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实行政府采购的实践探索

2009-07-31 01:0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物资政府学校

张 帅 杨 威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施行,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学校的投入也成倍增长。国家的投入除了用于基本建设外大多用于教学仪器物资的购置,这就对学校的物资采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复杂,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有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家具、体育器材等各类设施。因此,必须采取一种科学合理的采购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在学校教学物资采购实施过程中,引入政府采购机制,充分发挥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的优势,能够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教学物资采购。

一、政府采购的定义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财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下,以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公共财政体系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有序竞争的原则,主要目的是发挥政府服务和监督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机制,它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校实行政府采购的意义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均明确提出了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政府采购的要求。学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依照规定的程序制定采购计划,以学校法人的地位统一招标,做到按需、按序采购物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由各部门单一分散采购到学校集中采购,由零星采购到有计划的大宗采购,一方面可以直接邀请厂家或代理商参与采购项目的竞争,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强化学校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和约束,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在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环境中运作,消除了“暗箱操作”存在的弊端,促进了学校的廉政建设,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三、学校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学校实行政府采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主要包括:1竞争性原则.通过在最大范围内的竞争来获得价格的优势,实现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目标;2诚信原则.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学校采购部门、物资供应厂商都要依法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讲究信誉,树立良好诚信形象;3“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是指政府采购的法规、文件、学校有关采购的各种信息都要向公众公开,并接受监督。公平是指保证对符合资格的参加采购过程的任何供应商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一方,公平竞争。公正是指在整个采购和评标过程中的任何一方供应商受到不公正待遇时,都可以申诉并期望得到解答,直至按照法律程序提出起诉;4效益原则:通过竞争达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合并同类物品形成批量采购,通过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以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四、目前学校实行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实行政府采购与自行采购之间的矛盾

政府采购制度本身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且其主要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而多年的自行采购方式对学校来说已根深蒂固,片面地认为政府采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门分散购买的自由,限制和约束了学校的自主权,是垄断行为,使政府采购工作在学校难以开展。

2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与采购计划、采购周期之间的矛盾

学校采购的设备物资技术含量高、品种多,且采购的资金来源广,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物资,由提出采购项目计划申请,到财政部门制定准确而详尽的采购预算,再到具体采购的实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加之学校收入来源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政策的变化情况,以及企事业单位投资、捐资等到位情况,这样的周期显然无法满足学校对教学物资的迫切需求。

3学校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目前,虽然学校在实行政府采购制度过程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但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采购规程和必要的监督检查机制,学校政府采购活动中受物资使用部门过度参与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健康运行。

4学校采购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政府采购是一项面向市场、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专业化水平要求极高的工作。客观上要求政府采购人员不仅要深入学习财经、政府采购法等方面知识,更要熟悉、掌握市场各种产品性能和价格以及具备市场操作等多方面技能。然而,由于专业采购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对设备的市场行情、技术发展程度做到全面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政府采购的效益和质量。

五、完善学校政府采购的基本策略

针对政府采购在学校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应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认真分析、认真调研,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工作特点,能够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并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技术物资采购之路,从而促使学校采购工作创造出更大的效益。笔者就当前学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提高对学校实行政府采购的认识

学校实行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公共资源。政府采购的实施,使学校采购工作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使原有教学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维护学校的信誉。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应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视,加强对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及教育,使学校政府采购工作尽快走上正轨。

2编制专门的采购预算,强化采购的计划性

采购预算和计划是执行政府采购的基础。对于学校而言,准确、科学的采购预算和计划关系到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强化的计划论证和细化的预算编制则是学校顺利实施政府采购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学校编制专门的采购预算,分清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开支顺序,将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急需的项目上,从而使采购在时间上相对宽裕,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地执行预算,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政府采购计划的准确执行,进而顺利完成学校政府采购任务。

3灵活运用采购方式缩短采购周期

学校采购工作存在自身特点,采购物资的多样性和急需性决定了单单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是无法满足全部需求的。在学校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照不同采购任务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不搞一刀切。对于采购数量大、通用强、技术指标相对简单且时间要求宽松的仪器设备,一般采用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完成;对于价值大且急需的仪器设备,在征得政府主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缩短采购周期;对于数量较小、来源单一的仪器设备,学校则可以采用其他采购方式自行采购。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切实有效地解决政府采购周期长的弊端,保证学校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4建立健全学校政府采购管理机制

学校目前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项规章制度并不十分完善,需进一步健全。因此,我们要在采购程序、预决算管理、物资验收等方面加强管理,要认真学习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政府采购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政府采购发展、有助于实际操作的内部采购流程、制度,保证政府采购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采购过程中严格遵守、大力推行、不断完善。同时,要逐步建立各部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确保学校政府采购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进行。

5加强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学校需采购的教学物资特殊性较强,若采购质量、规格难以与实际教学需求相吻合,必然会阻碍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政府采购的操作技术及运作技巧,了解政府不同时期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做到对学校实施政府采购的工作安排了然于胸。同时注意吸纳具有招投标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复合型采购队伍,从本质上解决学校采购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综上所述,政府采购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在实际采购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构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采购运行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优势,提高学校物资采购工作效率、减低物资采购成本、促进廉政建设,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物资政府学校
被偷的救援物资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学校推介
救援物资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完形填空三则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