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文教学中知识意义主动建构的途径

2009-07-31 01:01刘阿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意义

刘阿莉

一、英语课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英语教学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并能运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的人才,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应刃而解了。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课堂以讲解课文和学生做笔记为主要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人数很少,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持续时间极短,这是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让每位学生都能根据其个人经验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其次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有用人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形成了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认知过程实质的认识,促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主动的关键在于主体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衡量他人所提供的各种知识并赋予其意义。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知识的意义直接传输给学生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知识的意义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经验主动建构。

其次,建构主义理论虽然强调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但这种建构不是一种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从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休整,即通过学习着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再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在团队成员合作下,个体主动的意义建构,提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想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第一,情境——与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类似的情景和环境。它向学生提供了理解主题所需要的经验.以减少或免除对主题意义建构的困难,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第二。协作——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好、平等的支持和帮助。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成果的评价以至意义的最终建构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第三,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指的是。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第四。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知识意义主动建构的英语课文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能够指导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笔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了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学习具有目标指引性和创设情境性。所谓目标指引,是指对英语整个课程、各教学单元以及每节课进行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从而指引课程的学习。所谓创设情境,是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欲知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初使学生尽快进入探求知识的兴奋状态.使学生产生对课文求知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挑选适合于这种情境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把激发动机作为课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为学生下一步学习课文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这种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感情,同时又紧扣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情可抒。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借助文字材料、图片、音像、多媒体课件和相关问题等多种方法。其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思考题,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启发学生把握教学重点的有力手段,思考题不宜过多,时间不宜长。同时在提问时还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从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使新旧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使认知的同化过程很快建立起来。

2独立探索.积极体验

学习具有积极性和建构性。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力争独立解决某个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积极感受和积极体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积极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老师)各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内心的积极感受和体验来源于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

在英语课文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探索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特别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可以借助字典、语法书,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独立探索词汇、句式的含义,以及全文的写作手法,并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体裁格式、开场白、结束语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但提供的信息不能太多,以免限制学生的探索活动;对学生进行简要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独立探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学习的困难。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种推动学习前进的内部动力。

3合作学习,广泛迁移

学习具有社会性。在个人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协商,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进一步补充、修正个人的发现,在合作中互相吸纳思维的闪光点,在合作中进行互相监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社会性的互助可促进学习,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辩论,可以使他们互相了解彼此的见解,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各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提出适当的问提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学生感到轻松.从而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学生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这一学习活动中最好的方法是展开互助和竞赛。将学生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畅所欲言.互相帮助;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发表自己的探索结果及对知识的理解,使全体学生积极溶人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外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实践意义,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动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展开互助和竞赛时,教师要适当掌握次数.并且要防止由竞赛产生的过度紧张.还要防止学生因失败而失去学习信心。(2)教师的另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置身其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应特别注意那些胆小忸怩或成绩较差的学生。(3)合作学习离不开师生民主。课堂教学若没有民主气氛,学生个性必然受到压抑。在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活跃的,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总结评价,意义建构

学习具有诊断性和反思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对别人和自己的发现、体会进行总结、评价,捕捉有用的观点和思想,使认识深化,促进意义建构的完成。

总结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分成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各项活动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批评和表扬。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并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习进行小结,从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及表现逐项进行点评,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以便他们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帮助反思学习的进程,帮助树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此外,自我评价是培养终生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意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