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字码头探古

2009-07-30 05:55冯沛祖
炎黄世界 2009年4期
关键词:马头沙洲民国

冯沛祖

去年媒体刊出广州天字码头将被迁建,结果引起全城热议,闹得沸沸扬扬。可见天字码头在广州市民心目中的地位。本文以历史文献与地图为依据,说说天字码头五百年的变迁。

一、天字码头的始建

今人谈天字码头,一般都说是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这在《广州百科全书》、《广州市地名志》、《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等权威性典籍里都是这样记载的。事实上,天字码头乃始建于明代后期。相传在明代成化(1465-1488)初年,大埔县三河坝旧寨村有水上人李寿相与妻子逃荒来到广州,投靠在梁家船上当船工。某年中秋节傍晚,李寿相正在船头撑篙,突然看到江上漂来一位溺水者。他急告船主。船主却怒斥他:“死生有定,休管闲事!”当时溺者越漂越近,李寿相看他还能挣扎,便毅然跃入水中,将他救起,并背他到蓬寮家中取暖。翌晨,溺者自称是省垣富商陈家之子,因游江赏月不慎溺水。为报救命之恩,陈公子送了李寿相1200两银子,并且世相交往。

李寿相有了银子,便自购船只,在各码头间奔波经营。数年后,有船只20多艘,拥资逾万。他觉得在省城珠江岸边没有一个专供装卸的大码头,很不方便,于是独资在城南江边建了一个码头,名为天字码头。

这事见载于《大埔县志》。民国邹鲁修《广东通志未成稿》(1935年)对此这样记述:“明代省垣未有码头,时有埔(大埔)人李寿相操船业,广行善事,独主筑码头,现永汉南路天字码头即其遗址。”

文称天字码头建于明代,是对的;称“现永汉南路(今北京路南段)天字码头即其遗址”,则是不对的。

李寿相建天字码头时,民国时的“永汉南路天字码头”所在处,即今天字码头一带,还不是陆地,而是一片珠水。那时该地的江岸线是在今北京路与接官亭(巷名)相交处以北。最早的天字码头就在那里,而码头所在地方是当时广州老城外南面的一个沙洲岛,这个岛是北宋时该处珠江水域中陆续露出水面的五块沙洲(史籍称“五洲”)逐渐淤积相连而形成的一个大沙洲,位置在今北京路南段两侧,约以今珠光路与文德南路相交处一带为中心。岛南面是珠江,东西北三面均是宽阔的水道(这水道直到民国时才最后淤积成陆,见1918年《广州市图》及其他民国时广州市图)。直至明代时,才开始有人在这沙洲岛上开垦耕作。明嘉靖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565—1566),官府为保护州城南面的商业区,修筑了广州新南城,其南城墙在今泰康路、万福路一线,这个大沙洲岛仍是在城外,与新南城的南城墙隔着一条宽阔的水道,仍未有建桥连通,沙洲也没有确切的名字。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为沙洲上的一座牌坊题写了“太平烟浒”四字,这个沙洲岛以后才被人称作太平沙,这也就是今太平沙得名的由来。

从上述不难想见,李寿相在太平沙南端建码头时,只是把该地作为一个临时堆放货物的地方。码头建得怎样,今已无从考究,但肯定没有多大规模,且是木构。

码头名“天字”,乃源于《千字文》。古人编排号数,多以童蒙之书《千字文》来排序,《千字文》第一句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字排在首位,有“第一”和“最大”的含义。太平沙岛当年在城外,是乡耕地,并非商业区,不为官府所重视,李寿相在此处独资建码头,以“天字”命名之,未免有点官府既然不管,我便独自坐大的味道。

天字码头这名字后来显然为官府所承认。在修成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广东通志初稿·卷三十八·桥梁》中有记载:“天字马头,正南门外。”(马头即码头。在古籍中多写作马头。明代正南门在今北京路与文明路相交处,清代时名大南门)。绘成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广州府舆图》亦明确绘出天字码头所在。康熙《广州府志》并有载:“天字桥,在正南门外。”天字桥就是自天字码头到江岸的引桥。这些都可证天字码头并非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码头原址更非在今天字码头所在处。清道光阮元《广东通志》亦载:“天字马头桥,在正南门外。”由此可知,清代时天字码头的建造形式是码头向南伸出江中,其北有一引桥至江岸,称天字桥或天字马头桥。这种码头在今乡间仍可见到。

二、码头随江岸南移

码头必建于江岸。上文说过,天字码头初建时,是在今北京路与接官亭(巷名)相交处以北。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江岸淤积,太平沙岛南岸逐渐往南推移,历二三百年,到清雍正年时,江岸已南移至今接官亭以南,李寿相原修的码头已不在江岸,显然已废用,或者已不存。雍正七年(1729年),官府在此处江岸重建码头,仍名天字码头,最初的私人码头也从此成了官府码头。

