霞门的生意受到了打击。但朴南豪并未失去信心:“韩国人一般很能坚持,有韧性,不到成功绝不罢休。”他说。

在他看来,在北京的韩国人分三类,一是留学生,一是商人,一是外派人员及其家属。留学生靠国内父母经济支持,国内经济不景气,再加上汇率下调,在中国需要的钱要乘以2,自然就吃不消了。而且在中国读完书不代表能在中国就业,会说韩语的中国朝鲜族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工作能力,可是要求的工资更低,韩国留学生根本没有竞争力。

中国的魅力

“可是,我们还是会选择一直留在北京。”朴南豪用他所能说的、而紫霞门的服务员以她能表达的汉语向记者解释说,韩国土地面积有限,就业机会很少,韩国最好的资源就是聪明的人才,所以,韩国的家长都尽力在孩子身上投资,让他们去别的国家留学。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美国也是。如果孩子会说汉语和英语,那么跟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打交道就会不成问题。所以,为了孩子的教育,来中国的人很多。

记者问为什么很多韩国人会选择来中国,并且已经发展成一个个韩国人聚集地?“是中国的魅力吸引了韩国人。”朴南豪解释说,“在中国工作轻松,赚钱也不少,生活还很方便。”朴南豪说,他的很多韩国朋友经常来饭店和他倾诉,韩国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每天早上9点上班,下班时已是晚上8、9点,有时还要工作到半夜。相比之下,中国的工作轻松多了。现在,很多韩国公司都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或者分公司,在那里工作的韩国人不仅工资比韩国国内高,还能享受到不少额外优待。他的一个朋友1997年刚来中国时,每个月的工资就有2万多人民币,比韩国国内高不少,公司还提供住宿。而大公司的韩国员工每个月能拿大约3万元人民币,家属可以随行,孩子在中国的教育费用也可以报销。孩子在中国读书能学好中文,长大了工作也好找。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机会多,在亚洲的国家里,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是日本、韩国和中国,而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在朴南豪的印象里,中国人做生意非常厉害,跟犹太人一样,中国人有能力,又有资源,并且喜怒不形于色,城府非常深。

现在留在中国的韩国人的想法是,虽然目前留在中国暂时有很多困难,但是回韩国也很困难,那还不如在中国继续做生意,因为已经过来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来到中国,总是心怀梦想的。虽然待的时间长了,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事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现在信息非常发达畅通,以后的去与留,要靠自己去决定。”朴南豪说。但他坚信,即使在有危机的时候,也会有人活得好,“聪明的人能看到机会,能找到机会的人会成功,个人能力很重要。”

韩国首都首尔生活费用高昂,特别是农副产品,价格比中国同类产品高10倍左右。韩国的餐饮价格非常昂贵,连中产阶级平时都很少能有钱请朋友去饭店吃饭。“韩国人在北京过得很舒服。”朴南豪告诉记者,在北京生活的韩国人几乎个个都打过高尔夫球,而如果回国,他们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根本打不了,一是因为没钱,二是没有时间。

韩国人谈到中国,喜欢用一个褒义词“悠然”。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人是雍容懂礼,从容不迫的。中国人和韩国人都受过儒家的熏陶,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个国家的人,都很可爱。所以,韩国人到中国来之后,很少有他乡异国的陌生感。朴南豪说: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按照韩国的“能行”精神和中国的“打成一片”的精神管理企业,员工都很支持他,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地工作。他能把料理店办好,就是因为员工们就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他也像一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对于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他本人越来越喜欢中国的历史传统,他太太也很喜欢中国的生活。

朴南豪说,1997年,北京就燕莎、五道口地区有韩国餐馆,而现在,韩国餐馆到处都是。他居住的望京是著名的韩国人聚居区,这里到处是韩国商店及餐馆,几乎所有的标示都有韩文,连街头小广告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就是一句中文不会,韩国人在望京都能活下去。”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很大一部分韩国人乐不思蜀,合不得回国。在这些韩国人眼里,中国从神秘之邦变成了一个亲切的家园。

猜你喜欢
望京餐馆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在韩国走马观花
15号线望京站
浅谈卫辉望京楼之建筑艺术
望京楼遗址 田野考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