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消费”调查研究

2009-07-31 01:0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理科外语消费

李 军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正如时间投入的多少可以反映动机强度的大小一样,在教育消费上的投入多少也可以看成是动机强度的外在表现之一。

英语语言消费属于教育消费的范畴,它是指围绕英语语言学习展开的消费活动,包括参加英语语言学习强化班,购买相关学习资料,参加相关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等的支出。由于语言消费与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学生英语语言消费进行调查和了解也就十分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调查从一个侧面来发现他们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本研究拟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对这一问题作一定的分析,通过对英语语言消费探究英语语言学习的投入大小,以及发现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性别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四所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重点中学一所,外语学校一所.普通中学二所。涉及到的班级共11个班,其中文科3个班,理科8个班。由于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各班的人数相差较大。因此在各班中又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使各班被调查人数在45人左右,其中人数最多的48人,最少的40人。所有调查对象所学外语均为英语。

测试时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94.3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工具是自行编制的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A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包括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背景等。

B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就读学校的类型,分科等。

C外语教育消费情况调查:即平均每月教育消费水平、英语语言消费水平及主要英语语言消费项目。

在测试之前就“你(你的孩子)平均每月在教育上的总体消费和在英语学习上的消费状况及主要项目”对50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英语语言消费水平划分了4个等级,即低于50元、50-100元、100-150元、150元以上,教育总体消费的4个等级分别为:低于200元、200-400元、400-600元和600元以上。这里的两项消费均不包括学生在校的学费、书费,只包括学生自行购买辅助资料(包括参考书、辅导材料、电子词典、复读机、光碟等)、各项补习等的费用。

统计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家庭背景、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分科等因素对英语语言消费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英语语言消费的总体情况分析

下表中反映的是所有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平均水平及在各档次上的人数及比例,英语语言消费与教育消费总体水平的差异。

表2的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上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他们在教育总体消费的平均值(a=0.000)。这就反映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上的投入在整个学习投人中所占的比例较为突出,明显高于平均的学习投入。在各档次上的人数比例也有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上的投入比在学习的总体平均投入要多。

2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表3中的数据反映了不同的家庭背景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三组之间消费的平均值有着明显的差异(a=0.000),这说明了三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投入也有较大的差异。

教育消费的投入与家庭所处环境有关。首先,地区间经济非均衡发展导致教育消费的非均衡性。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如同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教育需求受到收入因素的约束。

其次,地区间教育回报的差异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教育经济学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作用。因而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

第三,自然环境及客观条件如地理、环境、交通等状况也会影响教育消费支出。来自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口稠密的主城区的学生能更方便地接受更多英语教育,而对于区县城镇和农村家庭来说,即使他们与主城区家庭具有同等的投入意愿,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教育资源不如主城区资源丰富。在外语方面的投入渠道不多,也无法刺激语言消费。

3不同性别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男女学生在外语方面的消费也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女生每月在外语方面的消费集中在100-150元之间,而男生在外语方面的消费每月约在50-100元之间则占大多数。每月外语方面消费为100-150元的学生中女生有85人,占女生比例的37.12%,男生只有47人,占男生比例的18.65%。不过有趣的是每月外语方面消费超过150元的男生比例比女生比例略高。

通常女生被认为比男生在外语学习方面更有天赋,一份问卷调查曾显示,76%的女大学生觉得英语学习过程本身能使她们获得成就感,她们对语言感兴趣,比较喜欢英语学习。在耳濡目染之下,不少高中女生都有“学好语言是自己本份”的观念。不少女生认为在体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如男生的情况下,必须学好外语。否则缺乏竞争力。社会导向让女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因。在内外驱动力的驱使下,女生在外语方面的消费需求得到家长普遍的支持。

4不同分科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不同学科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上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科学生英语语言消费明显高于理科学生。

通常影响学生在学科上投入的因素主要为:兴趣、学习难度、重要程度。

从兴趣方面来看,文科学生中有不少希望考外语专业,因此外语学习的动机比较强烈,对外语就十分重视,外语消费也较高。理科学生多数愿意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理工科的专业,因而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理科学习上。在调查中发现,文科学生中购买复读机、磁带等的比例也超过理科生,文科学生课余时间请家教补习外语的也比理科学生多。

从学习难度和重要程度来看,理科中的物理、化学等科目相对而言难度较大,理科方面的竞赛又较多,理科导向明显,容易导致学生重理轻文,在数理化学习上加大投入,相对而言,外语的分量就比较轻,所以在外语上投入不多。而在文科方面,外语是抓分的重要科目,外语考不好就意味着总分低,高考失利。所以,文科学生普遍在外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比如请家教,买辅导书等。

5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从调查看出,三类学校之间学生的英语语言消费平均值的差异十分显著(a=0.000),表现在重点中学和外语学校的学生在外语方面投入的金钱也大大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

在外语学校,外语当然是他们最重视的科目,在重点中学中,由于竞争十分激烈,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学习,因为在这里学习成绩是决定性的。为获得更高分数而有高投入是值得的,这包括时间,也包括金钱。所以,在重点中学的学生中有21.2%的学生每月在英语方面花费超过150元,有30.7%的学生花费在100-150元之间。他们主要消费在请家教和购买工具书和学习资料上。

而普通中学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如另外两种学校的那么高。因此他们对外语学习上的要求也不如前两类学校的学生那么高,在这些学生中,英语方面的消费在100元以上的累计只有24.6%。

三、结论

不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是何种类型,他们学习动机的强度都反映在学习的投入上。既然经济上的投人受到了动机的驱使,那么他们英语语言消费的程度也能反映他们学习的动机强度。

从上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上花费比其他学科花费多,可以说明其英语学习动机强度远远大于其他学科。同时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动机强度也有所不同。主要表面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花费不同,不同分科的学生花费不同,男生女生花费不同,学校类型不同花费也不同。

但同时在调查中也反映出学生语言消费上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现象非常普遍。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看,在消费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盲目性较大。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结果盲目轻信,这样既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造成了金钱的浪费。其结果是投入效果较差。而且在消费过程中攀比心理也比较严重。别人买了什么辅导材料我也买。别人进了什么辅导班我也进。多数人并不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考虑。从子女的教育上看,进重点班,考大学,上特色班是众多家长的心理,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和投资培养的积极性是无可非议的。不过这种心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不论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在英语语言消费上都应该理性一些。

猜你喜欢
理科外语消费
国内消费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新消费ABC
不服输的理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