这个官府码头是专用于迎送过往官员进出广东省城的,故在其附近又修建了近日亭、炮房等附属建筑。

近日亭原址约在今北京路与接官亭(巷名)相交处附近。“雍正七年建,盖省城文武各官以候由京赴任之官上船时恭请圣安之所。”(清道光《广东通志》)直到清道光(1821—1850)时,此亭仍称近日亭(见道光《广东通志·广东省城图》)。在清咸丰年间洋人所绘的《广东省城图》上则标作接官亭,对天字码头则用英文标注Mandarin Landing,意为“官吏码头”。

以后随着珠江北岸的逐渐向南推移,天字码头亦逐渐向南迁建。而接官亭没有变动,直到民国前期尚存(见1918年《广州市图》)。后来此地辟建永汉南路(今北京路南段),亭才被拆去不存。亭所在街巷以亭名命名,即接官亭巷,今尚存其东段。

在接官亭的东北侧设炮房,专门贮放迎接官员来往时鸣放的礼炮。这炮房在民国后才废置,所在街巷名炮房巷。至今仍存其中一段。

天字码头重建前后,官府已在此地修建了粮仓。清乾隆《广州府志》载:“正南仓、中南仓,俱在天字马头,共廒七座,向系广州府仓,乾隆四年(1739)改辖广粮通判。”

清代时,天字码头在广州城外,而布政司、广州府等众多官署,则在今中山路以北的北京路一带。新官上任,于天字码头登岸,早已在此守候的当地官员上前相迎,一时间鼓乐齐奏,礼炮轰鸣,罗伞如林,冠盖如云,热闹非常。经过一番仪式,新官先到接官亭略事休息,然后排列仪仗,浩浩荡荡,北行过永清门(今北京路和万福路、泰康路相交处)入城。官员卸任,则要在接官亭“恭请圣安”,然后再在天字码头上船离去。此外,天字码头还是宣读圣旨之处。清人有小说《蜃楼志》,写的是清乾隆嘉庆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状况,有这么一段描写:“忽报马头到了两位钦差,各省官员都于天字马头接候……到了驿亭,两位钦差已经上岸,南面而立。各官都行九叩头礼俯伏听宣。钦差高捧诏书开读:‘奉上谕……各官三呼谢恩……”可以想见当年在天字码头宣读圣旨的情形。

自雍正年重建天字码头后,此处江岸继续南移,而码头从来没有弃用;也就是说,码头是随着江岸的南移而南移,因江岸逐渐淤浅,原建码头渐不能用,就又新建一个。从清咸丰年(1851-1861)《广东省城图》可见,那时的天字码头距接官亭已有一段距离。约在今北京路跟八旗二马路相交处北侧。到清末期时,此处江岸已南移至今沿江中路一线北侧,当时的天字码头大致就建在今天沿江中路的路面位置上(见1907年《广东省城内外全图》)。清末经济发展人口剧增,江岸淤积甚速,到民国前期,码头再南移,大约已建于今天天字码头的位置(见1918年《广州市图》),其北面的马路,乃1920年人工筑堤时建,称南堤大马路,即今沿江中路。此堤岸之修筑,有效地延缓了江岸的淤积,查阅多种民国时期出版的广州市图(如1932年《广州市马路路线图》、1947年《再新大广州市马路图》、1949年5月再版《新广州市街道详图》等),可见该处江岸基本固定,而天字码头的位置亦基本没变。

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字码头并非民国时建的码头。民国天字码头乃用木桩作基,木走桥,一个不大的平台,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已甚残破。平台两侧,是两条通向水里的阶梯;没有水排,上下船要用跳板。建国后,各码头被陆续改造,天字码头被改建为水泥台,上世纪60年代初扩建成钢混结构。1980年再次改建。改建后,长60米,宽11米,高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今天的候船厅便是当年的建筑物。1995年,码头曾再次改建。1998年,天字码头重新装修。

三、历史风云

天字码头在广州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发生过很多轰动一时的大事。其中两件现被刻成浮雕分别嵌于码头大门两边的墙上。一件是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查禁鸦片,自天字码头上岸进城。一件是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将叶举炮击越秀山总统府,孙中山化装出走,在天字码头登上军舰。

今天的天字码头,金黄色仿古门楼高高矗立在珠江边。就建筑物来说,只有不足30年的历史,并非文物。就“天字码头”这个名字来说,则是从明代沿用下来,有500多年的历史。

猜你喜欢
马头沙洲民国
基于新常态下的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
无题(5)
闽南秘境:鱼骨沙洲
母鸡
心海浪花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可爱的小马玩偶
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