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爱相携育人才

2009-08-21 02:06张海年
甘肃教育 2009年14期
关键词:鼓励班主任

张海年

〔关键词〕 班主任;严格;爱护;鼓励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B)—0009—01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来,担任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有十几年了,回首多年来和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在“严”和“爱”上下工夫。

一、严的教育

1.严而不厉。班主任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且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会使学生产生畏惧、退缩心理。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要严要求,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可能不同的学生有其各自的原因。班主任对此不能简单、草率地处理,而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解决,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势必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3.严而透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如开学初,我班有几名学生特爱打闹,经几次批评教育都无济于事。后来有一次,他们在追逐打闹时,一名学生的牙被磕掉了半颗。闹到如此程度,他们心里都很害怕,但也有个别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这件事,我并没有简单地痛批一顿了事,而是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这样,那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

4.严而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如2008年我刚接新班时,一进教室,就见地面上一片狼藉,学生则熟视无睹。于是,我便弯下腰去捡,当捡到一学生的脚下时,这位学生红起了脸并说:“老师,我来捡。”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自此以后,班级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无事。

二、爱的教育

1.爱而不宠。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爱护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在懂事后责怪我。”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如有个别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好,平时犯点小错误,班主任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班主任真像学生想的这样处理,姑且不说班上同学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学生也会认为犯了错误还可以享受特权,老师也要给自己几分面子,从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不是爱,而是害!当然有时学生犯了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班主任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2.爱不失衡。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当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再者,学生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他们都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哪怕是差生,只要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关心,他们自然会觉得你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

3.爱要可感。学生毕竟是孩子,即使班主任具备了对他们的爱,但如果是板着脸去教育他们,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种爱。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班主任可以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这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猜你喜欢
鼓励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